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72.224

新亞學報/New Asia Journal

新亞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清聖祖畢生崇信朱子學說,所以從早年的南書房講讀到日講《易經》的課程,都奉朱子《易》學為標準。雖然《日講易經解義》卷首列朱子的九幅《易》圖,但此時聖祖欲從《易經》中汲取大義,以求施諸政治,因此著重於義理《易》,而非象數《易》。康熙二十八年以後,聖祖致力於西方知識的學習,從天文、曆法到數學,都是其研習的內容;就大範圍來說,皆屬於數學領域。當聖祖掌握數學能力後,便頻頻與大臣討論有關數學的問題,以及運用的方法,足見聖祖對數學的興趣與熟稔。康熙五十年以後,聖祖將數學的運用,轉移至《易經》上,因而編有〈啟蒙附論〉。〈啟蒙附論〉有許多藉助數學解釋《易經》的地方,例如:以加減乘除解釋〈河圖〉、〈洛書〉;以「開方求廉率」說明朱子的〈卦變圖〉等,其主旨乃在以數學闡發朱子《易》學。由是可見,聖祖畢生宗主於朱子《易》學,唯在掌握數學能力前後,所偏重的方向不同。聖祖晚年所編的〈啟蒙附論〉,並沒有得到學術界廣大的回響,只有少數幾位學者,像是江永、萬年淳、杭辛齋等人為其推闡,然而透過他們的努力,遂使數學成為《易經》的內容。這一路的《易》學發展,有別於清代其他學者考辨《易》圖的情形,使清代《易》學更見多元面貌。

  • 期刊

程頤《易傳》(簡稱《程傳》),被譽為儒家易學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程子傳《易》,旨在揭示舊日社會的君臣之義與治平之道,以現代民主思想觀之,部分說法或許過時,但其中儒家義理卻仍然可採。筆者即計劃對《程傳》以先「述」後「評」的方式逐卦探討。本文是繼〈程頤《易傳‧乾卦》述評〉後的另一作品。文中述評的對象除〈坤〉卦爻辭外,還兼及〈坤彖〉、〈坤象〉與〈坤文言〉。程子以〈坤卦〉申論臣道義理,如以臣道作為「職分」的代詞,他的義理對現代人來說相信仍具參考價值;尤其是公職人員,更可資借鏡。

  • 期刊

王念孫《讀書雜志》,清代樸學鉅著,其於先秦兩漢典籍疑難文辭之考釋,往往一言九鼎,後世學者,莫不奉為圭臬。今本《逸周書》文字古奧,脫誤亦多,素稱難讀。王念孫、王引之父子以其深湛功力,對《逸周書》詳加訓釋,新見迭出。然智者千慮,容或有失,今就《皇門解》王氏父子校語,與《清華大學藏戰國楚簡‧皇門篇》比對,探討王說之得失。

  • 期刊

《樂府詩集》載錄的〈子夜四時歌〉七十五首,古今一些學者在解讀時多把它們看作各自獨立、內容上互不關聯的五言四句體小詩,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通過細讀文本和考察歷史文獻可以發現,這七十五首詩並不是獨立成篇,在內容上各不相干,而是語義連貫,渾然一體,不可分割。所謂〈子夜四時歌〉,實際上就是由七十五首詩組織成的一首歌曲。就形式而言,它符合中古歌曲固有的「歌曲本詞+送聲」的形式;就內容而言,它有一個上下統一的情節,完整地描寫了一女子在春夏秋冬四季對情人的相思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子夜四時歌〉堪稱中古時期最長的一首五言抒情長詩。諸多材料顯示,〈子夜四時歌〉始創于晉代,其後宋、齊、梁三代本著「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的傳統在用樂時對它們都進行過增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