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217.27

華神期刊/China Evangelical Seminary Journal

財團法人基督教中華福音神學基金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因為語言與文化的差異,任何翻譯,不論是注重原文形式的「形式對等(formal correspondence)或強調可讀性的「功能相符」(functional equivalence),都自有其限制,往往如魚與熊掌一樣不能兼得。但好的聖經翻譯,必須留心在文字的斟酌上達到信、達、雅三範疇,好讓文本能夠正確、清楚地呈現給讀者,達到聖經翻譯的目的-傳道與宣教。本文將舉以賽亞書中的數則實例,探討華文望經翻譯應如何兼顧信(忠於原意)、達(自然流暢)、雅(優美典雅)三範疇,好讓讀者明白所讀的,又能靠近經文原意(信和達)和領略其文字運用之美(雅),且不會產生神學上的誤解,更讓讀者成為傳道者,甚而成為翻譯者。

  • 期刊

《和合本》聖經是華人基督徒世界中最受歡迎的一本聖經譯本,雖然近數十年來有不少新的中文聖經譯本問世,《和合本》仍是華人基督徒的最愛,它的譯文也深深的影響華人信徒對神話語的了解。不過自《和合本》譯成之後近九十年間,我們對聖經的了解已有長足的進步,從解經的層面來看,許多《和合本》的翻譯並不妥當。本文是以約翰壹書數處經文為例,指出《和合本》在該處有待商榷的翻譯並提出應有的譯詞,以期作為往後譯者修訂時的參考。

  • 期刊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帶來的是教會的復興或是分裂?是建造或是拆毀?是現代的肇端或只是中世紀的尾聲?其性質純粹是宗教、神學的,或必須從社會、政治、經濟的角度著眼?是五百年前發生在歐洲的歷史事件或依舊提供普世教會及人類文明進展的動力?以上各項不一定是單選題,我們把看似對立的詞句並列, 只是要凸顯宗教改革的多面向特性。學者們普遍同意,宗教改革不是單一事件,它的複雜度與深遠影響,在歷史洪流中享有獨特地位。綜覽並分析近五個世紀宗教改革史學研究之後,狄更斯與湯金下了一個結論:「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宗教改革已經被證實,是近代各樣偉大國際運動中的巨人。」其多樣與深邃的理念,表明它非因一人而起,對教會及文化的發展也沒有因時空轉移而消逝。事實上,站在這個巨人的肩頭上,可使我們更清楚眺望前後:回首可評估中世紀,前瞻則可端詳現今的世代。一般而言,更正教界對於「宗教改革」時期的歷史似乎是情有獨鍾。因為在許多人眼中,它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是與弊端叢生之「異端」教會(天主教)分道揚鑣的更新運動,並開創了基督教會的新局面。然而,若要進一步詢問何謂「宗教改革」?在界定上需要考慮那些因素?它為什麼重要?它如何在多方面影響了現階段教會與人類歷史的發展?宗教改革的史學研究,在過去五百年歷經了那些變化?現階段該領域學術研究的趨勢如何?少有人提供實質、有意義的答案。本文期待對以上所提的相關議題,作出初步的討論與介紹。論述過程中,將偏重以路德及德國的宗教改革做為例子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