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8.42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國內旅遊近年來開始蓬勃發展,旅遊模式已從量的滿足,轉變為質的要求,使定點深度體驗成為近年旅遊趨勢,戶外遊憩活動成為熱門的旅遊選擇。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台灣老年人口數已達總人口數之14%,其中身心障礙者約5%。然現有戶外遊憩區設置的設施,缺乏考量不同使用族群的需求,建置通用化的旅遊環境,已成為國內旅遊的發展趨勢。本研究使用設施通用檢核表與訪談方法,以臺東縣小野柳露營區之戶外遊憩區設施、空間動線、指引標誌,進行調查瞭解環境現況問題與設施使用者的感受;再依據通用設計三項規劃原則:「可及性」、「辨識性」、「操作性」,進行戶外遊憩區設計改善。在規劃戶外遊憩區設施時,納入通用設計的觀點進行「設計通則分析」、「設計規範驗證」、「設計整合實踐」思考,了解使用者核心需求,將有助於設施設計的通用化。針對研究個案提出以下建議:1. 尊重自然環境2. 整合法規標準3. 界定使用對象4. 釐清使用需求5. 考量設備材質6. 增設救援裝置,做為未來推廣通用化旅遊環境之改善參考。

  • 學位論文

本文以探討臺灣本島自1895年到2018年歷經124年之間常民煮食空間型態從20年代傳統灶腳、60年代三件式廚具、80年代功能主義廚房一直到21世紀初期所興起的廚房文化時間歷程中,女性長久以來為社會價值體系所形塑出的煮食角色並被侷囿在煮食空間內其煮食行為、煮食經驗中女性身體與煮食空間之間的互動過程中,以其自身身體經驗透過對空間、對設備以及對自我用以脈絡化的觀察、分析後從而提出隱含於‘煮食’之於女性對其意涵與他我觀點加以闡述之後,進一步以女性主義觀點反思其‘煮食’之於女人的意涵,從而促使女性跨越到女人邁向一自覺、自醒、自性獨立自主之路,並且重新定義與賦予‘煮食’之於女人的內在意涵與觀點,並且從三個面向加以論述: (一)‘煮食空間’、‘煮食設備’、‘煮食行為’與‘煮食經驗’發展歷程 (二)從‘手作’到‘機械’煮食過程中女性身體經驗歷程 (三)從‘性別化的空間’到‘自主性空間’女人自主意識之覺醒到自我發展之過程

  • 學位論文

跨領域合作團隊由不同專業領域之成員組成,這樣的異質性團隊有著先天性的優勢,但也必須面對術語等因素所產生的溝通問題。因此,本研究試圖以概念草圖作為溝通媒材應用於跨領域合作進行研究。本研究問題為:1. 不同設計領域使用草圖之間的差異性?2. 概念草圖應用於跨領域合作溝通過程與模式為何?為回應研究問題,本研究方法為:以案例分析不同設計領域中草圖的差異性,從中理解概念草圖在各階段中的使用目的與其特性。隨後本研究以口語分析法進行實驗,以團隊溝通模式的單向、雙向及水平溝通作為溝通面向的編碼系統,而概念草圖的編碼則是以記錄、思考、求證、最後、呈現、溝通及說明草圖作為歸納草圖類型的編碼系統,配合斷句分析理解跨領域團隊使用草圖溝通的模式。經研究結果發現下列三個現象:1. 專業性質上的差異會影響團隊的溝通頻率。專業性質越相近的團隊,需要溝通的頻率越少;而專業性質差異大的團隊,需要溝通的頻率也相對越多。2. 同質性團隊使用草圖的特性:同質性團隊在設計過程中,與其用於溝通,概念草圖更常被同質性團隊成員應用於自我思考的過程。3. 跨領域團隊使用草圖的階段差異:同質性與異質性團隊在設計過程中使用草圖的模式,在不同階段及目的有程序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團隊的討論效率。

  • 學位論文

小坪數住宅相對於中大坪數住宅,其風險負擔的經濟能力較低,都會區小型住宅的低總價策略,配合優惠利率貸款,使得投資套房在近幾年來成為市場的主流,而透天別墅與電梯大廈因其坪數大,購買金額相對較高,使得購買者必須負擔較沉重的利息費用與繳款壓力。因此,小坪數風險與經濟負擔較輕,市場流動性也較佳,對於都會區小宅的需求量有推升的效果。   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高,土地和人口逐年飽和的狀態下,加上不少投資客炒高房價,現今高房價時代已經來臨,尤其以北台灣最為明顯,面對寸土寸金的市場金融環境,若想在大台北都會區買到坪數十五坪以上的房子,動輒上千萬起跳,因此也讓許多新世代的年輕人寧可購置都會郊區的房屋,用通勤時間換取更大的生活空間。對首次購買地產的新巢族來說,價格敏感度相對較高,加上工作地點為主要的生活重心,存在通勤時間需求考量,因此在評量各種購屋需求時,「價格」及「交通區位」即為首重要件。   一般都會區小住宅房型室內坪數約在十五坪以下,由於坪數較小具有低總價的特性,但同時也有先天上的條件限制,例如套房在銀行貸款是不易的,套房貸款成數通常較低,一般約為5~6成。另外,在挑選時還要留心權狀坪數與室內坪數差距是否過大?因為要分攤公共設施外,扣掉穿廊、陽台,權狀面積與室內坪數可相差30%~40%。不過,仍然有不少人由於都會區交通便利、生活物質充裕、醫療資源豐富等優勢考量下,在都會區購置小坪數的房型,打造舒適的「蝸居」生活。   已開發國家當中,以日本與香港為例,有限的土地與人口過剩的環境條件下,造就多數的小坪數居住空間,在有限的空間下如何滿足使用者對居住的需求?讓都會區小坪數居住空間,在設計規畫上如何力求發揮最大坪效?從空間格局動線、特殊機能設計、多元應用共享等角度去解構,是本研究分析探討的主軸架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百餘年全球驟變,因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生活,無論是全球暖化與生物絕種的自然環境還是工業、交通、科技、資訊、教育等諸多具體事證改變,或像資本主義、民主意識、女性崛起等意識形態轉變,人類社會結構因而轉變,人類認知與價值觀較過去不同而造成文化的變異。 因為人與地方的聯結性極為密切,故本研究以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城市裡充滿各種自我論述為構想,並嘗試將文化以狄賽圖(de Certeau)鳥瞰的縱觀視角,讀取醞釀百年文化的台北市雙連地區中所經歷的歷史刻痕,舉凡台灣政權轉變、國際情勢、經濟走向、工業科技、文學藝術、教育醫療、思想意識崛起以及改寫當代常民生活與社會結構…等構成脈絡,全部清晰顯現在此。 假設文化是經歷時間與經驗所形塑產生的現象,換言之文化的建構是來自人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疊砌而成。食物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當日常需求的飲食點滴被實踐之際,受到世界大眾所喜愛並獲取米其林(必比登)肯定的同時,意味傳統小吃、家常菜…等日常飲食不再只是吃食,而是進入飲食文化的時代,因此本研究以飲食文化作為切入點,將其拆解為具體事證(空間、時間與現象)與抽象感受(感覺、情感、記憶)兩個部分。透過多次探訪與觀察台北市雙連地區的轉變與生活現象並善用身體及感官,從動態的步行、咀嚼與更換路徑轉為靜態體驗感受、抒寫進而察覺內在的心理轉折與反思並找尋隱藏在文化裡的核心精神。

  • 學位論文

摘要 以空間形式呈現美感為主的室內設計,慣用3D繪圖的室內設計師,已普遍將3D繪圖運用在設計發展過程中,在虛擬空間中進行設計思考,繪製出空間感、分割比例、燈光效果及材質搭配等,皆能在設計發展時以渲染出的3D效果圖呈現,利用視覺思考進行設計調整,藉此提高設計發展過程的效率及設計思考結果的準確度,並表達出設計構想。 本研究問題在於軟體應用產生出的擬真度差異,將影響繪製過程中的視覺思考與行為模式,進而相對的影響設計發展過程中的流暢度與精準度,因此本研究目的為了解不同軟體之間的擬真度差異,運用案例進行問卷調查法,調查不同3D繪圖軟體之間的擬真度差異,以及驗證運用感知行為判斷擬真度的視覺思考方式;而探討擬真度差異如何影響視覺思考,再運用口語分析法進行實驗,利用編碼系統分析繪製3D效果圖的步驟中,渲染結果的擬真度影響受測者的反應與決定,藉此了解擬真度的差異是如何影響設計發展過程。 本研究範圍限制在設計階段前期的概念發想之後,進行深化與發展的單人操作過程,運用3D繪圖協助設計思考,觀察渲染結果判斷美感與合理性;3D效果圖以往運用在設計階段完成之後,藉此提高溝通與表達的效率,而在本研究中是協助設計發展的角色,利用檢視擬真度的呈現,進行視覺思考的3D繪製過程。 本研究分析結果明確指出,室內設計中普遍使用的3D繪圖軟體之間的優缺點及造成不同的擬真度,更確立了感知行為在檢視3D效果圖時,所運用的邏輯與方式,而口語分析法的編碼結果分析中,指出受測者在繪製過程中,每段的步驟運用的視覺思考與行為模式,進而了解視覺思考行為如何影響3D設計過程,以提高擬真度的方式,降低繪製過程中的思考與判斷時間,並達到符合設計者所思考的內容,利用3D效果圖加以精準的表達設計。

  • 學位論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都市的空間型態不斷的在改變,台北市在這樣的住商混合型態的發展下,都市空間產生了很多種複合建築型態,「台北轉運站」即是當今複合式空間的最佳代表案例之一,也是台灣第一座集結了客運、購物中心、影城、飯店、辦公大樓、住宅等不同類型的複合式設施物。本研究針對這樣的場所進行研究,研究目的為:探討複合式建築不同空間型態之間的關係。解析混合使用下空間與使用者之關係。以及探討非預期性的空間行為。而本研究透過空間型態構成理論、以移動美學架構進行現地觀察及環境行為觀察作為研究方法,透過移動美學架構,針對整體環境進行觀察分析,再來進行空間型態構成理論量化整體空間,以及利用環境行為觀察去了解實際環境的使用情形,接著將三項結果疊合起來進行討論。疊合比對分析發現:不同的環境與機能之間因為空間的串連而彼此相互影響著,轉運站作為整體使用需求最大的機能,而百貨內部的商業型態也因應周邊的交通動線影響而出現許多不同類型的空間形式去對應不同的人流速度、需求以創造更多的消費行為,其餘機能之間也因為機能或者動線的串連而彼此相互影響著。轉運站為整體空間使用量最大的機能,而京站百貨的商業空間則作為串連各個機能之間的過渡帶,許多轉運站的使用者將等待行為滲透至範圍內商業空間,然而機能的碰撞下促使空間的使用有別於單一機能的使用方式,如何有效的過渡與吸收會是未來處理複合式空間的重點。在不同機能的碰撞之下部分空間產生了不符合原設計者的非預期使用方式,對於整體空間的品質有著很大的影響,然而非預期的空間行為若是能有效的轉換為商業價值或者是更美好的空間氛圍將會使這些機能的碰撞更有意義。

  • 學位論文

觀光飯店室內裝修案,個案量體大內容豐富,需要不同屬性工程界面管理的溝通整合。因此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師必須具備協調整合的能力。並且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檢視工程界面的預防與處置方案,提昇工程進度與施工品質。有鑑於此,如何組織、歸納一個工程界面管理架構,導入工程界面管理之觀念。有系統推展室內裝修工程界面管理模式,以提昇室內工程管理之品質與專業形象之落實。 本研究試圖建構室內裝修工程界面管理之架構。首先,整合工程管理中各工種的多項變數,進行文獻整理以及次級資料的蒐集,經由分析與整理後,歸納出工程界面管理的定義及內涵,建立室內裝修工程界面管理與界面架構。其次藉由研究者參與個案之實證經驗,透過質性的研究,就個案執行管理之模式進行蒐集訪談,以了解實際的運作過程並作分析探討。因此希望達到下列目的:1.探討適用於觀光飯店室內工程界面管理之內涵。2.建構具實務操作可行性之工程界面管理。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點:1.工程界面分類2.區域性界面特性3.工程界面管理之重要性4.界面整合5.界面管理計劃6.權責界面,以及提供一個適合「室內裝修工程管理」之工程界面圖。最後,本研究依綜合分析,提出對於觀光飯店室內裝修工程管理更深層的建議及對於室內裝修工程相關界面彙整。期望本研究能有助於室內裝修工程管理領域累積相關研究成果。

  • 學位論文

由於經濟能力的提升、生活品味提高,加上網絡資訊的發達,休閒資訊相當容易傳播和獲得。而大多數國人對休閒生活越來越重視,其中旅遊是熱門休閒選項。短暫脫離原本的生活圈、探索不同的風土民情與地理風景,對平日固定生活模式的現代人而言,一切都是新奇的享受,調節五感壓力外,更能活化自己的細胞。 旅遊活動中住宿的旅店常常會提供增設的附屬設施來服務旅客,其中SPA水療空間是常見的項目,甚至有些特色行程著重溫泉景區推出SPA賣點行程,其內容結合室內設計形塑空間氛圍,加上香氛、燈光控制及按摩,結合五感體驗為一趟旅途,更添療癒。所以室內設計師處理旅店SPA空間設計案更應該謹慎模擬,並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借位思考、導入通用設計概念,以目前來看,通用設計已是設計的主流,設計師應摒棄便宜行事、成本第一的傳統工業設計思維,畢竟旅店SPA空間所服務的對象可能從八至八十歲都有,應預先考量使用者需求,再進行開發設計。設計師應仔細觀察多種類型使用者,包含正常男女成人、特殊需求使用者、身心障礙者、兒童及高齡者,分析他們對空間之對應關係,轉換通用設計概念落實在旅店SPA設計之中,也必為這旅店的營運和服務加分不少。 本研究主要目的: 一、 探索通用設計在空間設計之應用原則。 二、 研究通用設計在旅店SPA空間之設計應用,探討色弱者、在視覺上的障礙影響及色弱友善空間之顏色應用原則。 三、 在空間通用設計原則,以實際之SPA案例研究進行得失檢討並提出改進方針。 四、 透過實際案例以實證之方式執行設計,落實空間及色弱通用設計應用。 最後本研究在案例落實後將持續追蹤後續成效,並對於室內設計教學及產業執行提出建議,期待本研究能對於相關SPA設計者及產業有所裨益。

  • 學位論文

摘要 室內設計隨著社會經濟成長,民眾生活水平提高,使得室內裝修行業呈噴井式成長,呈現風格之多樣化,改變了台灣地區室內空間之發展與面貌。然而在裝修材料上還是多數選擇以易於取得/裁切/加工之木質材料,作為室內空間規劃表現之主要材料。相似的設計與相似的應用材料,難以表現出獨特的空間氛圍,因此嘗試以不同材質應用於住宅空間之中,讓室內設計師在設計規劃上有更多不同之選擇與助益。 目前台灣住宅對於金屬材質應用於住宅空間之中著墨並不太多,因此本研究以「楊梅高宅」室內空間設計規劃案為例,作為研究設計嘗試以不同於普遍室內裝修材質應用於室內空間之中。改以金屬材質為主,探討金屬材質應用於住宅空間之中,局部取代傳統木作材質,作為承載、隔間、遮蔽、裝飾之材料,搭配金屬塗裝、金屬加工成型及金屬結合方式,嘗試探討金屬材質應用於住宅空間之中,局部取代傳木作材質之可行性。 經案例完成後分析,針對金屬材質應用之時間及成本考量分析,以搭配其他材質之結合問題等……作進一步探討,以目前完成之案例,大量應用金屬材質於住宅居家室內空間之中,局部取代傳統木作材質,就加工技術結合方式是可行的,而呈現於不同一般制式,大量製造加工之住居空間氛圍,確實有其顯著之差異性與獨特性。 關鍵詞:金屬材質、材質應用、住宅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