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17.102
  • 期刊

產業策略發展:以國家競爭優勢評析台灣與東南亞國家海洋資源之利用

Exploiting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aiwan's and South-eastern Countries' Ocean Water Industry

摘要


本研究旨在因應現今世界各國致力於發展海洋資源的趨勢,探究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利用海洋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之策略與潛力。1982年聯合國制訂的「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中要求沿岸國家承諾對轄區內的海洋環境進行綜合管理以求永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因應不同的先天環境條件,開發其優勢海洋資源和能源,並以保護海洋環境作為發展的基本國策。21世紀是發展海洋經濟的時代,浩瀚的海洋是資源和能源的寶庫,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基地。在資源蘊藏上,提供豐富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每年約可生產一億噸的水產品;在替代能源上,除了海域礦產和傳統的海上觀光遊憩之外,海洋環境的潮汐、溫差、風力等新興能源,及海洋深層水和天然物的利用,近年來也吸引了各國的關注,正被積極研究開發。尤其是海洋深層水的應用更被公認為極具開發價值的新興產業。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近1,600公里,小島70餘處,東海岸大陸棚極窄,在很短距離內即可達到水下很深的地方,非常適合發展深層海水(Deep Ocean Water, DOW)產業。台灣東岸的海洋深層水資源為全球除了美國夏威夷、日本之外,最重要的產地,年產值估計約可達180億元以上,產值相當可觀。此外,東南亞豐富的熱帶自然風光、眾多的美麗的沙灘和島嶼其生態觀光、賞鯨、海釣、潛水等也有良好的先天優勢,如印尼的峇里島、泰國的普吉島和芭達雅、馬來西亞的檳榔嶼、菲律賓的宿霧等,這些都是因為天然的環境優勢,而產生的優勢產業。探究如何運用適當之產業策略將國家競爭優勢發揮,以加速產業的發展,補強和擴大產業競爭利益,乃為本文價值之所在。

參考文獻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司徒達賢(198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陳伸賢、洪銘堅、黃宏莆、林文勝()。
Michael E. Porter著、李明軒、邱如美譯(1996)。國家競爭優勢(上)。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Porter, M. 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The Free Pres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