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4.217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臺北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促進末期病人照護品質乃是全世界臨床研究者們關注的議題。善終品質的評估能使醫療照顧者瞭解、評值末期照護的品質以及發展具體的改善措施。然而,目前國內仍缺乏一個敏感、有效、可供具體測量且以病人為中心的善終評估工具。 本研究目的為發展「台灣版善終品質量表」(Quality of Dying and Death Instrument-Taiwan Form, QODD-T)。檢測量表之內在一致性、建構效度以及效標效度。並比較臨終病人及家屬其得分之差異。更進一步探討影響台灣末期病人善終品質之相關因子。 研究採橫斷式敘述相關性研究,利用結構式問卷訪談共收案53位末期病患及55位喪親家屬。以人口學基本資料表、安德森症狀量表(M. 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Taiwan -Form, MADSI-T)、善終想望量表(Preferences about Dying and Death, PADD)、台灣版善終品質量表QODD-T及品質照護指標,作為資料收集工具。 結果顯示善終量表總分界於27.93至98.91分,平均70.93分,量表整體的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為.93;專家效度總CVI值為.83;與安德森症狀量表之症狀嚴重程度相關係數r為-.36(p<.01)、與症狀干擾日常生活嚴重程度相關係數r為-.51(p<.01)達顯著負相關;與品質照護指標之整體照護品質(r=.39, p<.01)、醫師照護品質(r=.36, p<.01)、生命最後七天之生活品質(r=.54, p<.01)及死亡當下的品質(r=.50, p<.01)呈顯著正相關,顯示台灣版善終量表具良好效標效度。末期病患之善終想望滿意度與症狀干擾日常生活嚴重程度於統計學上呈顯著負相關(r=-.30, p<.05)。死亡地點、症狀干擾日常生活之嚴重度、生命最後七天之生活品質及死亡當下的品質是善終品質的預測因子。 研究結果顯示29題之台灣版善終品質量表,有適當的信度及效度,研究結果可以提供臨床用以實際測量病人以及家屬的善終經驗,協助有效反映生命末期照護品質。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在探討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對憂鬱症病人之憂鬱程度、自動化思考、偏差態度、無望感、治療反應一年成效追蹤。 研究方法:本研究是採單盲隨機控制試驗,精神科門診憂鬱病人為研究對象,實施為期十二週,每週兩小時的認知行為團體治療,並且進行短期(一個月、三個月)、中期(六個月)、長期(一年)追蹤進行測量,以GEE分析探討兩組在組別和測量時間之差異。 結果:本研究發現在憂鬱程度、自動化思考、偏差態度、無望感追蹤一年有統計上顯著差異(p<.001)。重度憂鬱程度較中度憂鬱程度較有成效。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後之治療反應,在追蹤一年漢氏憂鬱分數改善50%有顯著成效。 結論: 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可減少憂鬱程度、自動化思考、偏差態度、無望感。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癌症病患之子女身心靈暨衛教團體之實施成效,研究設計採實驗組及控制組前後測實驗設計法(pre-test & 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研究對象為癌症病患之子女(10~24歲),於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腫瘤科以及癌症基金會收案,以隨機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及控制組,控制組為沒有參與身心靈暨衛教團體,實驗組則是有參與身心靈暨衛教團體。團體共有兩梯次,每一梯次進行為期共兩週的課程。團體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之護理師擔任團體治療者。課程內容包含癌症教育、親子關係、情緒抒發、壓力調適、運動、發覺自我正向能量等。 身心靈暨衛教團體成效的測量包括兒童憂鬱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中文版正向及負向自殺意念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uicidal Ideation, PANSI-C)、中文版復原力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RS-C)及靈性評估量表(Spirituality Assessment Scale, SAS),於身心靈暨衛教團體之前後施行測量。統計分析採用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以重複測量分析(Repeated Measures)進行成效分析。   統計結果發現實驗組較控制組在憂鬱症狀、焦慮症狀、負向自殺意念、復原力、靈性健康方面有明顯改善;研究結果顯示身心靈暨衛教團體能改善罹癌患者之子女的情緒困擾,提升正向支持力量。本研究結果有助於臨床護理人員運用身心靈暨衛教團體之概念改善罹癌父母之子女的心理調適。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以麻醉醫護人員的角度來檢視麻醉護理人員工作現況職能的表現,係依『職能評鑑法』(Competence at Work)所述「人類服務工作者」職能內涵,包括衝擊與影響力、培養他人、人際EQ、自信心、自我控制力、其他個人效率、專業知能、顧客服務傾向、團隊與合作精神、分析式思考、概念式思考、主動積極、彈性、直接卅果斷性等構面,探討麻醉醫護人員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之期望與認知,並比較麻醉醫護人員之間的差異。其結果冀望能做為爾後麻醉護理人員的篩選、教育、證照制度的方向及臨床工作績效考核之依據。 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問卷蒐集之量化資料以SPSS軟體做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麻醉護理人員對自我職能期望高於對自我職能認知。 二、麻醉醫師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期望高於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認知。 三、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期望上,麻醉護理人員與麻醉醫師沒有顯著差異。 四、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認知上,麻醉護理人員高於麻醉醫師。 麻醉醫護人員對麻醉護理人員職能期望與認知的差異是一個值得繼續探討與評估的議題。在麻醉護理人員教育與訓練上,應專業化與統一化,必須由「政策改進」與「職業文化」兩方面著手,以達到麻醉護理人員職能全面成長,提升麻醉護理人員素質,與麻醉醫師共同維護病人的麻醉醫療品質。

  • 學位論文

糖尿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的生理合併症之一,且其發生率遠高於一般人口,良好的糖尿病病情控制則需要高度自我效能與自我照顧。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精神分裂症合併糖尿病患者之糖尿病自我效能、自我效能訊息來源、自我照顧情形及其相關性。採橫斷式、描述性、相關性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北部某醫學中心具精神分裂症合併糖尿病診斷的患者,採立意取樣,共收取101位個案。研究工具包括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效能訊息來源量表與自我照顧量表。以SPSS15.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描述性分析包括:百分比、平均值及標準差,而推論性分析包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性分析及逐步複回歸分析等。 研究結果發現:一、糖尿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為109.55±41.19分,以糖尿病治療自我效能最高,血糖與足部監測部份自我效能最低。二、糖尿病自我照顧平均得分為26.96±7.33分,以藥物治療自我照顧最佳,血糖監測自我照顧最差。三、教育程度對糖尿病自我效能呈顯著差異,而年齡、性別、BMI、糖尿病罹病年數、吸煙狀況與糖尿病自我照顧呈顯著正相關。四、糖尿病之自我效能訊息來源、自我效能與自我照顧呈顯著正相關。五、糖尿病自我效能與性別為預測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的重要因子。 本研究結果將使精神科醫護人員更加瞭解精神分裂症合併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照顧現象及疾病管理的信心,可做為臨床提供個案糖尿病照護之依據,以及未來進行介入性措施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執行口腔護理方案於呼吸器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高危險群病患之成效探討,研究為隨機實驗性研究,共收集50位符合條件病患為對象,以SPSS 15.0統計軟體之Independent Sample t-test、Fisher’s exact test、Log-rank test、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Logistic regression、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Multiple regression with stepwise procedure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VAP發生率於實驗組(n = 24)為2.41‰,對照組(n = 26)則為2.43‰。實驗組與對照組在「使用呼吸輔助器天數」未達顯著差異(t = .56, p = .58);另外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加護病房住院天數」也未達顯著差異(t = .46, p =.65)。 對於牙菌斑清除成效,兩組在第1天的牙菌斑分數有顯著差異(B = .35, Wald χ2 = 5.70, p = .017),且實驗組平均分數(M = 2.74)顯著高於對照組(M = 2.39),在第6天(B = -1.47, Wald χ2 = 45.50, p < .001)、第11天(B = -2.02, Wald χ2 = 95.61, p < .001)、第16天(B = -2.37, Wald χ2 = 50.34, p < .001)與第21天(B = -2.34, Wald χ2 = 28.14, p < .001)皆達顯著差異。 兩組受試者在菌種差異性,因為發生個案數偏少無法進行推論統計分析。所有的基本變項及疾病屬性對於VAP皆無顯著的預測力(p > .05)。 本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口腔護理方案對於呼吸器相關性肺炎病患無法顯著降低VAP發生(p = .99),然刷牙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p < .001),提升口腔衛生,本研究結果提供臨床醫療護理人員對於執行口腔護理方案於呼吸器相關性肺炎高危險群病患,臨床照護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主要為探討以音樂為媒介的短期團體治療對住院亞急性中風病患其情緒、睡眠與日常生活功能相關症狀改善之成效。採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某醫學中心的復健科病房之病人,篩選條件為年滿35歲以上的意識清楚、病情穩定及無語言感覺中樞受損者的腦中風病人,且簡易心智功能量表得分15分以上者、健側肢體或雙上肢肌肉力量達4分以上者。共招募參與者58人,經隨機分派後,實驗組為31位,控制組為27位。實驗組成員參與為期8次,每次1小時,持續8天的以音樂為媒介的團體治療,控制組則未參與,但維持一般常規治療與護理措施。以結構式問卷收集資料,包含、貝克憂鬱量表、貝克焦慮量表、正向意念與負向自殺意念量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資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Mann-Whitney U檢定、Wilcoxon配對組符號排序檢定及單一樣本t檢定。研究結果發現,於以音樂為媒介的團體治療介入實施後,實驗組於貝克憂鬱量表、貝克焦慮量表、睡眠品質及日常生活功能前後測達到統計上顯著的改善,且對以音樂為媒介的團體治療之團體成效感到滿意。研究結果顯示以音樂為媒介的團體治療可改善中老年中風後的身心影響症狀,建議可將以音樂為媒介的團體治療納入復健科病房常規治療中,協助中風患者舒緩情緒,達到減輕憂鬱、改善睡眠品質、促進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及達成早日康復返家的目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護理人員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與解決情形,並分析其相關性,以及基本屬性對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面對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與解決情形的相關性探討。採橫斷式研究設計,以某醫學中心為例,針對臨床執業滿六個月以上的護理人員,採單位隨機抽樣方式選取收案對象,經過該院IRB審核通過,並取得院方護理部同意後,自民國100年6月20日起至6月30日止,進行資料收集。此期間共發出500份問卷,回收問卷431份,回收率86.2%;總計有效樣本共402份,有效回收率為80.4%。研究工具採自擬「醫學倫理困境量表」,本量表經過信效度檢定,效度採專家效度CVI值 > .80,信度採內在一致性檢定,感受情形之Cronbach’s α值為 .94,解決情形為 .95。 本研究結果:1.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感受情形的平均值為1.83(SD= .50),介於1.23~3.37之間,其中感受情形類別中最高的是「行善助人」(M=2.00,SD= .71),顯示臨床上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普遍地感受性低。2. 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解決情形的平均值為2.48(SD= 1.13),介於2.15~3.06之間,其中解決情形類別中最好的是「病人權利」(M=2.60,SD= 1.16),顯示臨床上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普遍地解決能力介於中等以下。3.護理人員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情形與解決情形呈現正相關,且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顯示若感受情形高則其解決的能力亦相對較好。4.重症加護單位的護理人員對於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情形較高,而開刀房的感受情形較低,但在解決情形方面,科別屬性並未達統計學上顯著差異,顯示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解決能力並不受單位科別的影響;薪資低者較薪資高者對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情形較高,而薪資高者對倫理困境的解決情形較好;無子女數、無婚姻、無宗教信仰者在醫學倫理困境方面的感受情形較高,且達統計學上之顯著差異。 護理人員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情形及解決情形皆偏低,同時護理人員的感受情形高時其問題解決情形較佳,顯示目前護理人員面對臨床醫學倫理困境時,問題解決的情形屬於中等以下,有可能是因為對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度低所影響,其中影響因素很多,可能是醫療機構的政策與制度、臨床業務忙碌、判斷醫學倫理困境的能力不足等,因此值得未來進一步探討。未來應思考如何提升臨床護理人員對醫學倫理困境的判斷能力及敏感度,藉由提升臨床醫學倫理困境的感受情形,提升對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增進護理人員對職場環境的滿意度,進而增加留任率,以及提升護理的照護品質。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非藥物治療介入對老人的生活品質具有提升效果,但過去研究鮮以群體為導向的健康促進策略,且缺乏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觀察測量,本研究將採群體導向的身心機能活化方案為介入措施,期能使社區長者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 研究目的:探討身心機能活化方案介入後,社區長者或有精神疾病的社區長者其快樂感、人際互動(淡漠感受)、憂鬱情緒、認知功能及注意力的成效。 研究方法:本研究方法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為橫斷式相關性設計,採立意取樣方式,以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及士林區為主的社區關懷據點及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的社區長者為對象,進行問卷施測及測試注意力,收案共62位。第二階段採類實驗性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方式將個案分為實驗組(n=27)及對照組(n=35)。實驗組進行每週一次共八次的身心機能活化方案,對照組則繼續參加常規的社區活動。 研究工具:1.中文版牛津快樂感問卷 2.淡漠評估量表 3.老人憂鬱量表 4.簡易智能量表、八次後測比較成效,統計分析以Wilcoxon、八次後測比較成效,統計分析以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檢定實驗組在進行第四、八週後於依變項改變的顯著性。 研究結果:1.社區長者平均女性較男性快樂得分為高,年齡越大,其快樂得分也越高(t=-2.16,p<0.05;r=0.29,p<0.05)。2.社區長者其年紀越大,人際互動越佳(淡漠感較低),有配偶者較無配偶者人際互動佳(淡漠感較低)(r=-0.36,p<0.05;t=-2.63,p<0.05)。3.健康的社區長者較有精神疾病的長者人際互動佳(淡漠感較低),定向感較佳,注意力測量得分也較高(t=3.52,p<0.05;t=-2.28,p<0.05;t=-2.86, p<0.01)。4.社區長者其教育程度較高者認知功 能得分較高(t=-3.93,p<0.01)。5.身心機能活化方案可使社區長者的認知功能提升(Z=-1.98,p<0.05)。研究建議:身心機能活化方案可增進社區長者的認知功能,建議未來能運用本方案於長者的介入活動,可促使長者增進良好的認知功能,避免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情形。

  • 學位論文

急性疼痛一直是手術後病人重要的健康問題,也是麻醉術後恢復室病人遇到的第一個難題。而恢復室是手術病患麻醉後的第一個留置單位,良好的疼痛處理有賴於正確、完整、有系統的疼痛評估。然而,對於因全身麻醉手術後的患者停留在麻醉後恢復室的階段,病患可能由於殘留的麻醉藥物和術後模糊不清的視覺,短暫的認知知覺障礙,尚無法清楚溝通其疼痛程度及止痛劑之需求,因此,適當的疼痛客觀評估仍是重要的指標。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疼痛行為量表與數字等級量表評估病患疼痛相關性,以疼痛行為量表預測病患自我疼痛報告程度,運用於恢復室初始急性疼痛評估。 方法: 採用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以需接受全身麻醉氣管插管之婦科病患作為本研究之對象。研究於民國99年10月至民國100年4月共選取60位符合條件之病患,在某醫學中心之麻醉後恢復室進行術後疼痛評估。病患麻醉術後至恢復室觀察停留一小時期間,以疼痛行為量及數字等級量表同時評估病患疼痛程度間之相關性及預測性。 結果顯示在疼痛行為量表及數字等級量表同時評估病患疼痛程度具高相關性(r= .79- .90;P< .001);疼痛行為表現之臉部表情、焦躁不安、肌肉張力、發聲與能被安撫狀況與自述疼痛程度均呈高相關性 (r= .65 - .75;P< .001);疼痛行為量表對數字等級量表有預測力,其總解釋變異量可達89%;發聲、肌肉張力、能被安撫狀況對病患止痛劑需求時有預測力,其解釋變異量達81%。止痛劑使用後在數字等級量表及疼痛行為量表上各具有顯著差異(P< .001)。人口學部分,年齡、教育程度、過去手術經驗、手術方式、麻醉手術時間、手術結束前半小時給予鴉片類止痛劑在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並不影響在麻醉後恢復室疼痛行為量表及數字等級量表所測得疼痛程度。 結論與建議:藉由此研究協助醫護人員面對於恢復室尚無法清楚表達其疼痛程度的病患時,進一步達成良好之疼痛溝通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