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4.203.221.104
  • 學位論文

台灣政治民主化民粹批判論述之歷史形構

指導教授 : 吳介民

摘要


回溯台灣民粹主義論述的源頭,我首先發現它有意義上的斷裂。1980年,在黃紀的陳述中,民粹主義仍是一中性的概念。1984、1988及1990三篇討論蔣經國的文章,民粹主義被彰顯的是它宣揚人民主權的本質,被理解的歷史記憶是帶有進步意涵的美國農民民粹運動。民粹主義意義的斷裂點是1990年,我們看到的脈絡因素是:總統直接民選的被推動。但進一步的探究,我們發現支持、反對總統直接民選背後的主因是國家認同。從90年國家發展會議通過總統民選的決議後,「民粹主義」成為反對總統直接民選、反對總統制者的論述武器;94年修憲確立總統直接民選,民粹主義被與「威權主義」相扣連。而在這個階段,民粹主義被置入的意涵包括強人政治、群眾煽動家、準獨裁者…,被賦予的特徵包括反憲政、反法治…。在政治學理上,除了「集權主義」外,所有非屬「民主政治」者,都可被統稱為「民粹主義」。另外,我發現當時的政治環境變化,也影響著學者對民粹主義的詮釋。例如,民進黨的推動制憲運動、台獨運動,以及台灣國族認同意識的興起,都被周陽山界定為民粹主義的內涵。而國會發生肢體衝突,周陽山也因而將民粹主義描繪為採「暴力革命」、具烏托邦思想。 民主化中、後期,國家認同爭議此一因素,繼續主導民粹批判論述的形構。95年王振寰與錢永祥著〈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一文,此文的出版讓「民粹威權主義」成為一意義不證自明的概念,在台灣的學術界、輿論界被廣泛的複製。而94、95年台灣族群爭議的激化,我們從這兩年聯合報兩篇讀者投書中看見(第四章第四點),民粹主義已是「福佬沙文主義」、「語言沙文主義」的指涉詞。同時,中共對台灣推動民意外交、加入聯合國的打壓,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也從94年開始昇高;「民粹主義=非理性民意」在這個階段逐漸建構。而95年《民粹亡台論》一書的出版,則建構了「民粹歸咎論」,也讓民粹主義與黑金政治相扣連。 96年台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中共數次對台軍事演習。因為李登輝對中共、對軍事演習,採不以為然、甚或輕蔑的態度;輿論對他的批判愈盛,民粹主義被置入的非理性的成分也愈高。我們看到澄社使用「民粹資本」一詞,民粹主義已牢牢地被框架在「非理性民意」的概念。93年時,聯合報社論已直接以「民粹主義」指涉李登輝;民粹主義被緊密地框架在李登輝,從總統大選期間至96年他贏得總統大選,「民意強人」的概念也完全被以「民粹強人」一詞替代。97年國、民兩黨合作修憲,擴大了總統的實質權力,「民粹威權主義」這個概念再起;不同於95年的台灣國族建構,這一次的因素是「行政權的擴大」。抬高至嚴格的學術標準,「民粹威權主義」的立論基礎薄弱;「民粹主義」、「威權主義」是兩個互斥的概念,可是台灣的學術界卻毫無疑問的接受、且複製。 陳水扁在2000年當選總統,民進黨在國會仍是少數黨;行政、立法兩院的衝突,伴隨著政治人物一聲聲「搞民粹」的口水戰。「民粹」符碼明確地從李登輝移轉至陳水扁,我們也看見「民粹總統」一詞的指涉;而民進黨這四年的施政,被緊緊地黏貼著「民粹」一詞。公共輿論中的「民粹」,早已不是「意義的符碼」而是「無意義的符碼」。我們也看到學者以「陳水扁」詮釋民粹主義。另外,陳水扁在任內多次(宣稱)推動核四公投、制憲公投…;最後,2004年總統大選合併舉行諮詢性公投。期間,民粹主義為反公民投票的論述武器,我們看到「民粹壯陽藥」、「民粹春藥」、「民粹催情劑」、「民粹退步黨」等詞彙的使用。而隨著李登輝、陳水扁的結盟,台灣國族認同在民主化後期逐漸壯大;台灣國族意識愈盛,對民粹主義的批判也愈強烈。民主化早期,民粹主義被與「台灣」、「本土」的概念相扣連;後期,則被明確指為是「狹隘偏激、排除外來移民的本土化」。 2004年,陳水扁與呂秀蓮在爭議聲中贏得總統大選。國親支持者聚集總統府前抗爭。這個時期對民粹主義的批判,由聯合、中時兩報紙,移轉至台日、自由。其中自由時報社論的這一段陳述:「…如果光講民主,卻不遵守法治,往往會淪為民粹政治…」,我們可以在台灣政治民主化前期的聯合、中時論述中,找到近乎相同的陳述。而民粹主義被與集權主義(「極權法西斯統治」)扣連上,是在民進黨再度取得中央執政權之後。 最後,我們看見「校園民粹主義歪風」一詞,讓原本即改革不易的教授治校、校園民主,更形困難。而「民粹」也對國會席次減半運動,發揮了很大的反作用力;國會席次減半修憲案最後的得以通過,幾乎可以說是林義雄個人的道德壓力使然。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populism democracy

參考文獻


Foucault, Michael,1987, ”The End of Philosophy,”pp.104-105 in Kenneth Baynes ed.,
After philosophy : end or transformation?
參考書目
江宜樺,1995,〈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彼此互動〉,《中國時報》論壇版,十一月三日。
呂亞力,1995,《政治發展》,台北:黎明。

被引用紀錄


陳雨君(2010)。去政治化的政治:台灣政治事件的敘事社會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2fNTU.2010.01973
林于茜(2012)。民眾日常使用語言與政黨認同關聯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3022012144709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