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9.115
  • 期刊

Free Will and Ethics of Buddhist Theory of Perception

佛教覺知理論之自由意志與道德觀

摘要


自由意志是討論道德觀的要素。吾人若無自由意志,無法由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那麼關於道德善惡的討論,似乎意義不大。換句話說如果行為的選擇無法由自己的意志決定,而是由「業報」或「神的意志」等等外在力量決定,那麼似乎就沒必要探討善惡的準則或者行善的意義。本文從自由意志與道德觀的面向出發,探討佛教的覺知理論,包括普通人、禪修者、與覺者的覺知過程中,自由意志如何可能,自由意志與業報的關係,以及善惡的準則及意涵。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


  • 陳松柏(2016)。道生佛性思維之生命倫理與全人智慧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5),193-21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30705004-201604-201606210018-201606210018-193-218
  • 王忠雄(2019)。佛教徒的宗教認同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以生活意義為中介變項〔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4-0306201915053000
  • 黃國清(2016)。人間佛教與道德領導。載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編),法雨中國 普潤亞洲: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頁212-236)。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220303002-201611-202203030017-202203030017-212-236
  • 黃國清(2018)。人間佛教與道德領導人間佛教學報藝文(15),90-11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80314001-201805-201807090005-201807090005-90-115
  • 柯進傳、陳金輝(2014)。佛教心識論科學意義之探析藝見學刊(8),77-84。https://doi.org/10.6207/ART-VISION.2014.10(8)07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