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8.30.77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學位論文

朝陽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森林生態旅遊認知及影響因素對台中市國中教師進行戶外教學意願,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工具,實際發放問卷共480份,扣除無效問卷,有效回收問卷共有444份。 本研究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來分析教師的背景變項、森林生態旅遊認知、以森林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的意願、以森林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的影響因素等之現況,迴歸分析探討森林生態旅遊認知對以森林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意願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一、台中市國中教師對森林生態旅遊有很好的認知,且對於以森林生態旅遊方式進行戶外教學具有高度意願。 二、曾參加森林生態旅遊、自然生態保育或森林生態環境教育相關研習之教師在森林生態旅遊的認知及意願均高於未曾參加之教師。 三、年齡、學歷、現任職務、參與森林生態旅遊次數、是否曾參與自然生態保育或森林生態環境教育相關研習,會影響森林生態旅遊的認知、意願及影響因素。 四、影響台中市國中教師選擇以森林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的因素其影響程度由高到低依序為旅遊地因素、教師個人因素、學校行政因素、學生因素、課程教學因素。 五、台中市國中教師對森林生態旅遊的認知及以森林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的意願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惠蓀林場為全國森林遊樂區中擁有最大的原始林,面積7,477公頃,最高海拔約2,419公尺,其中近8成區域為未開發原始林,蘊含自然資源豐沛,除了為觀光景點外也兼具教育功能。因此,值得森林生態旅遊的推廣與研究。 本研究以惠蓀林場為範圍,自遊客參與「森林生態旅遊態度」與「持久性涉入」中探討了解遊客之森林生態旅遊態度、持久性涉入、個人屬性等相關問題,期望由本研究結果,提供遊客之參考及業者往後經營方針之建議,以達永續經營的目標,本研究結果如下: 發放403份問卷,有效問卷為396份,遊客個人屬性中,顯示男、女性(相差1%)均等;年齡以21-30歲居多;教育程度則以大學居多;職業以學生(40.4%)居多;每月所得收入以20,000元以下居多;遊客之參與頻率以2-3次居多。 在各構面的t檢定值僅心理控制上有顯著差異。由心理控制數值上分析,男生之平均數較女生高,得知男生較女生傾向由個體控制,而女生較傾向由領導者控制。 在持久性涉入與個人屬性、持久性涉入與森林生態旅遊態度,各構面均呈現顯著相關性,意即遊客對於森林生態旅遊的持久性涉入越深,則其森林生態旅遊的態度也越正向,心理控制愈傾向個體控制,動機因素亦愈傾向內在控制。而心理控制對森林生態旅遊態度各構面未達顯著相關。 本研究藉由便利抽樣方式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所得結果,能更了解參與者之個人屬性及態度,更希冀能提供相關單位作為發展森林生態旅遊的評估及經營方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2009年至2011年,國人出國人次成長15.6%、旅遊消費總支出增長13.8%,呈現出國人赴國外旅遊風氣日盛、國外旅遊消費能力具潛力。在旅遊次數與消費力增加同時,旅遊品質與各旅遊地間特殊品牌形象與特色將成為下一階段遊客重視之重要議題。 過去研究對於旅遊地意象提升將影響旅遊地價值已有廣泛探討。而本研究為彌補過去研究缺口,除了將旅遊地意象視為品牌建構的重要因素,同時將旅遊地視為一品牌,考慮遊客本身個性與旅遊地點品牌個性的一致性程度,進一步探討遊客對於旅遊地依附與忠誠度之影響效果。 為使本模式在理論上可一般化,本研究選擇泰國與香港兩旅遊地進行模型驗證。透過立意抽樣發放過去半年間曾至香港與泰國旅遊之遊客,香港與泰國兩旅遊地區共發放1,200份問卷(泰國634份、香港566份),刪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回收泰國554份與香港507份有效問卷,泰國有效回收率為92.1%,香港有效回收率90.5%。 泰國與香港資料經統計分析後結果如下:旅遊地意象與個性一致性將正向影響旅遊地依附;旅遊地依附越強烈,忠誠度也會越高。在旅遊地意象方面,較能代表泰國的是社會環境,可見在旅遊過程中遊客接觸到意象較深刻的是泰國的居民生活的方式與習慣。代表香港的旅遊地意象則是自然與文化,可以解釋出香港雖為購物天堂,但其融合了數百年的殖民歷史所留下的建築或文化,讓遊客印象深刻。個性一致性上:與泰國相近的個性有迷人與創造力可見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泰國使遊客感受的個性是迷人與創造力的感覺。而遊客對香港的個性一致性上,則有驚奇、創造、迷人、外向,可見香港品牌個性代表著更多元化,且在旅遊過程中,不單單只有過去較廣為人知的單純購物行為,旅遊之中所感受到較深刻的是香港的在地文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大學學生參與校外實習之學習壓力、學習滿意度與職涯發展之相關情形。採問卷調查法作為研究工具,以中部地區之科技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324份,有效回收率為92.6%。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與逐步回歸分析後,結果如下: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學習壓力並不高;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學習滿意度良好;科技大學學生校外實習後職涯發展大多偏向職業認同。研究亦發現,實習一學年學生在學習壓力、學習過程滿意與職業認同上高於實習一學期學生;私立學校學生學習壓力高於公立學校學生。研究發現,學習滿意越高,其職業認同越強烈;學習壓力越大,場域轉換的傾向越高;學習成效滿意越高,場域轉換的傾向越低。另外,學習壓力可正向預測場域轉換;學習滿意正向預測職業認同;學習成效滿意可負向預測場域轉換。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相關單位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少子化與經濟不景氣的環境已對台灣社會產生廣泛的影響,本研究預期此現象也將對觀光遊樂業的經營與管理產生重大的衝擊。首先,本研究選用ARIMA研究方法,針對1991至2012年23家觀光遊樂業的遊客人數進行分析與預測。其次,將23家觀光遊樂業依區域分布,另行區分北部、中部、東部與南部等四個區域進行區域觀光遊樂業遊客人數預測模式推估。 本研究發現,以MSPE預測指標準則建立的ARIMA模型,是一個良好的台灣觀光遊樂業遊客人數預測模式。根據本研究的預測模式,顯示各地區遊客人數的季節波動十分明顯,同時,本研究也發現:隨著季節的改變,遊客旅遊區域地點的選擇也會跟著調整,這可能來自於區域間隨著季節的氣候變化、節慶舉辦、縣市觀光活動等區域的因素有關。此外,根據本研究預測結果,北部和中部地區觀光遊樂業遊客人數在2013年相對於2012年呈現上升的現象,但南部和東部地區觀光遊樂業遊客人數則呈現下降的現象。但加總四個區域,整體台灣觀光遊樂業遊客人數預測趨勢呈微幅成長的現象,但此一上升幅度並不大,這也顯示台灣觀光遊樂業樂觀前景是否已經到來,仍有待觀察。 根據本研究的分析結果,本研究最後針對觀光遊樂業者的經營策略與政府部門的休閒事業政策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參與2012年彰化地區「綠生活表演趣」活動之社區居民為研究對象,探討社區居民之社區培力認知與社區意識對休閒參與之影響。本研究採立意及便利抽樣,共計發放271份問卷,有效問卷為240份,並以敘述性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結果如下: 受訪居民以女性居多,年齡以51~60歲佔多數,多數居民皆已婚,教育程度多為國小程度,受訪居民的職業多為家管,其次為工商服務業及農林漁牧業者,多數居民信奉道教,無收入者佔多數,多為居住12年以上。獲獎社區在社區培力認知、社區意識及休閒參與方面,其得分情形皆優於未獲獎社區。整體而言,社區居民之社區培力認知與社區意識對休閒參與達顯著正向影響,表示社區居民之社區培力認知及社區意識越高,其休閒參與亦隨之提升。不同背景變項在社區培力認知、社區意識及休閒參與中,除性別、教育程度及居住時間外,包含年齡、婚姻狀況、職業、宗教信仰及每月平均收入皆達顯著差異。 本研究建議社區單位應鼓勵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活動,且社區活動推行之初,應將活動目的及居民可能投入之資源說明清楚,藉此提高居民參與之意願。另在社區居民間的互動,建議社區的總幹事或理事長等主管單位,定期舉辦住戶間的聯誼交流活動,串連社區的居民,藉此改善社區居民間的疏離感;而政府單位在推廣活動時,應主動引導社區居民展現自我,透過社區間互相觀摩,了解表演活動的樂趣,提升參與表演活動之意願。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群網站成員間人際關係、社群認同、需求滿足與忠誠度之影響,並瞭解現況及其因果關係。因此,本研究以Facebook會員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總計回收420份問卷,回收39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29%。資料經統計分析後,茲將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概述如下: 一、 整體而言,Facebook會員人際關係重視程度高,且主要多為滿足社交互動上的需求。社群認同中,會員希望透過Facebook與其他成員互動,進而獲得歸屬感,因此對其社群的認同感也是高的。在需求滿足部份,會員多能藉由Facebook上的功能而獲得滿足。而在忠誠度上,會員對於Facebook的喜愛程度與使用頻率上都是偏高的。 二、 不同「年齡」、「職業」、「每月可自由支配所得」、「使用Facebook年資」及「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的Facebook會員,其人際關係、社群認同、需求滿足及忠誠度皆具有顯著差異。 三、 人際關係與社群認同對於需求滿足皆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人際關係、社群認同與需求滿足對於忠誠度也皆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然而在社群認同對忠誠度未達統計上顯著性水準,推測Facebook功能雖能增進人際間的互動與接觸,卻不代表一定能產生在實際人際上有效的互動,畢竟會員在虛擬世界中所感受的歸屬感與現實環境還是有所差異。而在需求滿足對於忠誠度上具有顯著正向影響。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對社群網站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並希望透過本研究之結果能夠更了解社群網站人際關係、社群認同與需求滿足對忠誠度的影響,以提供未來網站業者規劃經營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