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225.173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自由時報刊載中華職棒球員新聞照片呈現之內容及隱含意義,透過內容分析法,歸納出球員照片主要內容,繼以符號學為文本分析的理論基礎,深入瞭解球員新聞照片呈現之隱含意義。本研究之時間範圍從2008年3月16日至2008年10月11日例行賽結束之隔天,計有816張照片,研究發現如下: ㄧ、自由時報在報導中華職棒球員時,最喜歡呈現球員專注於比賽的神情(51.7%)、比賽中之攻守雙方(13.7%)及球員們擊掌慶賀互相鼓勵(8%)之情境。最常被刊載的主角是,比賽當中有優異表現之投手及打擊者,此外,贏得勝利之球隊(48.3%),亦有較高的媒體曝光率。 二、球員新聞照片當中蘊藏著許多意義,從照片的取景方式分析,球員照片多以「中景」的方式呈現,其隱含意義在表現出球員投球、打擊時的力與美,或球員與其他人互動之情形(與球員、教練、裁判或球迷)。 三、從照片主題分析,贏球者相互擁抱、輸球者黯然離場,來強調勝利的價值;運用球員專注神情或擊掌等照片,來強調球員個人的表現,符合傳統運動場上勝者為王、崇拜英雄的印象;透過攻守之間對立的角色,表現出運動的真實感及不可預期性。最後,藉由球員參與活動之照片,讓人看到球員不同於球場上的一面,亦能達到宣傳活動、關注球員動態之目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黃嘌呤氧化酶是造成運動中氧化壓力的主因,而寡聚原花青素 (oligo- meric proanthocyanidins, OPC)具有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特性,因此本研究想了解間歇性增補OPC溶液對運動後氧化壓力的影響。本研究召募了16名健康國、高中足球選手(年齡15.95 ± 0.89歲;身高169.95 ± 5.6公分;體重57.75 ± 6.48 公斤),以PACER區分能力後,依平衡次序法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受試者分別於跑前1小時增補一次,之後每隔2Km增補一次,同時於跑前15min (T1)、跑後5~10min內(T2)、跑後2小時(T3)及跑後24小時(T4)進行採血,以分析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尿酸生成量、肌酸磷化酶及丙二醛的變化情形。而運動強度的監控上則採用心率表及血乳酸值予以進行。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並以Pearson積差相關考驗各變項間的相關性。結果發現:(1)增補OPC溶液可以減緩10Km跑過程所引起的黃嘌呤氧化酶及MDA的生成量,但無法降低尿酸與CPK的生成量。(2)黃嘌呤氧化酶的變化率與尿酸的生成量變化率達顯著正相關。由本實驗顯示雖然增補OPC溶液具有能減緩運動後黃嘌呤氧化酶活性與丙二醛濃度的趨勢,但不同劑量、不同增補方式都會影響其實驗結果。因此,未來有必要進一步再加以研究,以便能應用在運動保健之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的中小企業為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根基,在大陸經濟改革開放後,企業為了尋找更好的投資環境,紛紛西進至大陸設廠,但據統計能獲利的公司不到四成。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對羽球愛好者而言是極具知名度之專業品牌,在世界擁有相當高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早期投資大陸的成功臺商之一,其西進過程、經營策略值得探究。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及訪談法,將所得資料整理、分析、探討,歸納,以鑽石理論來探究勝利公司西進的經營策略。根據研究結果,所得結論如下: 勝利公司的經營策略優勢為:(1)能善用科技與行銷人才,不斷研發與改進產品,積極投入行銷;(2)兼具製造與行銷功能,有良好品牌形象;(3)進入大陸市場時間早,營運通路健全;(4)積極爭取賽事贊助及贊助優秀選手;(5)適時把握機會(偶發的傳染疫情提昇人民健康自覺,產生運動熱潮),深入市場;(6)兩岸資源整合:臺灣設計研究、中國製造生產。 最後,本研究建議勝利公司能活化家族企業、建立顯著企業文化及傳承、把握臺灣製造的高品質產品優勢,以提升企業的活力和文化價值形象,加強競爭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自行車運動觀光參與者:在人口特性、參與行為、深度休閒、社會資本及心流體驗上之特徵,與在深度休閒之涉入概況;並比較不同人口特性及參與行為在深度休閒、社會資本及心流體驗上之差異;以及探究參與者之社會資本、深度休閒及心流體驗之相互關係及預測能力。其中深度休閒係翻譯、引用Gould, Moore, McGuire, & Stebbins (2008) 編製的SLIM-54深度休閒量表。研究架構係從文獻中探討得來,透過問卷調查法及深度訪談法,以便利抽樣於現地及網路針對406名研究對象施測,回收率81.2%;並於台北、新竹及花蓮便利抽樣三個自行車焦點團體共15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經統計分析(描述統計、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與訪談稿譯碼比對後呈現結果。結果發現: 一、人口特性:以男性、北部居民、20-39歲、大專以上學歷、工商服務及電子科技業及軍公教、單身及無子女者為大多數;收入呈常態分配。 二、參與行為:以兩年以下參與時間、一個以下同好團體、每週騎車一至二次、每次騎車一至三小時、一次以下大型賽會經驗居多數;絕大多數曾單次破百。 三、於社會資本、深度休閒及心流體驗各萃取出四、九、六個構面;在社會資本最認同「活動規範」,最缺乏「主動及參與」;在深度休閒最認同「自我享受及富足」和「堅持努力」,最缺乏「財務回饋」;在心流體驗最認同「自發性體驗與回饋」,最缺乏「知行合一」。 四、自行車觀光參與者具有深度休閒之涉入。 五、人口特性之:(一)性別、婚姻及子女對社會資本構面;(二)年齡、婚姻及子女對深度休閒構面;(三)性別、年齡、教育、婚姻及居住地對心流體驗構面;有顯著差異。 六、參與行為之:(一)參加團數、週騎頻率、每次騎車時間、單次破百經驗及大型賽會次數,對社會資本構面;(二)所有項目對深度休閒構面;(三)參與時間、參加團體數量、每次騎車時間、單日破百及大型賽會,對心流體驗構面;有顯著差異。 七、人口特性及參與行為對三變項: (一)社會資本: 1.每週騎車二至四次擁有最高之社會資本。 2.參與行為對社會資本之影響較人口特性為大。 (二)深度休閒: 1.每週騎車三至四次,每次三小時以上,具五至十次單次破百經驗者,能獲最佳深度休閒效益。 2.自行車觀光對於「未滿20歲」青少年及「40-49歲」成人在深度休閒之「堅持努力」構面,極具影響。 3.參與行為對深度休閒之影響較人口特性為大。 (三)心流體驗: 1.每次騎車三小時或以上者,心流體驗較佳;想在自行車觀光 獲得心流體驗者,至少應單次破百乙次。 2.自行車觀光對於「未滿20歲」青少年及「40-49歲」成人在心流體驗之「全神貫注與潛在掌控」,極具影響。 八、社會資本與深度休閒有較高之中度相關 (r=.681),深度休閒與心流體驗有高度相關 (r=.701);另發現社會資本與心流體驗具有中度相關 (r=.514),為本研究特有之貢獻。 九、深度休閒會強烈影響心流體驗及社會資本;心流體驗會強烈影響深度休閒,社會資本對深度休閒有些微影響;社會資本與心流體驗有相關存在,但無法互相預測。 本研究結論為:自行車觀光參與者能藉由社會資本與深度休閒之互相影響使社會和諧,並藉由深度休閒增進心流體驗進使身心健康,政府及相關單位應重視自行車觀光參與者社會資本、深度休閒及心流體驗之發展。本研究有三項重要貢獻:瞭解與確認本研究架構各變項之差異與關係、首先發現社會資本及心流體驗之關係,以及藉深度訪談瞭解量化分析下之質性結果。最後本研究提出針對學術及實務界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優秀大專高爾夫與木球選手揮桿動作的運動學、動力學及上肢肌群肌電訊號之現象及兩者間之異同。研究方法以優秀大專高爾夫與木球男選手各一名為研究對象,進行十次全揮桿動作分析,利用Vicon MX13 System 八架紅外線高速攝影機、兩塊Kistler測力板及Biovision肌電系統,同步收集選手的生物力學資料,並利用Vicon Nesux 1.2及Dasy Lab 6.0軟體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發現:一、運動學部份,在揮桿時間上,高爾夫選手比木球選手的上桿較慢、下桿較快;在軸頂點與重心,高爾夫選手上桿頂點時,軸頂點微偏右側、重心在右,而木球選手軸頂點則微偏左側、重心在右;身體旋轉角度上,高爾夫選手比木球選手製造更多旋轉;球桿速度上,高爾夫球的桿頭速度比木球快;揮桿軌跡上,高爾夫選手的揮桿軌跡接近於同一平面上,而木球選手下桿前期會將桿頭往前移。二、動力學部分,高爾夫選手擊球瞬間之右腳比左腳有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木球選手擊球瞬間地面反作用力主要在左腳。三、上肢肌群肌電訊號部分,在下桿加速期與送桿前期,高爾夫選手右手屈腕肌、右手肱三頭肌的訊號超過50%MVC,帶動手臂與手腕的加速揮桿;而木球選手的右手屈腕肌在送桿前期有明顯的作用現象,且在送桿前期與後期上肢肌群仍有較大的作用情形以穩定球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高高屏地區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之研究 2009年6月 指導教授:闕月清 研 究 生:陳小芬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與倦怠之情形。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六位高高屏地區兼任教練的國小體育教師,試圖探討造成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和倦怠的影響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國小體育教師身兼多重角色,而有不同的工作壓力與倦怠感,在工作壓力感受方面為中等程度,壓力來源分別因扮演不同角色而有不同的壓力。是一位體育教師時,壓力來源有學校方面、家長方面、學生方面、行政方面和導師方面的壓力;是一位教練時,壓力來源有經費來源不足、訓練方面、比賽方面、成績方面、選手方面和自我專業提升方面的壓力。在工作倦怠方面感受為中等程度,造成的倦怠感受分別為對工作產生無力感、對工作沒有成就感和想轉換工作跑道。在面對壓力所做的因應對策有溝通、情緒抒發、放棄和運動,依據研究結果,建議政府推廣體育活動,並加強宣導,以達一校一體育團隊之目標;同時舉辦更多體育相關研習,加強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求降低國小體育教師壓力,更能積極地促進體育團隊的訓練和成長。 關鍵詞: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三種不同距離 ( 1公尺、 1.5公尺、 2公尺) 防守時,選手在實施三分球跳投動作運動學參數上的差異。研究方法是使用一部 Redlake 高速攝影機(125Hz),收集六位高中男子甲級籃球隊選手,當對手在不同距離防守時,選手所做的三分球投籃的動作資料。以無母數 Friedman 檢定分析三種防守距離運動學參數上差異的顯著性,並以 Spearman 無母數相關進行計算及檢定。結果發現: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隨防守距離縮短而增加。重心最低點在無防守、距離2公尺至距離 1.5公尺時,防守趨近下肢關節角度愈小,角速度愈大。防守距離 1公尺時,下肢關節角度變大,角速度變小。出手瞬間上肢關節角度沒有差異,上肢關節角速度與重心最低點下肢關節角度呈負相關。上肢關節角速度在無防守至距離 1.5公尺時,防守趨近上肢關節角速度愈小。防守距離 1公尺時,角速度變大,肩關節差異最大。出手重心角度對隨防守距離趨近而減小。投籃命中率在各防守距離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與防守距離還是有相關。由此可知,在不同防守距離的三分球投籃動作特徵及影響命中率皆不盡相同。防守距離在 1.5公尺以上時,重心較低、運用較多下肢力量,防守愈近力量愈大。防守距離在 1公尺時,重心提高、下肢力量變小,投籃者增加上肢動作速度以彌補下肢力量不足,但從實驗及命中率觀察發現,下肢力量變小容易影響投籃穩定性。因此未來教練指導學生投籃時,應瞭解不同防守距離投籃的動作特徵,並在教學上有所調整,較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羽球網前球是所有的羽球技巧中最細膩也是失誤率最高的動作,而網前的基本擊球動作是以輕彈球、搓球及勾球為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較八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網前正拍的輕彈球、搓球及勾球動作在運動學及肌電訊號的差異。運動學是利用Vicon動作系統(250Hz)擷取受試者身上反光球的資料,並經由Visual 3D算出運動學參數;肌電訊號是由Biovision生物訊號擷取系統(1000Hz)來擷取,並經由Dasy Lab 6.0的軟體來分析;所有參數均透過SPSS 13.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定,並使用Excel計算軟體進行三種動作的事後比較,顯著水準定為α= .05。其結果發現:擊輕彈球時,拍面與水平面的夾角較小(約30度)、肢段伸展較慢及擊球前上肢肌群有共同收縮的現象。搓球則有較快的重心位移、遠端肢段的伸展及肌群由近端到遠端依序發力的現象,造成較快的拍頭速度以削擊球頭,使球有偏轉的效果。勾球則有較明顯的身體偏轉、右上臂的內轉、前臂的內旋動作及較為傾斜的拍面現象,以提供較大的側向力來擊球。因此,在擊輕彈球時,為了要減緩拍面對球的反作用力,所以擊球的肢段動作要放慢;擊搓球時,為了要提供球較大的偏心力,所以要靠遠端肢段的伸展及身體重心的移動;擊勾球時,上肢動作要以能提供球側向力的上臂內轉、前臂內旋的動作為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主動與被動之羽球正拍殺球動作在運動學上的差異。實驗對象為十名大專男子甲組羽球選手,利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250Hz) 擷取選手殺球時的運動學資料。所得的參數透過SPSS 15.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魏可遜(Wilcoxon)配對符號等級檢定之無母數統計分析,進行主動及被動正拍殺球之運動學參數比較,統計水準設為α= .05。研究結果發現:主動式殺球的球速較快,能掌握較佳撃球點與較有利的重心移動;而被動殺球的動作時間較短。兩種殺球動作由於身體姿勢的不同,造成了擊球位置有所差異,主動殺球的擊球位置在身體前面;被動殺球則偏身體右側。關節除腕關節的橈曲的角速度外,其他皆是主動殺球比較快,此外從角速度值發現,上肢動作以肩部內轉動作的角速度最大,腕部的角速度則以前臂內旋動作為最大。主動式殺球有較快的軀幹旋轉,同時更能運用牽張反射原理,充分利用身體動量撃球。因此,打法上主動式殺球能製造較佳的殺球效果,被動式殺球則適合短時間內的快速進攻。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主、客觀方式探討不同體型大學女生在身體活動量與活動類型之差異,並考驗主客觀身體活動測量法之相關。方法:本研究招募26位大學女生,依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分成13位標準組 (18.5≦BMI < 24) 及13位過重組 (BMI ≧ 24),採用智慧能量消耗和日常生活活動紀錄器 (Intelligent Device for Energy Expenditure and Activity, IDEEA) 監測平日與假日之身體活動量,並在隔日以三日身體活動回憶量表記錄前一日之身體活動。以獨立樣本t-test考驗兩組受試者在主客觀身體活動量、活動類型與坐式行為之差異,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法考驗主客觀身體活動測量法之相關。結果:標準組於主觀問卷之平日與總身體活動量顯著高於過重組(p < .05),而在客觀身體活動量部分,標準組在平日、假日和總身體活動量皆顯著高於過重組 (p < .05);兩組於平日上下樓梯之活動類型比例達顯著差異 (p < .05),包含坐、躺、倚靠三種活動類型之坐式行為並無顯著差異 (p > .05),且兩組在坐式行為之百分比均佔80 % 以上;標準組和過重組之主、客觀身體活動測量法均呈正相關 (p < .05),過重組在主、客觀身體活動量間達顯著差異 (p < .05),不論平、假日在主觀問卷部分皆有高估身體活動量之情形。結論:體型標準大學女生在身體活動量與平日上下樓梯之活動類型比例皆顯著高於過重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