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36.174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宜蘭縣國中學生課後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之收集,以宜蘭縣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樣本的選取採分層隨機叢集抽樣法,從23 所國中抽取12 所學校,得有效問卷840 份。並將所得之有效問卷分別以描述統計、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休閒運動參與動機 (一)影響宜蘭縣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前五項依序為:增加體能、熟練運動技巧、學習運動技術、培養運動精神、認識新朋友。 (二)宜蘭縣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類型之強弱程度依序為:「舒暢身心」、「社會期望」、「自我成就」、「運動技能」、「健康身心」。 二、休閒阻礙因素 (一)影響宜蘭縣國中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前五項依序為:天氣、時間、運動場地、器材裝備、朋友。 (二)宜蘭縣國中學生休閒阻礙因素類型之強弱程度依序為:「外在因素」、「內在因素」、「設施因素」。 三、不同背景變項與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之差異比較 宜蘭縣國中學生在不同性別、年級、學業總成績、是否參加學校運動社團、父母教育程度及父母職業等背景變項中,各類型的休閒運動參與動機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與休閒阻礙因素之差異比較 宜蘭縣國中學生在不同性別、年級、學業總成績、是否參加學校運動社團、父親教育程度及父母職業等背景變項中,各類型的休閒運動阻礙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國中學生、休閒運動、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之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情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在生涯發展及生涯阻隔之差異,同時探討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間之相關情形。本研究以臺灣地區八所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普測,總計發放1476份問卷,有效回收問卷1250份。問卷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進行統計分析,並針對量化結果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六位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進行質性訪談。研究結果經分析討論後,獲得以下結論:(一)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在生涯發展分量表中,對「生涯探索」之發展較佳,而於「生涯定向」及「生涯規劃」之發展較差。(二)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在生涯阻隔分量表中,在「猶豫行動」構面所知覺到的阻隔較高,而在「學習狀況與困擾」構面所知覺到的阻隔較低。(三)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會因性別、就讀學校、年級之不同,以及有無修習教育學程,而在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上有所差異。(四)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間呈負相關,且生涯發展之「生涯定向」、「生涯規劃」及「生涯探索」分別為影響生涯阻隔之「意志薄弱」、「猶豫行動」、「資訊探索與特質表現」、「方向選擇」及「學習狀況與困擾」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學校相關單位與後續研究作為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旨在建構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之模式,進而探討職棒現場觀眾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涉入程度對行為意圖之影響。本研究以2007年3月至4月間研究者親自前往中華職棒觀賞比賽之現場觀眾444名為研究對象,以「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問卷」進行調查,並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資料分析。此外,配合深度訪談方式來進行質性資料的搜集。最後,依據量化研究與質性資料分析綜合結果,所得結論如下: 一、現場觀眾以大專校院之學生族群為主,對觀賞職棒之態度相當正面,且受到「次群體」較高的規範效力,而對於知覺行為的控制程度約在中等之間。 二、觀眾年齡介於26-35歲、去年曾觀賞現場職棒,以及參與後援會組織的觀眾,未來觀賞現場職棒的可能性越高。 三、本研究所建構之職棒現場觀眾參與行為意圖模式,大致符合各項適配度指標之檢驗標準,其中以涉入程度最能影響其觀賞職棒的行為意圖,其次為知覺行為控制,態度與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不顯著。 基於以上發現,建議職棒聯盟與球團應強化產品規劃,滿足觀眾需求,而針對未來研究,可將此模式應用於其它職業運動領域之觀眾參與意圖及行為模式中,並依據實證資料來建構完整模式,作為職業運動經營與行銷策略規劃上之參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高中體育課是建立學生正確運動技術與終身運動觀念的最佳時機,問題導向學習強調生活化、主動化,乃是符合教育趨勢之教學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題導向學習與傳統教學對高中學生在水上安全救生認知、情意、技能評量表現上是否有差異。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北市某公立高中7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組及傳統教學教學組,經過12節水上安全救生課程的實驗教學後,以前後測成績做為學習效果之比較資料,經獨立樣本與相依樣本t考驗之統計分析後,得到的結論為:1.問題導向學習及傳統教學能有效提升高中學生認知、情意、技能學習效果,且問題導向學習在認知、情意學習效果表現優於與傳統教學;2.問題導向學習在狀況處理的技能表現優於傳統教學;傳統教學在動作技術的技能表現優於問題導向學習;3.不同性別在問題導向學習與傳統教學學習效果沒有影響;研究建議方面,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納入狀況處理的技能學習並善用PBL的情意成就學習;2.組成教師設計團隊與建立問題導向學習教材資料庫;3.針對問題導向學習進行研究後續之追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對於安靜、運動、恢復狀態的心臟自律神經系統造成的影響。方法:受試者為11位健康的男性(年齡:24.8 ± 1.6歲、身高:175.0 ± 4.9公分、體重:70.7 ± 6.0公斤),採重複量數的雙盲實驗設計,排空期為3天,以平衡次序原則分別攝取6mg/kg的咖啡因或安慰劑,60分鐘後進行60%VO2max的運動30分鐘,恢復期為10分鐘。以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 ( 2-way ANOVA ) 分析五個不同時間點(運動前、運動初期、運動中期、運動末期、恢復期)咖啡因與安慰劑兩組之間心率變異性的差異,以相依樣本t考驗咖啡因對於血壓、警覺度 ( alertness visual analog scale, AVAS ) 與運動強度自覺程度 (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 的影響,顯著水準為p<.05。結果:運動前,咖啡因組的LF功率值 ( +121.9% ) 與LF% ( +46.1% ) 顯著增加,收縮壓 ( +7.7% ) 、舒張壓 ( +8.4% ) 以及AVAS ( +16.7%) 均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 p<.05 )。運動過程中,咖啡因組在運動初期的HF% ( +83.6% )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 p<.05 )。在運動中期的VLF功率值 ( +53.5% ) 、LF 功率值( +60% ) 以及總功率 ( +54.3% ) 顯著提高 ( p<.05 ),運動末期的LF功率值 ( +45% ) 也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 p<.05 )。恢復期的舒張壓 ( +7.1% ) 與AVAS ( +7.9% ) 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 p<.05 )。結論:單次攝取咖啡因會顯著提高休息時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使警覺度及血壓增加。在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過程中,咖啡因一樣會使交感神經活性較佔優勢。但在恢復期,咖啡因所提高的亢奮性,可能造成恢復期的各項變項恢復較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社區居民休閒運動現況、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的因素、差異與相關之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451份,根據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百分比同質性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研究結果發現: 一、自強社區居民有規律性運動習慣者為34.6%;而最想參與的休閒運動類型為球類運動;社區推行休閒運動時最重要的因素前三名依序為「充足的場地設施」、「符合居民的需要」及「經費」;最困難的因素前三名依序為「缺乏經費」、「缺乏專責單位」及「項目不符合民眾需要」。 二、?同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及婚姻狀況在「場地設施」需求構面上均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同背景變項之社區居民在「場地設施」需求上有明顯的差?情形。 三、?同年齡、職業及婚姻狀況在「休閒覺知」、「家庭阻礙」及「個體阻礙」構面上均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同背景變項還是會造成社區居民在休閒運動阻礙上的差?情形。 四、休閒運動需求與休閒運動阻礙各因素構面,大部份呈現正相關的情形,其中又以「指導人員需求」與「技術指導阻礙」之間的相關係數最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是以Michael Polanyi(1958)所提出的?會知識以及John Dewey(1938)對於經驗知識的論述作為本研究的主要學理依據,研究目的是希望藉由敘說分析研究者在擔任運動選手時與教練互動的真實故事,透過彼此經驗故事呈現,深入了解運動選手與運動教練的互動關係,藉此揭示運動經驗知識的價值,並探究研究者自我意識中,對於運動教練存在價值的真實看法。本研究是以敘說探究的質性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並以Clandinin及Connelly(2003)所提出的三度敘說空間為敘說故事的主要架構,在「走入故事」的章節裡,研究者除呈現自身的經驗故事,更透過敘說訪談,書寫出教練、以及我與教練的故事;「與生命共舞」,是講自己與教練的互動故事與自己的生命歷程作澄清與對照,並透過衝突、衝動、衝擊為切入分析核心的脈絡;最後的「激情過後」,是研究者對於研究問題所作的釐清與解釋,並透過研究者自我生命的反省,寫出對自我運動生命歷程的感觸與啟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為(1)分析旋轉式與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之運動學參數,並探討其與成績表現之相關性。(2)分析旋轉式與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之地面反作用力參數,並探討其與成績表現之相關性。(3)分析旋轉式與背向滑步式投擲技術之關節力矩、功率參數,應用逆動力學模型來探討鉛球投擲過程中,投擲臂與下肢關節肌肉作用的控制機轉,釐清鉛球投擲技術關節肌肉作用的模式。使用之方法以男性旋轉式與背向滑步式鉛球投擲優秀選手各三位為受試者(均以右手投擲),利用四台高速數位攝影機(125 Hz)同步擷取記錄鉛球選手的三維投擲動作資料,並與兩個測力板(1250 Hz)分別置於投擲圈中間與抵趾板前,同步收集下肢地面反作用力資料,然後透過Kwon 3D動作分析系統與Kwon GRF軟體,進行各參數的分析運算。得到主要結果在旋轉式投擲地面反作用力方面,成績表現與右腳的最大垂直力、最大垂直力發力率、主動期時間、主動期垂直力衝量、垂直總衝量、水平總衝量均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與左腳最大水平制動力、垂直總衝量、地面反作用力總時間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與左腳最大水平制動力產生時間-離左腳著地後、水平總衝量有顯著的負相關存在。在旋轉式投擲下肢力矩、功率方面,右腳著地期間,右踝關節為蹠屈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先呈現吸收功率,然後呈現產生功率;右膝關節肌肉作用為屈曲力矩先起主要作用,呈現產生功率,然後伸展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先呈現吸收功率再呈現產生功率;右髖關節為伸展力矩起主要作用,額狀面為先短暫的外展力矩,後為較長的內收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先呈現產生功率,再呈現吸收功率,然後又再呈現產生功率。旋轉式投擲左腳著地期間,左踝關節為蹠屈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先呈現吸收功率,然後呈現產生功率;左膝關節肌肉作用均為伸展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呈現產生功率;左髖關節均為屈曲起主要作用,額狀面均為外展力矩起主要作用,並先呈現吸收功率,然後再呈現產生功率。本研究主要結論在旋轉式投擲方面,旋轉式投擲下肢作用,右腳著地支撐的關鍵期是在主動期作用時間,而且右腳垂直力扮演重要且關鍵的角色,並且要減少右腳的制動作用;左腳的制動作用,雖然與投擲行進方向相反,但是卻有助於投擲成績表現,而且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此外須很快地達到最大水平制動力,並且增加左腳的垂直衝量。旋轉式投擲踝、膝、髖關節肌肉作用,在右腳著地支撐期間,踝關節肌群負責先緩衝,而後推蹬;膝、髖關節肌群負責先旋轉驅動,接下來緩衝,而後推蹬。在左腳著地支撐期間,踝、髖關節肌群負責先緩衝,而後推蹬;膝關節肌群則全程負責推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歷史社會學研究進路,以文獻分析、口述歷史、比較等分法,從歷史進程,探索1895年至2005年,臺灣小學教師/教練角色之形塑過程,並分析此項形塑過程背後的驅力。經考察及分析後,本研究歸納出下列的結論。 日治殖民時期,臺灣的學校體育與現代運動順著「文明開化」的殖民政策進入臺灣,使得小學教師/教練角色雛形的曾短暫乍現,其後在戰爭中殞沒了。威權體制時期,國民黨政府為了維繫政權,相對忽略體育和運動領域,小學也受升學魔咒緊箍,小學教師/教練角色雖在此時萌芽和確立,但大多是在有強力外部情境支持下產生的。臺美斷交後,國民黨政府執政正當性受質疑,國際外交亦受中國排擠,將運動用來當作是內聚民心、外拓外交的工具,在國家機器強力介入運作下,小學教師/教練角色的形塑受到強化,但過度對勝利的渴求,使角色產生質變,喪失原本應具有的教育目的。臺灣解嚴後,社會多元發展,小學體育回歸教育系統,小學教師/教練的角色內涵,轉為著重學生運動參與、才藝習得及經驗拓展上,在角色形塑的驅力上,教師個人也展現了較高的主體能動性。 在形塑驅力上,可從體育運動領域、國家社會氛圍、小學組織文化,及教師個人施為等層面,分析出十二種小學教師/教練角色形塑的正向驅力,及十二種反向驅力。並發現建構具實質教育目的之小學教師/教練角色,是一條解決教師/教練雙重角色衝突的可行之路。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日治初期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之歷史考察 (1895?1911)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研 究 生:金湘斌 指導教授:蔡禎雄 摘 要 運動會已在百年前經由日本殖民政府引入,並在臺灣學校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本論文擬探究日治初期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的源起,以及發展的過程。並將此過程置於殖民地化與近代化過程中檢視,探討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實施的內容,以及對臺灣人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 日治時期最早舉行的學校運動會是1896年12月12日,由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舉辦的「遠足運動」。遠足運動是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的一種過渡形式,可謂是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的「胎動」。直至1901年後,以體操及各種遊戲競技為主的運動會逐漸與遠足運動分離,運動會的形式才慢慢固定下來。1897年11月23日,第一、第二附屬學校共同舉行的聯合運動會,是為臺灣初等學校首次以運動會為名稱舉行的。至1905年後,逐漸普及於臺灣初等學校之中。在運動會舉辦的目的上,唯一與日本小學校不同之處,在於臺灣初等學校強調「講究衛生」,至於「獎勵入學」則是公學校運動會在此時期特有的目的。在舉行時間上,則是以結合國家祭典,將日本天皇制的國家概念傳輸至新領土的臺灣臣民。另一方面,透過運動會會場的裝飾與舉辦的形式,在不知不覺之中,將日本國家觀念傳遞給臺灣學童,藉此塑造出忠君愛國的殖民地少國民。再者,若從運動會的內容來看,運動會不僅扮演了檢視學校體操科的角色,還具有傳遞近代體育運動的功能,更是間接地豐富了學校體育運動的發展。 總括來說,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為傳遞體育觀念的最佳展示場所,進而穩定地成為臺灣初等學校行事曆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另一方面,日本殖民政府透過運動會的實施,展現出教化的力量,筆者以為它可視為教化臺灣人的先聲。 關鍵詞:日治初期、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