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4.197

新亞學報/New Asia Journal

新亞研究所,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唐君毅於1949年世變之際選擇南下,但香港這塊崇洋情結深固之小島往往加深其文化「花果飄零」而道統失墜危機感。他的不少應世、述學之文一再深重慨嘆民族文化的現代境遇,並對時人喪失文化身份認同而飄流無邊心靈多感憂傷。對治時代問題之道,在於著書立說以及興辦新亞書院以推動各種文化事業,賴以保護民族文化生命、延續道統慧命;另一方面,他大力批判當前社會各種以西方為標準的價值觀,抨擊基督教在香港的勢力和殖民地政府各種教育制度。然而,這一切並不足以說明唐氏是位偏激排外的文化保守主義者。相反,不少文章反映他是一位力倡多元文化和追求各種宗教和諧共存的人文主義者。惟有文化多元思想的人方能稱為人文主義者;同時,人文主義者亦必表現多元而開放的文化思想,不封閉、不自限、不偏執於一端。故文化思想多元者或人文主義者必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古今或中外之文化,對現代性亦有其基於客觀、理性的迎拒,對西方文化乃至自身民族文化傳統亦必有同情之了解後再作取捨。本文着眼於唐氏身處上世紀冷戰世局下的港英殖民地生活經歷,觀察他自赴港定居後如何看待民族文化興衰的問題。其中,他對現代性的迎拒、對殖民主義下時人的文化心態和一元文化價值觀批判以及如何反思身份認同問題等都值得注意。這些不但有助我們認識唐氏在文化思考,社會觀察和政事取態反映的人文精神,也有助我們思索中國文化在今天的定位問題,特別是在今天全球一體化情境下就如何建立公民宗教或公民社會議題上儒家人文精神能夠提供怎樣的思想資源。

  • 期刊

潘重規先生在新亞書院講授聲韻學,先後發表多種音韻學著作,其中與陳紹棠先生合作的《中國聲韻學》,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的代表之作;在此之前,潘先生又發表了〈韻學碎金〉一文,兩者都提到黑水城出土抄本《解釋歌義》,這是《解釋歌義》出土以來第一次有人作專門研究,潘先生眼光獨到,留心其中跟現存的韻書差其的地方,為韻圖的研究開出了一條新路。此外潘先生《瀛涯敦煌韻輯別錄》的〈巴黎藏伯二○一二號守溫韻學殘卷校記〉也反映出潘先生對韻圖湛深的研究。潘先生秉承黃侃先生把韻圖結合古韻學和今韻學一起研究的方法,撰寫了〈集韻聲類表述例〉一文,還在新亞書院刊行了《廣韻譜》,體現了這種博大綜合的治學精神。

  • 期刊

棟篤笑(standup comedy)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社會及政治面臨重大改變的氛圍中產生的一種語言表演藝街。棟篤笑演繹笑話,素材來自日常生活,最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及語言習慣。香港社會中英語文並行,造成特有的語碼轉換的現象,為人詬病,但自有其背後的歷史及心理因素。而且,從棟篤笑的角度來看,中英夾雜的語言習慣,也確實是笑話的好題材。本文先分析香港普遍存在的語碼轉換現象,再以藝人黃子華的作品為例,討論棟篤笑的雙語幽默的時代意義。香港雙語幽默的研究,不單是語言藝術特徵的探索,也是對香港歷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