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為情理與認知理性兩種不同哲理精神的主導作用下,先秦與希臘文化的靈魂觀念呈現出一些深刻的差異,集中表現在:先秦文化更傾向於認同靈魂與肉體之間的密切關聯,並且特別強調靈魂在此岸世界中影響人為活動和維繫血緣親情的現實功能;希臘文化則逐步凸顯了理性靈魂對於感性肉體的分離超越,並且力圖把靈魂在彼岸世界中的神性不朽歸結為理性的認知智慧。
本文分析現代西方幾種主要末世論思潮。時間與永恆是對立的。當代思潮尤其注重時間傳統的末世論是逃避時間。現代末世論的爭論則是往昔同未來的對立。超越這一對立的嘗試是布爾特曼對“當下一瞬”的闡述。但莫爾特曼認為時間的線軸不適用他主張的末世論是“正在到來的上帝”。未來指的是“到來”(動態)而不是時間上的“以後”(靜態)。莫爾特曼試圖超越時間與永恆的對立,他屬於未來末世論。在莫爾特曼看來,末世論是一種希望與可能性,它實指一種尚未實現的本體論,即,未來本體論。未來是根本,是源頭,是本體,是第一性的。這種末世論同末日災難毀滅論毫無關係。這是一種積極的-但並非樂觀主義的-末世論。作為對莫爾特曼的超越,麥奎利提出永生的觀念-但永生不是永恆(永恆 是無時間性的)。
為了持續優化網站功能與使用者體驗,本網站將Cookies分析技術用於網站營運、分析和個人化服務之目的。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