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81.240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學位論文

元智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是要瞭解桃園縣國小音樂資優班家長教養態度和學童生活適應現況及關係,使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蒐集資料,並針對訪談結果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家長希望學童就讀音樂班的動機是因為國小音樂班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教學資源。 二、家長常扮演著學童時間管理和學習分配的主導者,並且大都由母親會陪伴學童練琴。 三、音樂班學童在生活自理上常需要家長幫忙協助,學童容易養成被動的習慣。 四、學童因樂團練習或校外比賽,較易培養出團結合作的學習模式,容易提升同儕互動關係。 本研究根據結論,提出建議,以供國小音樂班家長、教師、相關機構和一般大眾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依賴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對桃園縣480位國中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25%。收集樣本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來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最常使用手機的地點是家裡;最常通話對象為同學朋友;手機使用經驗為3年(含)以上;每月手機費用為300元(含)以下;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以10分鐘以內為最多。桃園縣國中生已有部分學生出現手機依賴現象。在手機使用行為方面,因其性別、年級、學業成績、零用錢及家庭社經地位而有所差異。在手機依賴方面,因其性別、學業成績、零用錢及家庭社經地位而有所差異。手機使用動機與手機依賴呈現中度正相關,其中以社會性使用動機與手機依賴的相關程度最高。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建議國中生應注意是否已有手機依賴現象產生,以減緩手機所造成的影響;家長需多留心子女手機使用狀況,並共同約定手機使用規則;學校教師可將手機安全使用觀念納入課程內容並搭配生活實例,使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及養成正確手機使用習慣及態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現今社會由於家庭結構改變等因素影響,導致非正式照顧體系功能的降低,照顧者轉向尋求正式照顧體系,因此,高齡者的照顧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和民間機構團體推動社會福利工作的重點。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高齡者選擇老年照顧模式之歷程,並探討其間的影響因素,進而建構高齡者理想之老年照顧模式。本研究方法採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訪談對象包含接受不同照顧模式的高齡者、主要照顧者和專家學者,共完成訪談18人,並針對其中2位高齡者進行多次訪談,做前後的比較分析。本研究依據蒐集之資料整理分析後,建構出高齡者的理想老年照顧模式,並依核心因素的優先考量順序,將理想的老年照顧模式區分為8種類型,而每種類型可依正向、負向發展或持平狀態,連結至相對應的照顧系統。最後,本研究建議政府單位擴大生育補助範圍,使職業婦女無後顧之憂;建立社區照顧溝通平台,努力達成供需平衡;增加家屬照顧者生活津貼,提供完善的喘息照顧服務;而老人機構應積極轉型,尋求發展新契機;高齡者應及早做好理財規劃,與家人建立良好互動,積極經營社會網絡,方可順利達成理想的照顧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以桃園縣為例,探究國小教師兼任總務工作角色衝突與工作壓力之現況。以桃園縣現任或卸任之國小校長、總務主任、總務處組長及縣政府人事官員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法,以深度訪談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及發現如下: 一、國小總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包括例行性業務、上級委辦業務與兼辦業務等三大類,工作量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工作量大導致總務人員經常需要加班,且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而工作負荷、工作壓力、專業知能與涉法性等因素,造成教師擔任總務人員的意願不高。學校遴選總務人員時,主要考量是否有意願,若無教師有意願擔任,則採取徵詢或採取輪調制度。 二、工作性質與工作負荷造成總務人員的角色衝突嚴重,而總務主任、事務組長與出納組長的角色衝突情形,較文書組長嚴重。 三、總務工作壓力來源的項目繁多,包括工作負荷、法令規章、工作時效性、專業知能、課務問題、人力支援與配合、上級壓力與協助、廠商、上級主管機關、家長投訴檢舉等,而自我要求與家人期許亦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四、由專業素養、教學與學生受教權等不同面向探討,國小總務人員由教師兼任的優點只有在辦理總務工作時,能夠將教育理念與思維融入總務工作中,有利於總務工作滿足學校教育之需求。而地方政府基於編制與人事經費之考量,目前仍由教師兼任國小總務人員。 五、國小總務人員若無法改由職員專任,總務工作教師應設法因應目前現狀,除應以教學為重外,要加強時間管理、充實專業知能、自我調適紓解壓力,必要時尋求外界支援與協助。而學校應設法降低總務工作量與教學負擔,建立總務人員任用制度。教育部應考慮修法比照國中以上學校,國小總務人員由職員專任,地方政府則應考量基於改善國小教育品質之必要性,籌編所需人事經費。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與發現,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與總務人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吳濁流(1900-1976),本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大茅埔人。是臺灣新文學運動重要作家。他的一生,歷經日治時期與光復後國民政府時期,寫作題材也以此為區別,前期小說以日本統治下的殖民地社會為背景,後期則反映光復後的臺灣社會為主。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無花果》和《臺灣連翹》,則可視為臺灣近代史的縮影。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吳濁流描繪殖民地社會百態的小說作品,探求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臺灣社會的面貌,並從而推論成長在日本殖民下的臺灣作家,經歷日本統治到國民政府時代,其寫作的心境的變化,及所抱持的創作精神與理念。除了探討吳濁流對教育、經濟、社會地位、政治層面等問題的深入描寫外,也分析臺灣人在日治時期和光復後,這段期間所經歷的經濟剝削、政治上的不平等、警察的嚴酷統治等問題。 從吳濁流的小說內容,觀察出吳濁流的批判精神,在高壓統治的日治時期與戒嚴時期,皆能直指社會的不公不義,為歷史留下見證。小說中也蘊含了吳濁流對自我認同的探索與盼望族群合作的願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二次戰後及全球化的影響之下,靈媒的種類又有不同的展現,1989年「中華民國靈乩協會」成立之後,「靈乩」一詞始正式定調,靈乩在台灣社會的出現,實屬一種「新乩」,因此本文將以此宗教新興之角色為研究對象,試圖了解其於宗教實踐的經驗背後,形而上的靈界觀念呈現出如何的面貌,以及在形而下的實際辦事過程中,在其靈觀的影響之下,又展現出較傳統靈媒何種不同之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為主,訪談宮壇主事靈乩及其親屬各五位,除分析靈乩們種種宗教經驗所形成的靈觀及人生觀之外,也對其家人之感受進行了解,以求得較全盤性的觀點。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靈乩通靈辦事救渡「人」、「靈」具有正面意義;二、靈界的問題會對信眾、乩者及其家人造成影響;三、「通」的功能是辦事的重要工具;四、簡化的儀式及以自性為主的通靈方式造就了新一代的靈媒角色;五、具體的使命感使靈乩在個體化歷程中易在心靈地圖裡找到方向;六、「靈山本元故鄉」的提出,為神話體系勾勒出前所未有的架構;七、對待靈界的態度及對靈界之處理方式符合「靈本精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自1993年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例持續攀升。2009年底,老年人口增加到2,457,648人,占總人口的10.63%,老化指數為65.05%,雖較歐美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為低,但仍較其他亞洲國家為高。經建會在2010年也推估臺灣在2017年老年人口將會達到14%,成為高齡社會。 另外,隨著社會變遷,都會區人口不斷成長,都會區老人的照顧問題迫在眉睫,近年來學者提出「在地老化」之觀念,期許高齡者在自家生活圈內可享有高品質的老年生活,另外2005年5月內政部也開始實施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這也代表公部門透過社區組織開始了社區老人照顧,但這與社區營造的「由下而上」的理念相違背,社區工作者即在資源不足的狀況下,開始進行社區老人照顧。然而經過將近十年的實踐,每個社區皆有自己的經驗,本研究探討都會區的社區中,如何建立友善老人的社區照顧模式,使高齡者得以發揮晚年的生命能量並且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為本文主要研究方向。 因此本研究探討社區老人之社區參與經驗、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後的感受、並結合社區工作者的實際執行困境加以分析。並以桃園縣平鎮市獅子林社區與桃園縣桃園市龍岡社區為研究個案,並採用深度訪談法。研究對象除選定社區工作者與六十五歲以上之老人與老人家屬外,更把「未參與者」納入。 根據研究發現,社區發展必須避免政治力的介入,且社區負責人的社造能力為核心關鍵,而資源取得與整合可讓社區運作更加順暢,也更能掌握社區自主性、另外因應都會區老人的伴獨居生活型態,大部分的活動需設定在白天進行,以填補白天家屬不在的空窗期,此長者可以透過社區志工與其他高齡參與者的陪伴做情感上的交流,增進社會支持的力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健康促進運動對長者成功老化影響之探討,來分析老人健康促進運動動機、影響持續的助力、阻力及效益,並建構出健康促進運動對長者成功老化影響模式。本研究採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以參與健康促進運動的老人及運動指導者為訪談對象,收集深度性的資料,共完成訪談18位。本研究結果為:參與健康促進因而獲得成功老化的老人有四種類型分別是興趣喜好型、身體健康型、朋友邀約型、充實生活型。1.興趣喜好型:持續年輕時的運動興趣或是晚年時對運動產生興趣而參與;2.促進身體健康型:此類型可分為三類分別為早日運動預防保健型:年輕時就知道以運動延緩老化、增加身體的靈活性、筋骨變硬才知保健型:年紀大了後,靈活性降低,運動以避免喪失生活上獨立自主的能力、罹患疾病才知補救型:年紀大了罹患疾病才覺察要運動以產生疾病壓縮;3.朋友邀約型:年輕或年紀大時接受朋友邀請而參與運動,藉由運動擴展人際網絡;4.充實生活型:退休後為了排遣孤獨寂寞,充實自己而運動。本研究發現參與健康促進運動如何影響成功老化主要有以下因素:1.找到運動的動機:這是老人參與健康促進運動達成成功老化的起因;2.認知到運動的好處:經由資訊了解或是自己實際參與健康促進運動體會到運動的效益;3.對於持續運動的堅持:經由認知到運動的好處,形成堅持每天持續運動的動力。4.家人的支持:家務、情感及經濟的支持,皆是促進並使老人能夠持續運動的重要因素。以上四個要素缺一不可,皆會對老人是否能夠成功老化造成重大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桃園縣立案老人機構現在所做的服務措施,是否實際符合老人的需求,並瞭解老人機構在面臨市場化轉型機制下經營上實際的運作情形及因應之策略,且試圖建構老人機構市場化發展策略模式。本研究採質化研究深入訪談法,研究範圍為桃園縣立案老人機構,其中老人機構之負責人或主管訪談計6位,老人計6位,家屬計2位,學者專家(係從事老人領域工作達10 年以上經驗)訪談1位,總共完成訪談對象15位。本研究結果發現,在市場化下老人是主要的消費者,現在老人機構在創立時,不只考量相關法令的規定,同時也會以老人的觀感為出發點去著手,尤其是「家」的感受是最為重要,而老人機構與社區的結合,透過互動彼此獲得不同的利益,對老人而言在地的文化也是相當重要的,從桃園縣的老人機構中也可以看出老人多半會入住在自己已經熟悉的社區中。面對新一代的退休人口,在營利與非營利之間,老人機構已漸朝企業化經營,彷若遠雄的企業經營一條龍服務方式,可作為老人機構經營的參考,從打造機構、行銷到提供相關服務,跳脫傳統的老人機構框架,以「老人」為尊,設計一個自己即使是老人也想居住的環境及服務方式。最後,本研究亦建構老人機構在市場化策略:1.市場定位;2.創造需求;3.評鑑制度佳績;4.創新與領先;5.優質專業團隊人力;6.成功領導者的特質;7.無法模仿的核心能力--知識;8.多角經營;9.創造附加價值服務,並提出問題省思與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球因交通、資訊的飛躍成長促使各國在經濟、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相互交流加速,臺灣在這幾十年的現代化過程中,國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日漸提高,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響,使得台灣消費型態有了很大的轉變。消費市場吹起一股奢華的風潮,走在街頭隨處可見許多名牌精品,其中,名牌包更是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今國小教師名牌包的消費情形,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是: 一、瞭解國小教師名牌包消費的現況。 二、探討國小教師名牌包消費的動機。 三、分析國小教師名牌包消費的深層因素。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採觀察、文本分析及訪談的方式,針對所欲了解之問題進行資料之蒐集,以桃園縣十二名現職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教師名牌知識的來源、文化資本的涉入程度及社會資本對國小教師名牌包消費之影響。經過實際研究發現: 一:國小教師的名牌知識來源以大眾傳播媒體為主。 二:國小教師的名牌包文化資本含量較少。 三:國小教師的名牌包消費仍是具有炫耀性消費的心態。 四:國小教師的名牌包消費和品味有所落差。 五:社會資本與國小教師名牌包消費關係密不可分。 六:情緒的滿足才是國小教師購買名牌包的主因。 根據上述研究的結果,對相關對象、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名牌、消費、文化資本、社會資本、符號、品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