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06.232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學位論文

元智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行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閩南語教科書有關性別角色呈現之情形,並比較四個版本「性別角色偏見」的差異性。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針對教材中的內文和圖片分別以「男女人次」、「角色特質」、「活動類別」、「兩性關係」、「職業」和「楷模人物」作為分析類目,分析的教科書包括康軒版、真平版和侑巧版等三個版本,共36 冊。 透過量化統計和質性敘述,發現三個版本的成人男女與男女童出現人次都是男性較女性多;角色特質女性以情感性為主,男性雖以工具性為多數,但情感性特質增加,角色特質較多元;活動類別次數與種類都是男性較多,相較於女性,男性偏見情況較嚴重。職業類別男性多元,且分布各個階層,女性則侷限在傳統上專屬女性的工作類型中;兩性關係多能以平等方式呈現,但刻板印象部份仍有待改進,成人部份以「男主外女主內」、「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為主,兒童則是「男主女從」;楷模貢獻除真平版之外,其餘都只以單一性別呈現。因此,閩南語教科書中的性別角色,大都以傳統的刻板印象和具有偏見的情形出現,尚未反映性別平等教育的趨勢。成人性別角色偏見比較部分則發現,「比例不均」以真平版最嚴重,其次是侑巧版;「具刻板印象」則是侑巧版最為嚴重,其次是真平版;「偏差忽略」則是以康軒版和侑巧版最為嚴重,真平版則無此現象。兒童性別角色「比例不均」的偏見以侑巧版最為嚴重,真平版次之;「具刻板印象」的偏見最嚴重的也是侑巧版,真平版次之。 從閩南語教科書內容出現比例不均、具有刻板印象和偏見的性別角色的現象來看,本文總結認為:三個版本閩南語教科書並沒有達到性別平等的目標,對於性別角色偏見的問題須不斷的繼續檢視下去。 關鍵字:閩南語、教科書、性別角色、偏見、性別平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社會快速變遷,許多婦女皆投入職場,致使雙薪家庭結構成為社會常態,伴隨著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故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亦愈重視。基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家長更希望竭盡所能給予孩子贏在起跑點的能力,因此對於才藝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本研究是以深度訪談法研究八位子女友學習才藝的學前幼兒家長、三位才藝教師及四位經營者,以了解當前才藝學習現況及影響家長選擇才藝班之因素。主要研究目的是:一、了解桃園縣私立幼稚園幼兒參加課後才藝班之現況。二、探討學前幼兒家長選擇才藝班之需求及期望。三、探究「文化資本」對學前幼兒家長選擇才藝班時考量的影響。四、提供政府制定及修正相關幼兒教育政策之參考。研究之後發現以下結果: 一、桃園縣私立幼稚園才藝班多開設藝術學習,大班家長多選擇智能學習。 二、學前幼兒家長對才藝學習產生需求,期望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三、家長文化資本影響其選擇才藝班的類型及數量。 四、五歲幼兒免學費政策對選擇才藝班有正向影響。 五、家長才藝學習之教育選擇權轉移至子女身上。 六、家長對才藝學習之滿意度影響未來才藝選擇。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再對學前幼兒家長、經營者、才藝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提出不同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透過幼兒園閱讀教學推廣歷程,瞭解教師所接收的閱讀觀念、教學策略以及相關資源應用情形,並探討繪本融入幼兒閱讀教學現況及成果,提供相關單位繼續推廣閱讀教學之參考。本研究採個案途徑,選擇桃園縣二所具繪本教學經驗、班級數差距較大且教學資源迥異的幼兒園為對象,分別訪談6位教師、4位家長及2位學者專家,從中檢視並探究幼兒園閱讀教學規劃、實施過程,以及行政部門與教師所遭遇的困境、影響因素與因應策略等。 本研究主要參考Fullan (2001)提出的開始、應用、制度化教育改變三階段理論,據以分析幼兒園閱讀推廣歷程;另外,亦瞭解閱讀教學相關資源應用情形,探討繪本融入主題教學實施現況,並汲取國內外相關閱讀推廣經驗,作為研究架構及歸納結論依據。依實證分析結果後,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個案幼兒園閱讀教學推廣過程皆歷經開始、應用、制度化三階段。 二、幼兒閱讀教學執行主要以班級共讀與親子共讀等方式進行。 三、幼兒閱讀教學活動會受到教師知識、專家指導及實務經驗的影響。 四、幼兒園繪本運用於推廣閱讀教學成果普獲家長肯定。 五、幼兒園應善用人力及智力資源並發揮政府功能。 六、團團幼兒園繪本運用於推廣幼兒閱讀教學落實度較圓圓幼兒園為佳。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對幼兒園教育主管機關、幼兒園行政單位、幼兒園教師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俾利於建構良好閱讀教學環境,提升幼兒學習能力。 關鍵詞:幼兒閱讀教學、繪本、幼兒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2000年週休二日開始實施以後,人們對於旅遊用以抒解身心靈需求之殷切,加上人們對環境惡化之省思,全球觀光發展逐步由大眾旅遊走向充分體驗大自然的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是立基於自然,重視環境教育與生態保育,並且對當地福祉有所貢獻,地方要維持居住環境的美好,提高休戚與共、互相扶持的生命共同體之共識,非得要靠當地部落自己有能力來進行經營管理規劃工作,才能落實生態旅遊的內涵及精神。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深入訪談及參與觀察之田野調查方式深入原住民部落-桃園縣復興鄉比亞外部落訪查,訪談組織的核心幹部、生態旅遊的執行者、部落居民、體驗遊客共18位,實地了解該部落經營規劃、行銷生態旅遊的現況及所面臨到的正負面衝擊。 研究結果發現比亞外部落族人因擁有生態中心環境倫理觀的生態智慧,使其保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有適度取用及能保持地力的價值觀,使資源生生不息,具有永續經營的理念,除了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帶領部落族人找回自信、走正確的路之外,部落族人還有很高的共識與認同感,使在地參與及主體性能顯現,另外更重要的是gaga對族人有超自然的約束力、使行為不逾矩。部落能在眾多同質性高的景點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發掘有機種植的核心價值及保育瀕臨絕種鳥類藍腹鷴為精神主軸、堅持保留原始風貌、重視深刻體驗、運用承載量維持遊憩品質,使部落觀光能永續發展。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衝擊正面多於負面,且族人大都樂見其成,但因族人的內涵不擅行銷,所以須靠遊客及政府相關單位協助行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中高齡者參與休閒旅遊對老人之生活滿意與幸福感之影響,並以進行深入性探討其社會支持功能和社會網絡力量的運作情形,以提供中高齡者們有更優質的旅遊活動及更健康的生活態度。本研究方法採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收集深度性的資料,訪談對象包含中高齡者、社群領導者、旅行業者和子女,共完成訪談25人。研究結果發現中高齡者的旅遊型態可分為四種,1.對社會支持有強需求且偏向團體旅遊的「社群依附型」;2.重視健康、寓健康於樂的「健康娛樂型」;3.擁有強烈自我意識、努力實現自我的「實現理想型」;4.重視自我休閒嗜好與人際關係的「怡然自得型」;此外歸納中高齡者之幸福休閒旅遊模式,內涵包括:1.合宜妥善的旅遊安排,2.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3.多元的旅遊資訊,4.子女親友支持系統進入,5.中介社群團體媒介,以上即為本研究歸因之五種幸福休閒旅遊模式之因素。最後,本研究建議,希望政府除了關心陸客來台之外,更要重視本土中高齡者的旅遊規畫,希望能透過政策引導結合健康管理、休閒體驗和高齡友善城市計畫的旅遊型態,發展出不一樣的休閒市場。而中高齡者應保持身體健康並提前審視自我需求及生活型態,善用社會網絡來營建自我的支持系統,建構屬於自己的幸福旅遊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台灣戰後嬰兒潮的人口已正式邁入老年期,65歲以上老人至2011年底已達10.9%,且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2032年將達到25.8%,國家要因應這前所未有的老人生活的照護需求和有效達成成功老化的目標,發展老人福祉科技是一個最為便利的手段與方向。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推行福祉科技的實務歷程和設計理念,並針對老人使用科技產品及福祉科技推展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瞭解使用者的需求、福祉科技產品及服務供給者的現況。深度訪談對象有三類:1.自立生活的老人;2. 照顧人員;3. 福祉科技業者及學者專家,再依此三方進行資料交叉檢視,共完成訪談18人。 研究發現:本研究發現福祉科技的接受與否和使用者的過往生活背景及生活型態有極大關係。本研究將福祉科技接受與推行分成個人接受因素、供給研發困難、法令規章配合及環境與市場成熟四個向度討論。在高齡長者個人因素方面有以下幾點接受困難:受限傳統孝道觀念、科技經驗不足、害怕被標籤為老人、產品資訊不流通及輔具的使用可能加速失能情形。供給面研發難題有:市場規模過小營運成本難降、產業先行者需大量前期資金周轉試誤、開發者追求高級技術應用及廠商追求高獲利產品。政策法令面待改進的地方有:法律對遠距醫療行為規範守舊、產業政策過度醫療化及傳統健保及醫療資源未整合。市場要能成熟則在社會環境有幾點需配合解決:科技介入生活引發新的道德爭議、照護機構處弱勢經費並不充足及對老年生活刻板印象難除。唯有在科技的使用者端、產品製造端及服務開發端和政府公共政策等層面,需要同時關心老人生活的現實需求和福祉,才能多方同時受益,達成高齡化社會活躍老化的目的。 研究結論:生活機能的便利是大家都需要的,而身體功能退化的老人更為需要。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除了在整體物理硬體配備的規劃外,落實導入人文關懷的軟體價值,才是達到科技產品的福祉化理想的重要元素。本研究建議從通用化設計的概念著手,讓科技產品兼顧老人需求為方向,以達到實用化及普及化之目的,而政府應該站在第一線整合產官學的資源,有效利用當前台灣科技實力,以發展台灣老人福祉科技的領導優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2010年頒布的環境教育法中,全體國民均為環境教育的對象。在推展層面上,相當倚賴學校正規教育和社會非正規教育兩大管道,桃園縣龍潭鄉高原地區在推動環境教育的領域裡,多年以來皆有相當傑出的表現並獲獎無數。本文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與文獻探討等方式,探討此地區學校與社區之間,以夥伴合作關係推動環境教育的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高原地區學校與社區共同推動環境教育的模式為:(1)學校與社區基於地理和族群的認同感,透過互動、溝通、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等途徑,建立密切的夥伴合作關係。(2)學校與社區透過溝通而凝聚共識,擬定出環境教育目標。(3)學校與社區必須開發及運用社區裡的各項資源,其中以人力資源最為重要。(4)學校與社區彼此場地、設施的開放使用。(5)學校與社區彼此參與活動並提供支援和服務。唯此模式係憑藉傳統農村地理與族群認同的共識為基礎,並未建立相關制度化的機制,實處於一種不穩定、可變動的狀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志願服務法公布以來,桃園縣積極推廣志願服務工作,其社會福利類志工有逐年成長的趨勢,但是公教人員所佔志工比例卻未見明顯提升。針對目標族群的志工招募,若直接訴諸潛在志工的動機需求,將有助於提高其參與意願。本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利用問卷調查法來瞭解教師對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障礙與意願的關係,問卷係依據研究目的並參考過去相關研究的問卷題目編修而成。本研究發現,第一,教師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具多重特性,涵蓋利他動機、利己動機、學習動機及人際需求動機;以無法配合服務時間為主要障礙,服務地點過遠次之;參與臨時性志工及「教育服務」類的意願最高。第二,有宗教信仰、目前有參與志願服務、有捐款的教師在參與動機及意願的表現較高;從未參與過志願服務、無捐款行為的教師呈現較高的參與障礙知覺。第三,參與志願服務的動機對參與意願有正向影響。研究建議,非營利組織可與學校發展夥伴關係,並透過招募訊息的設計來強化教師參與動機的刺激,對捐款者主動釋出招募訊息;建議桃園縣社會局與教育局聯合推動國小教師志工方案,學校主動辦理志工體驗與相關研習,帶動教師參與志願服務的風氣;建議教師自行籌組志工團隊進行社會服務,或結合教學課程帶領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展現教師積極的自主性力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國小階段是兒童學習及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養成健康行為的關鍵期。具有社會支持的學童有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瞭解學童社會支持與健康行為的關係。本研究發現:學童的社會支持與健康行為達中上程度。女童有較佳的同儕支持及飲食行為,男童則在運動行為表現較好。學童知覺較高社會支持及表現較佳健康行為其背景變項為五年級、與父母同住、主要照顧者為媽媽、主要照顧者學歷達大專以上、主要照顧者採用尊重及支持的教養方式、健康訊息主要來源為家人者或學童自覺健康狀況良好者。學童的社會支持與健康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研究建議學校應為學童建立社群,協助學童提升社會支持並加強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家庭教育及家長教育;國小教師應營造友善班級,建立和諧的師生、同儕關係並訂定生活公約,加強生活教育;家長應珍惜親子相處時間並成為子女的教練,給予愛與紀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社區總體營造在台灣近年來相當受到矚目,全國各地的社區發展皆有相程度的進步,長期來政府部門透過資金、人力、合作等方式投入到社區總體營造,但社區總體營造的最初目標以及最終目的皆是回歸到社區居民身上,由社區居民自發的開始推動,方能達到社區永續發展的目標。所以我們將視野拉回到社區居民「人」的上面,以社會資本的角度對於社區總體營造進行觀察分析,藉以觀察社會資本在社區總體營造之間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以桃園縣高原社區為例,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進入社區中對於村長、發展協會理事長、志工、社區居民等進行訪談,在透過觀察以及訪談的過程中,了解高原社區內擁有的社區資產,並分析社會資本中四個元素在高原社區的連結以及關聯性。研究發現,社會資本對於高原社區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有所幫助,但是並非全是正面的助力,而社會資本對高原社區的社區資產有直接的幫助或是透過其他方式間接的提升社區資產,經過社區總體營造後,社區居民的社會資本有所提升,對於社區鄰里的認同更加強烈,彼此的向心力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