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96.184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發展個體行為導向之模擬程式,來了解空間與行人之互動關係。此互動關係之模型,建立在空間認知之理論基礎上。本研究採用視距與視域做為空間認知的兩種屬性,來連結空間與行人之關係。 本模擬程式運用Netlogo軟體撰寫。在此軟體中,環境(patches)以及行為者(agents)可以分別設計,分別用來代表空間以及行人。行人行走於空間紋理中的過程,可以比擬為行為者移動與環境中。因此,行人與空間之互動可以被賦予到程式上來進行模擬。 模擬中,行為者主要依據視距等級來決定下一步,在視域達到某一門檻值時修正它的方向,逐步抵達它被給予的目的地。研究發現,視域的門檻值設定影響實際抵達的比例以及花費的時間。 在整體流量層次上,本研究在研究案例以及模擬中,設置五個位於相同地點的檢視點,分別統計其流量,來比較模擬與真實流量的關係。本程式所模擬出來的結果,與實地調查之相關係數最高可達0.99,具有相當高的線性正比關係。

  • 學位論文

有關民宿的資訊常常圍繞著「家」打轉,民宿業者也是不斷地強調「家」的概念。民宿作為業者的家,又是經營民宿的空間,家的意義在工作與家之間轉換。民宿作為旅客異地的住所,家的意義在旅行與家之間拉扯,在離與返之間得以浮現。民宿對主客雙方有著不同的意義,但民宿注重主客間的互動、交流,因此民宿的家意義應建立在主客雙方的關係之上,不應單獨視之。故本研究分別訪談民宿業者與民宿旅客,藉由對民宿的想法及在民宿空間裡的生活經驗,進而了解民宿的家意義如何產生。 研究發現,透過意識型態、物的意義和人際交往三方面的作用之下,得以建構出民宿中家的意義。然而近年來在商業邏輯的運作之下,部份民宿業者只是打著家的口號或是販賣著家的氛圍,沒有真實的情感交流;而民宿訪客在去勞務的家庭迷思之下,消費著片面的美好生活經驗。在主客雙方對民宿情境選擇與想像的過程當中,形成特殊的交流與互動模式,發展出「類似親屬」的人際關係,一種新型態的另類家庭。

  • 學位論文

台灣的民宿發展在近兩年成為發燒生活產業、改變生活方式的築夢神話,顯現了所謂「民宿狂潮」。本研究欲循由民宿產業中體現的生活風格,作為一種現象,進而討論這些風格形成的背後,個人、地方、產業上的種種轉變和相互作用。 本研究認為生活風格的體現不止是作為被消費的對象,民宿的經營、消費,就是一種生活風格的創製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不斷闡連的創製脈絡,新的意義持續地在「使用中生產」( production in use)。此外,研究意識也指向探求生活風格如何成為可辨識、仿效、選擇與複製的民宿空間、休閒活動等形式,外化於關係個體,又如何經由論述和詮釋,內化為經營者個體自身意義? 研究對象「民宿」兼具家與旅遊休憩空間的場所特質,除了是理想住居的體現,同時也是風土旅遊發展的實踐基點。透過不同的經營者,對於住與旅遊也有不同的定義、詮釋和作為,不論民宿經營、消費著重在住宿或旅遊,兩者所形成的網絡都構成了不同層次的意義系統,伴隨著論述的生產與各種被換置的想像。各種論述與想像某種程度在反映個人在現代生活情境中的認同匱乏、時空壓縮、地方感疏離淡薄等問題。放回當下台灣社會情境來看,民宿實踐和生活風格的關係反映了台灣社會中文化斷層、產業轉型、社區營造發展的局部困境。 研究經驗中發現,民宿主人是行動者、代理人,透過多元的作為,以各種方式闡連出獨有的意義體系,甚至建構出充實個人認同的生活論述。更因其關係著旅遊發展,及對於地方詮釋的必然介入,個人的生活論述進一步有機會詮釋地方意義,以行動者的凝視,持續促成新的地方感。經營者在過程中改變了主體性,也因而讓個我的生活風格和地方進一步的相互作用。 當下台灣民宿發展現象仍然混雜而多元,風格類型難以歸類。研究者認為民宿發展體現的生活風格�意義創製,在個人實踐與隱隱支配個人的知識�權力之間,宛如層疊交織的網絡,因應著不均的論述生產速率和路徑,也闡連出厚薄不均的個人認同與地方感。生產網絡宛如流動空間,歸屬於個人或地方的意義被生成,也漂流著尚未被內化或脫落出的想像。 在意義生成與想像漂流的過程中,本研究仍視民宿經營為一種蘊含創意的生活組合,有機會成為一個主體性塑造、生活風格創製的過程。也唯有生活風格被建立為一個對民宿主人有效的詮釋體系時,這個發燒產業才能超越產業的經營,發揮對於個人與地方的積極作用。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的蘭嶼巴丹原住民交流,是在全球化情境下、跨在國家框架上進行的。從情感交流到實質合作,交流從文化尋根之旅,變成官方化色彩濃厚的互訪與合作協談,本研究認為蘭嶼巴丹交流應被準確描述為「台灣的」蘭嶼,和「菲律賓」的巴丹進行交流。交流初衷的追尋已經在蘭嶼巴丹受到現代文化衝擊下逐漸走調。蘭嶼巴丹交流從共同的過去性,轉向現下尋求營造共同的未來。從情感交流到實質合作,是一個合理且必須、但值得討論的轉向。 在全球化觀點下去指認蘭嶼地方定位,屬於邊陲位置。本研究檢討交流是否帶來契機,發現其具有普世價值之人文與自然特色,為翻轉邊陲潛力。而其文化所立基的「原住民」脈絡,可進一步讓蘭嶼探觸國家與原住民的權力分享可能性。 在台灣這個去殖民的國家裡仍有被殖民的原住民,解殖仍未完成。但國家與原住民關係,在全球化的國家認同鬆動和既有的全球原住民反抗脈絡下,得到重構機會。在全球化下被看見的解殖可能,是國家主權的去絕對化,轉變為互賴主權的型態發展。重新檢討殖民脈絡與主權概念的過程,承認原住民族群主權,是原住民與國家得以進行權力分享的前提。 就蘭嶼與台灣之間的權力結構觀察,核心與邊陲的權力關係,赤裸展現在台灣東部的海峽兩岸之間。蘭嶼向國家要求權力分享,除訴諸文化力量,也須訴諸台灣對內實踐台灣自己向世界要求的命運自決以及承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源起、推動、執行成效與批判,藉由其與文化政策、產業政策理論的互通性,重新詮釋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理想與經濟弁遄A論述產業政策推動上「文化」與「經濟」並重,「左右並舉」的重要性與關連性。依此檢視文化創意產業做為台灣社會文化與經濟轉型的重要政策,並提出產業政策理念與社會目標,成為超越文化與經濟二元思考的第三條,並提出當前政治亂象,可能使第三條路充滿荊棘且走向滅亡的悲觀立場,最後則強調產業理想回歸日常生活中文化與創意的實踐。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初期,由於產業的「知識資本」與政策網絡間「社會資本」的不足,導致文建會在推動初期的政策粗糙與混亂,又強勢主導與逾越本份,造成藝文獎助與社區營造等文化政策的危機,反觀經濟部則是修正產業政策,認可文化與創意在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重要性,調整過於製造業導向的政策工具,行政文化化的理想政策漸成型。 論述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做為文化政策的重要性,其「文化民主化」、提高「文化接近性」、文化政策去中心化與呼應行政文化化的政策理念,與台灣文化政策的理想及「社區營造」政策理念相呼應外,更把關照的層次擴大到日常生活的美學與文化議題。在產業政策的關連性方面,論述文化創意產業做為經濟政策與產業策略的特性。其認可了普遍「文化」與「創意」在產業的應用,並成為「新經濟」、「知識經濟」與「知識經濟服務業」的一環,有助於重新認識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層面的特性與政策定位。 運用「鑽石體系」初步分析國家政策與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連性,論述整體「文化經濟」背後,「經濟文化」與「廣義的文化政策」概念的重要性,投資「文化」(廣義的文化政策),即投資「經濟」(文化創意產業),並可形塑獨特的「經濟文化」,來支持「文化經濟」(文化創意產業),歸納出產業政策中「左(文化)」「右(經濟)」的關聯性,及整體政策「左右並舉」的重要性。並藉此批判台灣長期重硬體輕軟體的政策邏輯與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矛盾性,依此重新定位文化創意產業與台灣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在經濟面推動產業升級、文化創意的應用生成與附加價值提升,在文化面連結社區運動與日常生活的文化藝術關照,全面鼓勵文化與創意價值。同時,文化經濟的發展是經濟與文化因素相互正面影響,強調日常生活中文化與創意實踐的重要性,來做為台灣社會轉型的力量。 最後肯定文化創意產業所啟示的新價值,「文化民主化」、「文化接近性」、「文化資本」、「文化資本永續性」 與「公民社會」的理念,讓文化創意產業超越「文化」與「經濟」的二元論,成為浮現中的第三條路。不過仍是要悲觀地提出警示,文化創意產業與台灣「文化」、「政治」與「認同」議題的複雜糾葛與操弄,有可能把台灣帶向災難的道路上,以警愓政客。理想的文化創意產業是台灣文化與經濟間浮現中的第三條路,但這是一條有待我們披荊斬棘前進的路,而在文化創意產業拗口與龐雜理論的背後,其實是簡單的生活哲學-文化與創意在日常生活的發祥、實踐或者是消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台灣地區災禍連連,其中火災又屬都市地區中最為頻繁的人為災害之一,造成的損失亦相當可觀,對整個社會的成本投入、衝擊與後續影響更是驚人。然而,目前一般消防單位對於消防安全之檢視大多僅著眼於建築物內部的消防設備或是建物內部防火設計是否妥當等硬體面,但從都市整體角度,即周邊環境、空間結構以及建物、土地使用等因素對於火災之影響則甚少探討之,再加上都市防災計畫與檢討中亦須風險的資訊,因此本研究擬就都市街廓尺度,評估其火災風險度,以作為都市地區消防規劃、通盤檢討以及都市更新等政策決定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假設全市消防設備(消防栓與水源等)平均分布,且建物內部消防設備會隨建物屋齡老化,將風險分成機率與損失兩部分進行評估:在火災發生機率部分,係利用全市各種建物類型之歷史火災發生次數與其總戶數相除所得之商數作為全市各種建物類型之火災發生機率,以此推估未來同種類型建物之火災發生機率;在火災損失推估方面,則是以歷史火災案件之房屋現值與財物損失之中位數關係,建立中位數火災損失函數,透過房屋現值,以估計火災的可能損失。最後,再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將二者推估結果進行分析與交互運算後,將風險等級區分成高中低三級,並繪製成火災風險分區圖。經研究地區檢證後發現,火災發生機率之推估結果與專業消防人員評定之結果吻合率達83.3%,而火災損失之估計結果亦有75%的相符率,遂將此二結果依本研究所建立之火災風險評估模式,計算獲得風險值,並依其高低程度繪製成火災風險分區圖。研究成果可作為未來相關單位進行地區防災計畫、都市更新、防災社區總體營造與消防演習等相關規劃與政策行動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討論自民國76年來,在全球競爭中台灣電子製造業廠商逐漸扮演重要角色的崛起過程。台灣近二十年經濟結構的轉型可以解讀為:服務業比重增加,製造業內部重新再結構;雖然相對於服務業的表現,製造業呈現成長趨緩的現象,但若詳細分析其內部結構轉變,可發現製造業內部的成長並非均質,而有往電子製造業移動的趨勢。也就是說,相較於其他製造業,電子製造業的成長率高而且比重大,尤其是產值方面更為明顯。我們進一步分析電子製造業的結構變遷,結果顯示其呈現向上游、技術、資本更密集產業轉型。 統計資料印證我們一般對於資訊電子產業在全球經濟市場中崛起的印象,此外,藉由其發展歷程的分析,亦可以看到其表現在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台灣電子製造業廠商在由OEM到ODM的提升過程中,以其逐漸成熟的技術能力及運籌管理規劃,也帶動週邊商品製造,儼然成為引領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的主導角色。 進一步分析東南亞地區其他主要資訊電子產業國家(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的發展概況,比較彼此間的發展優勢與產品競爭力,並配合對外投資統計資料的說明,藉此審視台灣電子製造業在全球投資佈局中的相對位置。結論說明對廠商來說廣大市場的發展極具魅力,但也造成了台灣面對大陸磁吸效應下產業加速外移的隱憂。 焦點再度回到電子製造業的再結構,對台灣區域結構轉型的影響,數據資料呈現電子製造業除了在產業鏈中有往中、上游位移的現象,在空間上也有趣地呈現了整體往北部區域集中,而由台北市中心向外擴散的現象。台灣電子製造業因納入全球競爭市場中,而使得企業的後勤管理更需要特殊而專業的配套服務,背後必然有其政治、經濟脈絡,促使台北都會區的擴大與產業群聚。 回到本研究初衷,台灣電子製造業廠商的發展,說明了產業結構轉型所反映的空間關係變遷,以及廠商從技術能力提升到企業全球佈局,其中再結構的現象以及其對區域發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