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33.178

呼吸治療/Journal of Respiratory Therapy

台灣呼吸治療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背景與目的:在成人加護病房常見重症患者使用呼吸器無法於短期間內脫離,臨床醫療人員就會對患者亦或家屬建議氣管造口術(氣切),但由於民情風俗、文化背景的不同,國人對氣切的接受度一般而言都不高甚至有誤解,執行氣切的時間也比其他國家較晚。讓病人口中咬著一根管子,導致其口腔不易清潔而產生異味甚至潰爛,也有可能易發生呼吸器相關性肺炎。到底“何時”應介入執行氣管造口術放置氣切管呢?就讓我們以實證醫學的文獻來探討早期做氣切與晚期甚至不做氣切對病人的死亡率與肺炎發生率是否有影響?方法:(表格略)問題類型:治療型,經關鍵字搜尋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資料庫,與主題不符者予以排除最後各分別納入2篇、1篇系統性與統合分析之文獻進行評讀。評讀與結果:最後評讀三篇系統性與統合分析之文獻(表一)︰ICU死亡率方面,作者Siempos II收錄13篇RCT,由於異質性I^2 48%(p=0.16)較高,故從中取8篇其異質性(OR 0.80,95% CI 0.59-1.09;p=0.16,I^2 33%)雖較低,但早期做氣切與晚期或不做氣切病患相比,仍是沒有統計上的差異;另一篇Andriolo BNG等人研究結果卻表示早期做氣切(<10 days)比晚期做氣切病患,是有比較低的ICU死亡率(RR=0.83,95% CI=0.70 to 0.98;P value 0.03),NNTB 11)。肺炎發生率(VAP)方面,雖然在Siempos II等人研究報告指出,早期做氣切(<1week)其VAP的風險性是較低的(OR 0.60,95% CI 0.41-0.90;p=0.01),有達到統計學上差異,但因I^2 57%,p=0.74作者認為研究之間存在中至高度的異質性,故作敏感度分析,取三篇文獻重新計算結果,則其結果會比較可信;但風險降低的差異從3-57%(差54%),差異太大,可信度降低。Andriolo BNG.等人研究可能這些收納的研究異質性太大,所以各自闡述研究結果沒有合併,其結果沒有達到統計學上差異。(表格略)結論:依據以上文獻,早期接受氣切(<10天)比晚期或不做氣切是沒有比較低的肺炎發生率,在死亡率之比較其是有比較低的死亡率(RR=0.83,95% CI=0.70 to 0.98;P=0.03),NNTB11),若每11位早期做氣切患者比晚期做氣切,可預防一位死亡的結果,以及因做氣切所造成的傷害和花費都很少,這樣的治療選擇是值得的。“何時”知道需要做氣切的適當點是難以被界定的,可分兩部分解決方案來預測,評估哪些患者需要長時間通氣並決定何時應進行氣切;如果預測不完善,那麼早期氣切的策略將導致一些患者不必要地進行氣切,而晚期氣切的策略將導致病人面臨不必要地長時間暴露於氣管插管並且可能難以脫離或長時間地使用呼吸器。雖然許多文獻指出,做氣切的最佳時機也可能不會影響臨床結果,大多數專家偏愛採取較晚期做氣切的觀望策略(late wait-and-see strategy),即做氣切延遲至機械通氣第10天甚至第15天。但反觀國內醫療照護現況其病患、家屬的喜好是能不做就不做,能拖愈久愈好。目前國內醫療積極提倡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以實證證據提供早期做氣切的好處包括減少長時間氣管內管插管之合併症產生、氣道安全性、患者舒適度增加、以及機械通氣更容易脫離,意識清醒者可訓練從口進食、訓練說話甚至居家照護等,希望能給予病人及家屬完整且正確的氣切衛教訊息,以利其做出真正對於病況及臨床有幫助的決定。

  • 期刊
林鳳卿 郭耀文 鄭之勛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前言:本研究藉著目前國內外加護病房最常用的疾病嚴重度指標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評估第二代(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探討醫學中心內科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ti,ICU)使用呼吸器脫離成功與其之相關性,瞭解APACHE II評分與呼吸器脫離成功之相關性及實際的脫離成功率,希望能夠提供執行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相關的醫療支付上能增進醫療服務品質上的參考。研究方法:這是一個前瞻性的觀察研究,在內科加護病房(MICU)連續收錄使用機械通氣的病人利用APACHE II評估分析呼吸器拔管成功的相關性。某醫學中心之成人內科加護單位,總床數為57床,佔床率大於90%,主要收置內科重症,病人使用呼吸器原因大於70%為急性呼吸衰竭,疾病嚴重度指標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評估第二代(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12~43分。病例回顧期間自2017年07月01日至2018年11月30日,對象是台北市某醫學中心之成人內科加護單位病人,收案計124位。分析記錄其人口統計學、使用呼吸器時間、脫離呼吸器結果與及24小時內抵達加護病房(ICU)所測的APACHE II評分利用STATA統計軟體檢定。結果:124位呼吸器使用病人進入拔管脫離參數評估收入本案。結果:加護病房(MICU)使用呼吸器平均時間為18.1±20.5[2-108]天,平均APACHE II評分為12~43分,停留在加護病房(MICU)的平均時間為21.8±21.2[2~137]天,住院天數的平均時間為41.5±38.7[4~251]天。124位研究對象中,其中病人中男性74(59.7%),年齡67.8±13.6[24-97]歲,使用呼吸器的原因包括急性肺部疾病70(60%),急性心臟病26例(21%),其他:Sepsis A/CKD24例(19%)。主要共病包括神經系統疾病40例(48.1%),高血壓37例(44.0%),心血管疾病30例(35.3%),糖尿病27例(32.8%)慢性肺病24例(28.6%)和腎衰竭26例(31.0%)。脫離呼吸器的結果是93(75%)位成功脫離,31例(25.0%)拔管失敗並重新使用呼吸器。APACHE II評分與成功脫離呈負相關(p<0.961)。所有患者的平均「RSIB」評分為61.7±35.4[12~222],呼吸器脫離成功和失敗組之間的平均RSI54.7±28.0[12~151]和83.9±46.1[38~222],多變量邏輯回歸分別顯示「RSIB」評分與拔管顯著相關(p=0.000)。結論:我們的研究結果在改革長期使用呼吸器病人的照護上,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APACHE II評分預估呼吸器脫離成功呈負相關,雖然負相關但本對象是MICU未必適用於所有病人。「RSIB」和呼吸器脫離成功顯著相關性,也是目前普遍應用於臨床脫離評估方法之一並適用於所有病人,希望藉此提供執行DRG相關的醫療支付上能增進醫療服務品質上的參考。

  • 期刊
楊美琴 梁語庭 陳敦凉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前言:正確使用定量噴霧吸入劑(metered-dose inhaler,MDI)是控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關鍵,研究資料顯示MDI加上吸藥輔助艙(spacer)的使用可增加藥物進入肺部的比率,達到更好治療效果。本研究由專業的呼吸治療師與藥師合作,利用吸入劑監測器(aerosol inhalation monitor(AIM) by Vitalograph)測量藥師的吸藥技巧,探討(1)spacer對於MDI吸入技巧的影響及(2)藥物進入肺部的關鍵吸入步驟,藉以回饋呼吸治療師及藥師等專業人士,提高用藥指導的正確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執業一年以上的醫院藥師。研究工具:AIM是一種電子裝置,由矽膠管連接拋棄式的模擬吸入劑,當受試者以模擬吸入劑進行操作時,AIM會紀錄吸入過程中各步驟正確性並計算藥物可到達下呼吸道的程度。研究步驟:將含安慰劑的模擬吸入劑連接到AIM,AIM設定為MDI直接吸入模式,由藥師操作MDI吸藥過程,接著AIM設定為MDI+spacer模式,藥師再次操作吸入過程。每次操作完成,AIM會分析吸入過程四步驟,包括1.啟動藥物、2.吸氣速率、3.吸氣時間及4.閉氣時間,並判斷其正確性,同時AIM也會判讀藥物是否可以成功吸入肺部,若顯示優良:代表符合下列三點(1)吸氣流量在10和50升/分鐘之間(2)穩定流量吸氣時間大於3秒(3)結束閉氣時間大於3秒,顯示次優代表吸入時間或閉氣時間過短;顯示失敗代表吸氣速率過快及太早或沒有啟動藥物,統計方法是使用McNemar測驗方法來比較兩組評量結果的差異性。結果:共51名藥師參與此研究。AIM整體判讀結果,直接使用MDI相較於MDI+spacer,顯示優良的比例為9.8%vs.11.8%、次優17.7%vs.39.2%、失敗72.6%vs.49.0%。56.9%(n=29)個案測試的結果不受有無使用spacer的影響,然而33.3%(n=17)使用MDI失敗的個案改用MDI+spacer後可成功吸入藥物,顯著高於9.8%(n=5)使用spacer失敗但可直接成功使用MDI的個案(p=0.0169),顯示使用spacer有助於藥物吸入肺部。進一步分析兩種吸入方式對於操作步驟的影響,MDI+spacer相較於直接使用MDI,可顯著改善正確啟動藥物的比例(35.29%vs.7.84%,p=0.0043),但對於吸氣速率、吸氣時間、閉氣時間則無顯著差異。大於70%的個案無論有無使用spacer皆可達成正確的吸氣速率與閉氣時間,但僅有約20%的個案吸氣時間大於3秒。(表格略)結論與建議:本研究顯示使用MDI時搭配spacer可顯著增吸入的成功率,主要原因為改善啟動藥物的正確性,使用spacer可減少同時壓藥罐及口腔吸入藥物的不協調動作進而改善吸入效果。研究也發現不論有無使用spacer,80%個案的吸氣時間皆太短,使藥物無法到達理想的下呼吸道。利用AIM有助於判斷不容易執行或易出錯的步驟,建議未來指導新進呼吸治療師和藥師操作MDI時,應同時學習使用spacer並強調緩慢深吸氣到足夠時間的重要性,才能正確教導病人使用,以獲得最佳的疾病控制。

  • 期刊

前言: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是醫院感染管控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其中呼吸器相關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目前所有加護病房或呼吸治療加護病房首要的感控目標,原因是呼吸器相關肺炎發生率高,且感染後所衍生的醫療費用相對昂貴、治療上相對耗時。醫院呼吸器管路更換頻率多依照經驗法則,而鮮少更換頻率與病原體存在的相關性研究。故本研究在探討不同更換頻率的呼吸管路病原體汙染情形、熱點分析與時序分析,以提供最佳更換時程與污染熱點資訊。研究方法:本研究針對兩種管路:拋棄式潮濕加熱器管路(進氣端內管再加熱)及拋棄式無潮濕加熱器管路,各挑選三位病人進行採樣,依呼吸管使用時程,採集使用1天、3天、7天及14天等四個時間點,針對管路內壁5處進行採集,每次採樣將以刷拭法及沖洗法兩種方式進行樣本病原體收集,共計240個樣本進行感染菌分析。管路所採集五個位點,分別為進氣管近呼吸器端、進氣管近病人端、接病人端、吐氣管近病人端、吐氣管近呼吸器端。後續經核酸萃取後進行醫療照護相關病原體PCR檢測,包含: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動桿菌及16s細菌片段。結果:比較刷拭法及沖洗法兩種方法的結果顯示,沖洗法檢出率較高,表示沖洗法較刷拭法更能有效地將病原體回收。在有無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中,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鲍氏不動桿菌的檢出情形相當,顯示醫療照護常見感染菌存在情形與是否使用潮濕加熱器無關,但是16s細菌檢測結果顯示有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細菌存在情形明顯高於無使用潮濕加熱器的管路,故本研究認為使用潮濕加熱器較容易使細菌孳生,可能與醫療照顧相關感染菌存在與否無關,但可能會導致細菌數量增加,後續可以定量PCR檢測驗證之。在使用時間上,結果顯示,使用七天後的管路,在病原體的檢出率顯著上升,增加感染的威脅。管路的污染熱點則是接近病人處檢出率最高,顯示病原體累積與病人接觸有明顯相關。結論與建議:(1)呼吸器管路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存在的熱點為呼吸管路接近病人處,最佳的採檢方式為管路沖洗法。將以此模式建立呼吸器管路中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存在情形之標準檢驗流程。(2)透過呼吸器管路的時序分析,發現呼吸器管路在使用七天後即到達醫療照護相關感染菌之檢測最高峰,應調整呼吸器管路之換頻率,降低病人感染風險。(3)後續研究將增加定量分析,以建立各位點病原體數量資訊,將可更有效提供管路更換與感控措施的建議。

  • 期刊
陳佳彣 盧亮均 周蘭娣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前言:神經肌肉疾病患者常面臨通氣量不足合併呼吸肌肉無力,使得痰液清除失效,一旦尖峰吐氣流速<160L/min即定義為無效咳嗽,而無效咳嗽是導致呼吸衰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機械性吸吐氣咳痰機(Mechanical insufflation-exsufflation,MI-E)利用正負壓轉換方式,輔助病人咳嗽,而震盪功能可鬆動分泌物並改善支氣管引流,增加痰液清除之效果。本篇欲以實證醫學手法查證MI-E運用於神經肌肉疾病患者之成效。研究方法設計:以臨床問題提出PICO架構:P,神經肌肉疾病患者,I,經由機械性吸吐氣咳痰機,C,相較於未介入或手動輔助咳嗽(Manually-assisted cough,MAC),O,痰液清除之效果為何?搜尋關鍵字為「neuromuscular diseases、mechanical insufflation-exsufflation、airway clearance、cough augmentation」,先搜尋次級資料庫(Cochrane Library、DynaMed、UpToDate),再搜尋至初級資料庫(Medline、Pubmed、Embase),搜尋時期至2018.09.30為止共搜尋81篇文獻,排除摘要與主題不相關、無法評讀全文、以及不符合PICO設計之文獻,最終篩選出7篇,將搜尋到之文獻以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評讀工具評閱後,並依據2011年OCEBM制定之證據等級表進行文獻等級判定。結果發現:7篇文獻中有2篇為系統性回顧,原評定證據等級為Level 1,但受限於研究設計、治療方式和偏差風險等因素,證據等級降階為Level 2。2篇中選擇最新文獻為2017年,2017年後無其他系統性回顧文獻。評讀Auger(2017)共收錄12個研究,其中4個為隨機對照實驗,3個為比較型實驗,以及5個觀察型實驗,發現以上的研究結果皆未提及存活率。Moran(2013)表示神經肌肉疾病的兒童居家使用咳痰機可減少每年的住院天數(mean difference at 6 months=29.7 d[95% CI 2.8-56.6 d,P=.04 and mean difference at 12 months=30.4 d[95% CI 4.7-56.2 d,P=.03),但住院率無顯著下降。就急性呼吸道惡化而言,Vianello(2005)發現使用MI-E治療失敗(其定義為介入治療後,仍需要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的機率低於傳統胸腔物理治療(2 of 11 versus 10 of 16,P=.047)。肺功能指數方面,所有的研究皆指出尖峰咳嗽流速(cough peak flow,CPF)增加;其中,Bach(1993)比較執行不同技術時CPF:108±61.8L/min [unassisted) versus 256.2±77.4L/min[MAC]versus 448.2±61.2L/min[MI-E],P<.001。Sivasothy(2001)則比較MAC合併使用MI-E,相較單獨使用MI-E,更能顯著改善CPF:104(43-188)L/min[baseline]versus 156(61-247)L/min[MI-E]versus 248(110-343)L/min[MI-E+MAC],P<.01。結論與建議:經由實證手法查證的結果,MAC合併使用MI-E為目前最有效清除痰液的方式,不僅可有效提升CPF,增加自主咳嗽能力,也可減少呼吸道感染和留院天數,即便證據等級為Level 2,MI-E仍有其無可取代之特性,無論是醫療機構或居家皆可使用,且無特殊合併症,因此多數國家的胸腔協會與神經學協會都建議使用。為神經肌肉疾病患者提供專業的呼吸治療技術也能減少其經常性抽痰的不適,讓患者從無效咳嗽到有效清痰的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照護品質。

  • 期刊
李金玲 張永源 蔡玉琴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疾病特性在於持續進行性不可逆的呼氣流受限阻塞,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三大死亡原因。6分鐘走路檢查(6-Minute Walking Test,6MWT)的過程及6分鐘走路距離(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常用於了解病人呼吸困難程度及缺氧狀態。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COPD病人基本特徵、6MWD與呼氣氣流受阻嚴重程度及與醫療資源耗用的關係。研究方法:以病歷回溯方法,資料來源取自於台灣南部某醫學中心住院與門診醫療電子資料庫及批價資料檔,收集2015年至2016年共24個月間,接受6MWT之COPD病人資料進行分析。統計方法採用SPSS套裝軟體22版,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變異數檢定、Pearson相關分析、複迴歸等分析。結果:接受走路檢查及符合研究條件篩選後樣本共507位,平均年齡為72.85±9.88歲,以男性(n=470)為居多,平均6MWD 348.33±113.55公尺;依COPD GOLD guideline,呼氣氣流受阻嚴重程度分級,GOLD stage 1:(n=59)383.47±89.27公尺,GOLD stage 2:(n=234)361.05±111.69公尺,GOLD stage 3:(n=179)313.64±125.99公尺,GOLD stage 4:(n=35)326.11±94.234公尺,6MWD分別在GOLD stage分級中(P<.001)、改良呼吸困難指數(≥2 mMRC mean score)320.45±114.05公尺(P<.001)。在醫療資源耗用方面為平均門診次數為19.01±22.71次,平均門診費用為61132±85430元,平均住院天數為11.05±22.29天,平均住院費用為32242±74400元,平均總醫療費用為93375±116165元。(表格略)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探討以6MWD與醫療資源耗用之關係,得到結果6MWD與門診次數、門診費用、住院天數、住院費用無較大相關性,用複迴歸統計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來找出影響總醫療費用之重要因子,在調整性別、年齡之後使用逐步迴歸分析方法,得到結果在CCI、MIP、mMRC、DLCO對總醫療費用具有顯著性的影響,其中CCI影響最大。

  • 期刊
林鳳卿 郭耀文 鄭之勛 以及其他 1 位作者

背景:急性呼吸衰竭病人拔管成功的機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不僅限於傳統的“脫離參數”(Wean Parameter),目前臨床缺乏複合評分方法可評估應用。研究目的希望未來呼吸器脫離拔管成功(Extubation Success)以「WEANSNOW」來做全面性評估來預測具正向的達成呼吸器脫離拔管成功。研究對象及方法:以病歷回溯分析方式,針對加護病房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預備呼吸器脫離拔管個案,124名因急性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的病人,在醫學中心的加護單位(MICU)進行了拔管評估試驗。收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是否達到預期拔管成功預測,我們提出了一種複合WEANSNOW評分系統分配項的每一個(脫離參數,氣管內管,動脈血氣分析,營養,分泌物,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劑,阻塞性氣道的問題和覺醒)八項區分0點或1分,根據預先確定的定義評估該項目為低風險或高風險。利用「WEANSNOW」得分和病人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特徵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評分與拔管成功結果的關聯,以確定其相關性。結果:介入時間自2017年07月0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間共收集有124位,問卷評量表衡量。所得資料收集後利用統計軟體分析STATA檢定進行推論性統計分析是否具正向的預測影響。124例患者中,74例(59.7%)為男性,平均年齡為68.7±13.6[範圍24-97]歲。31例(25.0%)患者拔管失敗並重新連接呼吸器。使用呼吸器成功和失敗組之間的平均WEANSNOW評分分別為0.45±0.06和0.87±0.12(p=0.001)。「WEANSNOW」Score各項目的得分測量的脫離參數如表1所示。多變量邏輯回歸分析顯示在調整年齡,性別,Pimax和Pemax後,「WEANSNOW」Score評分與拔管成功有顯著相關(p=0.03)如表2所示。結論:使用「WEANSNOW」Score參數評分方法進行拔管前評估,可預測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拔管成功和病人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特徵的數據的結果有顯著相關性,故分享此臨床呼吸照護研究經驗。(表格略)

  • 期刊
邱淳美 蔡忠榮 吳汶蘭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前言:慢性阻塞型肺疾(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所造成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到2020年COPD將成為全人類的第三大死因。呼吸道症狀與急性惡化將使得COPD患者心肺功能與運動耐力下降,進而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活動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因此,找出適合COPD患者之肺復原運動,是十分重要的議題。根據文獻回顧,並沒有研究探討使用高頻胸壁震盪拍痰背心(High-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ion vibratory vest,HFCWO vibratory vest)加上全身振動訓練(Whole-body vibration training,WBVT)對於穩定COPD患者的成效。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上述新穎的肺復原運動組合,是否能增加穩定COPD患者的痰液排除能力、運動能力及改善病人日常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並防止肺功能及全身肌力的衰退。研究方法:於肺復原中心使用高頻胸壁震盪拍痰背心治療之穩定COPD患者共24人,分為實驗組(加全身振動訓練)13人和控制組11人,開始先收集病人基本資料、生理指標之測量(包含六分鐘走路測試、最大吸、吐氣壓力、上下肢肌力)、3個月內之胸部X光和肺功能報告、個人主觀之問卷填寫(痰液自覺評估、呼吸困難程度及聖喬治呼吸問卷量表);接著實驗組進行每週2次,實施振幅2mm,頻率20Hz,每回合設定震動持續時間3分鐘與休息時間60秒,共3回合,每次約30分鐘,維持8週全身振動訓練,以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連續變量的組間差異,Wilcoxon檢定組內前後測差異。結果:所有人皆完成8週介入訓練,平均年齡67.4±19.6歲,男女比例17:7。WBVT組與控制組在肺功能檢查、支氣管擴張藥物治療、問卷評分、X光嚴重程度等參數無差異。WBVT組六分鐘走路測試(6MWD)的進步更明顯(P=0.015)。WBVT組患者問卷:慢性阻塞肺病評估量表(CAT評分)和聖喬治呼吸問卷(SGRQ)訓練後改善程度皆達顯著差異(P<0.005)。WBVT介入後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亦達顯著差異(如圖一),但肺功能與痰液排除無明顯改善。結論與貢獻:WBVT為一個新的、安全且節省時間的運動方式,用於穩定COPD患者可以提升下肢肌力,維持心肺功能,減輕呼吸困難並增進生活品質,使他們變得有自信且有活力,因此,可推薦在肺部康復期間使用WBVT作為其他訓練方式。此研究受限於收案人數較少及無法預估長時間訓練的成效,尚待更多的研究證據支持。

  • 期刊
鍾韋嬋 楊偲漢 許端容 以及其他 3 位作者

前言:機械通氣是重症加護病房重要的維生系統,但其脫離過程與拔管時機一直是臨床上困難抉擇的議題。研究資料顯示,約10-20%的病患在計劃性的拔除氣管內管後仍出現呼吸衰竭而需要重新氣管內插管。重新氣管內插管會增加病人感染肺炎的機會、醫療成本,同時也增加病患死亡率,因此,能否正確預測病患能成功拔管脫離機械通氣一直是臨床的重要課題。電子病歷資訊系統近幾年來逐漸在呼吸治療領域應用與發展,電子病歷資訊系統可記錄、管理並監測病患資料,增加臨床工作者的照護品質,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因此提出此計畫,結合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透過分析各項通氣參數與拔管成功之相關性,協助醫療照護團隊面臨拔管抉擇時,能有更佳的評估工具。研究方法:以南部醫學中心成人重症加護病房,使用機械通氣大於48小時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以病例回溯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包含年齡、性別、疾病嚴重度(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e,APACHE II score)、使用機械通氣原因及6cmH2壓力支持型通氣(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進行呼吸器脫離測試自主呼吸訓練(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時相關通氣參數,依拔管結果區分為拔管成功及拔管失敗組,將各項數據以SPSS20.0與SAS9.4分析,探討各參數之相關性,p<0.05時視為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結果發現:共收案126位病患,105位拔管成功(83.3%),21位拔管失敗(16.7%),兩組病人疾病嚴重度、診斷、昏迷指數、身體質量指數、年齡等資料無顯著差異,拔管成功組男性比例較高(65.7%v.s38.1%;p<0.05);身高較高(163.1±8.8公分v.s156.1±7.8公分;p<0.05);呼吸器使用天數較短(8.1±4.4天v.s11.9±5.9天;p<0.05);死亡率較低(1%v.s38.1%;P<0.001),如表一所示。拔管失敗組其潮氣容積變異係數較低(P=0.016),如表二所示。呼吸參數趨勢分析如圖一所示,拔管失敗組於自主呼吸2小時期間,其每公斤潮氣容積(Tidal volume,VT)低於拔管成功組;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RR)高於拔管成功組;呼吸淺快指數(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高於拔管失敗組,且自主呼吸訓練之起點與終點都有偏高的趨勢,其趨勢圖呈一曲線,拔管成功組呈穩定直線下降;拔管失敗組之每分鐘通氣量(Minute ventilation;VE)低於拔管成功組,且在訓練終點有下降之趨勢。(表格略)自主訓練期間每分鐘通氣資料平均值形成之趨勢圖,RSBI於拔管失敗組較高,且起點與終點都有偏高的趨勢,呈一曲線,拔管成功組呈穩定直線下降;拔管失敗組之VE低於拔管成功組,且在訓練終點有下降之趨勢。結論與貢獻:本研究與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結合,發現較低的呼吸型態變異度與呼吸器脫離失敗有高度相關。呼吸參數趨勢圖發現拔管成功組其呼吸淺快指數趨勢呈一曲線且每分鐘通氣量呈穩定直線下降,因此,可參考病患於自主呼吸訓練時的通氣參數趨勢圖評估是否適合拔管,希望未來能藉由此研究結果,協助臨床評估,增加拔管成功之機率。

  • 期刊
盧余青 劉映彤 蔡輝樟 以及其他 2 位作者

研究目的:有關誘發性肺量計的研究十分豐富且有許多面向,但是否能有效減少肺炎發生率、住院天數等,仍有許多討論空間。誘發性肺量計需患者本身能配合正確使用,才能達良好效果,因此衛教方式與使用正確性十分重要。本研究在於透過比較衛教前後測,與術後追蹤檢測,分析患者使用誘發性肺量計的正確性,與肺炎發生率、住院天數指標是否有關?(表格略)研究方法:為前瞻性初級資料研究,收案條件:(1)18歲以上手術前後使用誘發性肺量計(2)生命徵象穩定(3)清楚可配合衛教;問卷設計:(1)收案病人基本資料(2)病人主觀理解認知(3)操作正確性,Crnbach's α=0.6;於衛教前後填寫前後測問卷,呼吸治療師需依衛教清單內容說明,以確保衛教內容一致性與完整性。追蹤問卷於術後第一天,由研究團隊成員給予病人填寫,並追蹤使用誘發性肺量計情況,包含容積與吸氣秒數。結果:有效收案141人;屬健保適應症,亦即手術部位於胸腔與上腹部者有118人(83.7%);自費適應症,亦即手術部位於其他部位者有23人(16.3%)。以健保及自費使用分析第一天之吸起容積,顯示具有統計上意義,但往後分析第二天至第七天,顯示不具有差異,代表手術位置會影響病人第一天吸起誘發性肺量計的容積,可能是手術位置接近呼吸肌之關係。以相關係數分析,問卷正確率與誘發性肺量計吸起容積無顯著相關性;而第一日與第二到七日之吸起容積具正相關性(p<0.001),表示於第一日能吸起較多容積者,後續的吸起容積也較多,因此臨床上建議在手術前給予誘發性肺量計進行呼吸運動。吸起容積與術後是否診斷肺炎(定義:術後48小時CXR出現新肺炎)無明顯相關性;但是吸起容積愈多,手術後的住院天數則愈少。而手術後住院天數愈多,術後診斷肺炎的機率則相對增加,p=0.01;術後診斷肺炎者有21人(14.9%)。術後診斷肺炎者平均年齡為60.1歲,術後無肺炎者平均年齡57.06歲,增加3.04歲。術後診斷肺炎肺炎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7.2天,平均術後住院天數為14.5天;術後新診斷肺炎者,無論是整體住院天數或術後住院天數,都較術後無肺炎者多;住院天數多了4.7天,術後住院天數更是多了5.1天。結論:綜合上述研究結果,雖然誘發性肺量計與預防術後肺部併發症無直接證明其關聯,本研究顯示誘發性肺量計的吸起容積與術後住院天數具負相關性,而術後住院天數又與術後新診斷肺炎顯示有意義的相關,其因果關係是否代表使用誘發性肺量計對術後肺部併發症有正向影響力,仍有待未來研究之探討。目前臨床上仍不否定誘發性肺量計的角色,術後肺部併發症不但影響病人預後和住院天數,增加醫療成本。誘發性肺量計操作簡易,費用低廉,透過良好的標準化衛教流程,可增加病人對治療的理解度和配合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