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93.232

嶺東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嶺東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期間為2010年至2016年,透過GARCH模型,探討分析VIX指數波動對亞洲股市的影響程度及各國波動情形。亞洲四小龍受VIX前一天報酬為負向統計顯著效果其次序分別為香港、韓國、臺灣及新加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GRACH模型探討美元指數與VIX指數對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報酬風險的傳遞分析,研究資料採用2010年1月到2016年3月的美元指數、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資料。均數方程式估計結果看出,台股受美元指數前一天報酬為負向統計顯著效果大於台股受VIX指數前一天報酬為負向統計顯著效果;變異數方程式估計結果看出ARCH效果為正向統計顯著效果;GARCH效果為正向統計顯著效果。表示市場變異數是非固定的是隨時間而改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利用運用DEA方法和Färeetal.,(1994)生產面Malmquist生產力指數(tfpch),再將麥氏指數細分為生產技術效率變動指數(effch)、技術變動指數(tech)、純技術效率變動指數(pech)與規模效率變動指數動(sech),以評估中國27家商業銀行2007年至2012年間的成本面技術效率和生產力指數。實證結果表明,在2007-2012年間平均技術效率值為0.977,意味著有2.3%的效率提升空間。而樣本期間之生產力指數為0.996,除了2012年之外都小於1,意味著期間中國銀行業之生產效率總體呈現退步,其中技術變遷退步是造成生產力效率下降的原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評估2005-2012年台灣的25家銀行之當期技術效率值與跨期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並揭露銀行跨年生產力效率變化。實證結果顯示,受評估期間銀行生產效率有9.00%的改善空間,其中有5.60%來自管理無效率,代表台灣銀行業期間樣本無效率之主因是管理問題所導致;受評估期間銀行有2.46%的麥氏生產力上升,而上升到主因是技術變動指數的2.18%進步所致。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從績效評估方法被提出來以後,很多文章就以這個方法對商業銀行的生產力和效率進行評估。主要是通過資料包絡法(DEA)和隨機邊界法來實現(SFA)。本研究主要利用隨機邊界法,結合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和Translog模型對2005年至2012年25家台灣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進行評估。實證結果發現,樣本期間台灣銀行之經營績效平均值為0.870,也就是說,樣本期間台灣銀行產業尚有13%(1-0.870)的無效率可以改進。而從時間上來看,樣本台灣銀行經營效率總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呈現出經營績效下降的趨勢,在危機過後重新上升,在2012年達到最高效率值0.96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美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前後,東協五國股市與美國股市之關聯性。以2001年1月至2015年10月之間共3135筆的日資料為樣本,觀察在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前後,東協五國股市與美國股市之間敘述統計的變化。進而利用VAR模型及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檢定其關聯性。 實證結果發現,雖然東協五國的股市和美國股市存在某種程度的相關性。但就實施QE前、實施QE後而言,差異並不十分明顯。泰國、菲律賓、新加坡落後於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及NASDA指數,馬來西亞領先S&P500,在實施QE後和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及NASDA指數則呈現獨立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印尼,不論在全時期、實施QE前、後,一直是東協五國中報酬率最高的。印尼股市不但領先美國S&P500股價指數,且和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及NASDA指數互為雙向回饋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歐豬五國母子基金投資配置之投資績效,結合不同的期限和停利停損點,分別探討穩健型投資組合與積極型投資組合投資配置,在一般時期與次級房貸時期的投資績效。研究結果發現,當一般時期選擇積極型投資組合,可有效提升投資獲利,在次級房貸時,投資穩健型投資組合可降低市場震盪不安情形,並提升此期間投資績效,減少損失;一般時期,投資持有期間以一年為最佳,並且設定5%停利或5%停損為最佳投資策略,可增加投資報酬。而在次級房貸時期,選擇穩健型投資組合,設定5%停利為最佳投資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選取美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之股價指數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之日報酬資料,並依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宣布日切分為四個區間進行探討。本研究採用單根檢定、共整合關係檢定、向量自我迴歸模型及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為研究方法。實證結果發現:1、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對美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這五國的股市平均報酬率多為正向的影響。2、台灣、香港、新加坡和韓國各國股市在本研究四個階段時期,於不同時期雖有出現單向因果或雙向回饋關係,但大部分的情形為獨立關係。3、美國不論在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前與實施三階段的量化寬鬆政策期間,對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各國皆保有單向領先關係,顯示美國對於這四國的股市有領導地位。此結果支持美國股市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持續佔有一席之地,表示美股撼動全球的實力仍存在。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總體經濟變數的月資料建立資產組合平衡及隨機漫步兩種預測模型,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為預測資料,觀察兩種模型預測匯率的均方根差及絕對均差來比較其預測能力。 因為變數資料為屬於時間數列,所以先對所有的變數進行單根檢定,確定一階差分後無單根,再以共整合分析找出匯率與變數的共整合關係式。經實證後發現如下:一、新台幣兌美元匯率(e)、美國貨幣供給(m2f)、台灣貨幣供給(m2)、台灣本國債(B)具有共整合關係,也就是這些變數存在長期均衡關係。二、台灣貨幣供給(m2)變動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e)為正向關係;美國貨幣供給 (m2f)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e)則呈現負向關係;台灣本國債(B)與匯率(e)之間則呈現負向關係。三、從RMSE比較,資產組合平衡理論的預測能力略優於隨機漫步;從MAE比較,隨機漫步的預測能力則略優於資產組合平衡理論。四、與匯率有關的總體經濟變數均為非定態時間數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將以新古典成長理論的收斂假說為理論基礎,結合 Battese and Rao(2002) 的 Meta-frontier(共同邊界),重新架構 Maniadakis and Thanassoulis (2004) 的 CM 分解法,形成Meta- CM生產力缺口指數(Meta-CM-Productivity Gap index,Meta-CM-PG)分解,以補捉美國、中國、台灣三國銀行業的技術收斂效果。實證結果發現,中國銀行業Meta- CM生產力缺口最小,其次是美國銀行業,最後是台灣銀行業。而生產力收斂效果,以美國銀行業最佳,平均每年以4.3%速度向共同成本邊界收斂。技術效率收斂效果,以台灣銀行業表現最佳,平均每年以7.2%速度向共同成本邊界收斂。而技術變動收斂效果,美中台銀行業均呈退步狀態,而中國退步幅度最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