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63.145

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由於PC線上遊戲講究的操作技巧與畫面細膩度不斷提高,電子競技為「傳統運動」與「休閒電玩」之交集,其將傳統體育結合資訊科技之應用,近年來漸漸被民間大眾與官方機構視為一種正式的運動競技,此外網路直播平台的蓬勃發展,使得電競賽事能夠快速接觸到世界各地的玩家,並逐漸愈來愈具規模化。近年來隨著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簡稱V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甚至是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簡稱MR)的興起,亦讓電子競技有了更多樣的發展可能性。因此為了提升玩家的遊戲體驗,操作遊戲的硬體需要更高的規格,包含電競專用的主機板、處理器、顯示卡等,而這塊高毛利的利基市場亦讓許多廠商紛紛跨入電競領域,期待能為不斷衰退的PC市場帶來新動能。 本研究對象微星科技過去以生產主機板與顯示卡為主,卻不敵市場的嚴峻考驗,在面臨不斷虧損之下,毅然決然轉型成國內最早進入電競領域的廠商,經過一連串遭受質疑與反彈的變革後,微星掌握電競電腦產業的關鍵因素,包含產品間差異化程度、規模經濟與絕對成本優勢以及資本需求,一甩過去陰霾成為全球電競筆電龍頭。然而,面臨愈來愈多競爭者投入經營自身電競品牌,本研究認為微星針對目前領先的電競筆電事業,需要應用其關鍵能力,加上創新研發技術來加強產品差異化,以塑造更鮮明的品牌特色。而在市佔率相對落後的顯示卡與主機板事業,面對不斷萎縮的一般性市場,微星應該專注於電競專用類型,不僅能夠藉此獲得較高的毛利,亦能提升其在電競領域的專業形象。最後,對於同時擁有其他產品線的微星,為了因應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如:5G、AI人工智慧等,亦需要持續利用這些多元產品線,將各項產品拓展到更多場域上應用,進而打造出更能結合日常生活的生態系。 本研究先透過產業五力分析以及產業競爭者的分析,經過個案對象研究後歸納其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後,探討各大主要事業因應未來愈趨競爭的市場,將如何應用其競爭優勢成為市場上長期的領導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LINE Corporation,簡稱為LINE。其母公司為韓國的Naver集團,2000年9月4日於日本成立,自2013年4月1日正式將公司名稱由NHN Japan Corporation更名為現在的LINE Corporation,是一間跨國的科技公司,並於日本、紐約雙掛牌上市。主要市場包含日本、台灣及泰國,且台灣滲透率超過九成。 即時通訊軟體已逐漸取代電話等功能,成為現代人平時溝通的主要管道之一,且多數使用者每天都會開啟數次,掌握著人與人、人與企業等的對話紀錄的即時通訊軟體,擁有龐大的資料庫,最是了解用戶真實想法。目前各大通訊軟體街想盡辦法延長用戶使用時間、增加客戶黏著度,因此開始發展各自的生態圈。由於即時通訊軟體有著明顯的地域性,用戶多棲又十分容易,讓產品之間競爭激烈。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探討LINE Corporation,並以生態系統階段區隔其成長的兩階段,再進一步根據當時產業外部因素、擁有的核心資源與能力,分析該階段經營策略,爾後再依據每階段轉換的商業模式,對其關鍵四要素做細部分析,進而分析LINE目前所建構的生態圈,最後對其未來發展做出頗析。 LINE的生態圈主要有五個子生態圈所建構,最完整的是行銷生態圈與行動支付生態圈,其中行銷生態圈所帶來的廣告收益是LINE的營收主力,而行動支付生態圈所想發展的金融科技屬LINE積極培養的未來發展重點,兩者也分別隸屬於核心事業與戰略事業。LINE以核心事業培養其戰略事業,也與BCG矩陣的金牛培養星星雷同,唯屬金牛的數位廣告市場仍在持續成長,除可持續為LINE帶來穩定收益外,亦需要戰略事業中的人工智慧等發展支持,兩者相輔相成,可為LINE未來持續建構生態圈帶來極大助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颱風災害常造成食品供應鏈中斷,食品價格上漲和銷售市場動蕩,易引發消費 者恐慌性搶購和囤貨行為。颱風災前食品經銷商和供應商可能藉機採取捂盤惜售、 哄抬物價等行為以提升自身利益,造成銷售市場紊亂。在歷次災害引發的搶購事件 中,承擔家庭日常食品開銷的中老年婦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中國沿海上 海、福建、廣東、浙江四省市的已婚中老年婦女為研究對象,探討中老年婦女群體 囤貨意圖的形成機制,釐清對廠商的強制性社會影響、對消費者的非強制性社會影 響、災害引發的情緒性反應、囤貨預期、囤貨態度是如何影響囤貨意圖的。本研究 首先通過網路問卷的方式搜集樣本,運用敘述性統計、信效度分析、結構方程模式 分析等方法,以檢驗假說模型的正確性。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本研究七大獲得結論如下:一、“囤貨態度”能正向影響“囤貨意圖”。 二、“囤積預期獲益”能正向影響“囤貨意圖”。 三、“囤積預期獲益”能正向影響“囤貨態度”。 四、“對消費者的非強制性社會規範” 能正向影響“災害導致的情感性反應”。 五、“對廠商的強制性社會規範”能負向影響“災害導致的情感性反應。 六、“災害導致的情感性反應”能正向影響“囤積預期獲益。 七、“非強制性社會規範”能正向影響“囤貨意圖”。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認為颱風來臨前政府應首先穩定中老年婦女的情緒,即時傳遞正確的市場資訊,強力打擊供應商、經銷商捂盤惜售行為,這有助於阻斷囤 貨預期利益被無限放大,進而減少該群體的恐慌性囤貨意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追求發展的同時,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儒家文化的堅持。延展其含意,也是希望老年人能有安養晚年的地方,而這樣的地方,同時需要青壯年的扶持提供社會機能,完善整體社會或社區系統的結構。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綠色樂齡生活區」便提供了這一類解方。結合了「長期照護」與「在地活躍老化」之元素,建構綠色照護的生態圈成為一項永續發展的方式。而盤點自然環境較富有的台灣農村社區,可以發現除了老年人比例更高之外,綠色環境也同時成其優點,替農村社區發展「綠色樂齡」的可行性漸增了不少。而隨著此一生態圈的建構,農村外移的人口也會逐漸洄游,使「大同」之理想成真。 本研究隨即依指導教授之分析及建議,參閱了〈北區農村綠色樂齡生活區營造計畫書〉,並隨同計畫主持人拜會示範社區之引領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後續並藉與管理學理論之對話,逐漸醞釀此研究之脈絡。過程中援引商業模式九宮格與價值鏈之分析,由不同角度切入解構社區事件,並於文末提供發展平台之策略建議。雖然社區之發展並未如同商業世界之營利與瞬息萬變,然而藉由學理理論之分析,嘗試提供管理意義並跨越「學、用」之藩籬,未嘗不是雙贏的結果。

  • 學位論文

自從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商業模式後,人貨場發展模式與場景營造等概念為全球零售與消費品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而此影響範圍也包含了咖啡零售業者,目前正受到全球矚目的中國瑞幸咖啡就是一家定位為新零售咖啡營運商的最佳範例。另一方面,台灣咖啡市場產值雖超越700億新台幣,每人每年平均咖啡飲用量也已超過200杯,但市場中主要業者目前仍維持傳統零售模式,且台灣咖啡消費者對於中國市場逐漸興起的新零售模式也無過多了解與想像。 綜合前述背景,本研究將選定2017年成立且在中國咖啡市場市佔率已位居第二的中國瑞幸咖啡為個案研究對象,並利用Osterwalder, Pigneur & Smith (2010) 之《獲利世代》與Osterwalder, Pigneur, Bernarda & Smith (2014) 之《價值主張年代》二書作為分析工具,輔以個案研究法、次級資料分析法與半結構式訪談法等研究方式,希望探討「新零售模式」以及「場景革命」對於台灣平價咖啡連鎖業者與消費者之影響,並進階思考台灣當前平價咖啡連鎖業者與消費者對於如此商業主張之接受程度與未來發展性,並提供一完整之策略建議。 透過價值適配研究可以發現,台灣平價咖啡消費者目前對於咖啡飲品之想像大多仍停留於產品功能面,對於社交面之任務與獲益需求則較顯薄弱,而這也侷限了咖啡消費場景進一步延伸的可能性。 因此,本研究認為瑞幸咖啡價值主張中最核心的全通路模式、外送服務以及其成功的品牌形象營造等面向正是台灣平價咖啡連鎖業者當前得以學習的目標。透過採取瑞幸咖啡商業模式,本研究也期望台灣業者能成功延伸消費者對於咖啡消費與飲用場景之想像,並進一步提升咖啡業者於台灣飲品市場之整體競爭力。

本文將於2024/07/19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小米集團,簡稱小米,2010年4月以雷軍為首創立,為一家中國創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小米初期搭乘中國互聯網起飛的大勢,與享受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紅利,以基於安卓的MIUI系統起家,藉破壞式創新突圍中國智能手機行業,開創互聯網思維、高性價比產品、高效率低毛利運營、利用口碑與參與感形成用戶文化的方式,於2014年躍升為中國第一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年銷售額更高達636.42億元人民幣,而全球手機出貨量達6112萬部,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 而當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速放緩、手機淪為消費品而需求飽和,開啟無比殘酷的存量市場競爭局面,在面臨手機事業銷量下滑與市場質疑聲浪的襲擊,小米轉化自身累積下來的資源與能力,以培養出的高曝光品牌、高黏性用戶群發動商業變革,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以防遭市場淘汰。 2014年開始,小米藉投資孵化生態鏈企業,進軍IOT物聯網領域開啟第二條成長曲線。利用輸出自身平台資源,與萬箭齊發地投資智能硬件細分領域,倚靠90多家生態鏈企業產生的綜效,小米再次以高性價比的優質產品、強調用戶價值的核心,搶先比競爭者佔領萬物互聯時代的IOT新市場;至今硬件銷售額突破200億元人民幣,IoT平台聯網總設備量超過1億台,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台,小米以1.7%的市占拿下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寶座,同時擁有1.9億MIUI月活躍用戶,並基於該用戶生態,小米建構出電商、金融、影視娛樂、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互/物聯網服務。 2017年起,伴隨手機市場回穩與生態鏈產品的爆發,小米另著眼於新零售之全通路佈局,線下小米之家門店擴增至331家,並形成以用戶為核心,經營「智能硬件、互聯網服務、新零售」三項業務構成的「鐵人三項」新商業模式。小米進而藉海量用戶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圍繞用戶群全方位發展智能硬件生態,融入用戶日常豐富其智能體驗,成功打造屬於國民智能科技生活圈的定位。 本文以個案研究探討小米公司,並以商業生態系統階段區隔其公司成長的三個時期,再進一步根據小米階段性發展的產業外部環境因素,擁有的核心資源與能力,分析其該階段經營策略,爾後再依據每階段轉換的商業模式,對其成長關鍵四要素作細部分析,並以BCG矩陣解析其未來事業發展走向。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不同企業背景的中小企業在經過研發活動後對其技術突破積極度的影響。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因此必須將錢花在刀口上,本研究的目的為提供中小企業如何擬定研發活動策略的建議。本研究與經濟部工業局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合作,進行問卷分析。本研究將企業背景分為企業規模、研發重視度、研發導向,使用廣義線性模型做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企業規模對於創新的類型的影響不顯著,研發重視度與研發導向對於創新的類型的影響顯著。研發重視度高,則創新的類型越進取;研發導向屬於市場導向,則創新的類型越進取。最後以比例方式呈現迴歸預測模型,此結果提供有意願從事研發活動的中小企業一個參考,此外也提供政府機關在做研發補助時的依據。

本文將於2024/12/25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隨著法規的鬆綁和新商業模式的興起,在2017年,台灣的娃娃機業重新掀起了一股熱潮,許多擁有資金的投資在街頭巷尾廣設店面,甚至導致了娃娃機台供不應求的狀況;場主台主分租的商業模式,讓台主毋須負擔大筆的初期投資成本,只須負責經營自己向場主租賃的機台,讓許多想小額創業或經營副業的人們紛紛當起台主。 然而,本研究發現目前的商業模式讓供給者不斷增加,但機台內的產品同質性過高且機爪又常有陷阱,造成沒有能吸引消費者持續消費的誘因。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一個能有效增加消費者數量,並讓此產業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新商業模式。 首先,本研究探討目前娃娃機產業的現況和商業模式,並指出現有商業模式的痛點,接著提出產品授權制、機台聯網、夾客會員制和雲端資料庫等方法,改善現有商業模式的不足;最後,以價值創造循環檢視新的商業模式確實具有可行性,並能為娃娃機產業產生正向不息的價值循環。

  • 學位論文

消費者在作出購買決策時越來越依賴線上評論與評分,藉由徵詢與聆聽素昧平生的其他消費者關於產品或服務之意見與經驗,其中尤以經驗性產品因其品質在購買之前通常難以判斷,以至於更加需要仰賴線上評論來評估品質。雖然現存許多關於線上評論相關研究的文獻,但絕大多數皆關注於評論數量、評論效價、評論長度、評論變異數及評論數量與效價間交互作用等線上評論中結構化數值屬性對產品銷售量的影響。卻無研究探討隨著時間推移在消費者線上評論與評分是否會產生差異?倘若有差異,造成此一差異的原因又可能為何? 線上消費者評論與評分隨時間的改變也隱含著評論目標在一段期間內的消費者知覺服務滿意是否穩定,如果線上評論評分有顯著改變,也就意謂評論目標在此段時間內知覺服務滿意度的不穩定。以往文獻在探討服務滿意度變化議題時大多使用實驗設計或問卷分析方法來進行研究。本研究則利用電腦輔助內容分析方法嘗試以生活中實際線上消費者評論數據來探討一段時間內評論目標服務滿意度的穩定性和改變原因。 本研究在萃取消費者線上評論中非結構化文字內文的各別情感屬性時,不再只是存粹討論傳統定義上的正向與負向情感屬性,本研究藉由General Inquirer情感辭典將評論文字內文拆解成情緒上與非情緒上的正向和負向情感屬性。研究結果也顯示無論情緒上或非情緒上正向的情感屬性改變量皆與評論評分改變量呈正向顯著關係,表示正向情感屬性分數改變量上升則評論評分改變量亦會同方向上升。此外,當線上評論中情緒上負向的情感屬性改變量增加,飯店評論評分就會下降,亦表示消費者對目標服務產生情緒上負面的情感,進而導致消費者知覺服務滿意度降低。 本研究提供服務產業管理階層一個嶄新的方向,就是從線上消費者評論字裡行間中讀懂顧客的內心想法與知覺服務滿意度變化,可以藉由分析線上評論來瞭解「顧客說什麼?」。整體來說,本研究說明可藉由消費者實際線上評論非結構化文字內容中所萃取而來的消費者知覺服務滿意度資訊,結合電腦輔助內容分析方法與既有的情感辭典,來充分解釋消費者知覺服務滿意度的變化。此研究提供學術界與實務界一個簇新的研究方法來探索顧客服務滿意度之相關議題。

本文將於2024/08/28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隨著1990年代全球資訊網的普及,1999年《數位時代》曾撰寫評論報紙是否有可能會被電子報所取代,在歷經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報紙的銷售量減少,印刷廣告更是大幅下跌,甚至出現「報紙將死」的評論報導。由於新聞媒體是維持社會運作的重要資本,且維持運作,需要投入龐大的成本,因此替新聞企業找尋可行的商業模式是必要的研究。在各家報紙關門或者停止印刷時,美國最具公信力的質量報紙紐約時報公司則嘗試各種轉型策略,於2017年總營收逆勢成長7%,達16億美元。 本文以個案研究法探討紐約時報公司(以下簡稱紐時),依紐時進入數位化後的轉型聚合及經營策略將公司分為三階段:實體與數位整合期(1996-2005年)、數位與社群平台震盪期(2006-2012年),以及數位與社群平台整合期(2013-2017年),分析紐時在各階段的策略成效,進而盤點紐時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如何與該產業的產業關鍵因素適配,又是如何維持其競爭優勢。 紐時跟進財經報紙《華爾街日報》提出付費牆為其商業模式,成為非財經新聞少數實行付費牆的報紙,分析紐時與競爭者採不同策略,對於經營績效的表現。最後針對專業新聞媒體業的廣告收入被搜尋引擎、社群平台等新新媒體分食,且使用者聚集在用戶生產內容的平台趨勢,結合紐時的競爭優勢,給予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