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檢視台灣長老會泰雅爾族靈恩運動與傳統巫術之間的相互關係,1970年代長老會泰雅爾族的靈恩運動發生正值長老教會原住民教勢增長時期,在泰雅爾的靈恩運動當中,許多信徒直接經驗聖靈澆灌與充滿,同時產生許多女先知醫病、看異象、說預言,催促信眾悔改歸向神,這一波運動指出平信徒直接與神聖會遇的經驗。這一波靈恩運動的女先知現象使人將其與過去泰雅爾族巫醫關聯想像,主要展現在直接與神靈溝通、醫病以及預言,這類與神靈直接接觸的活動是泰雅爾族靈性認同的核心,而看異象和做異夢則是泰雅爾宗教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主張泰雅爾靈恩運動中靈性認同轉換部分包括直接與神聖會遇、靈恩中分辨,以及預言中族語使用等,其開展和深化基督教長老會的本土化。
身體與身體經驗在靈恩運動的儀式過程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本文將透過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在屏東萬金天主堂的發展過程及其所展現的地方文化特殊性,探討當地天主教徒如何經由身體感官體驗靈的存在以及想像身體與靈界力量之間的關係。屏東萬金天主教徒在聖神同禱會的靈恩經驗裡,藉著特殊的身體感官模式體驗靈界力量的存在。他們主要是以牽涉觸覺、動覺或本體感覺(haptic/kinesthetic/proprioceptive)的身體感官模式,如熱、麻、電流、冰冷、起雞皮疙瘩等感知黑暗勢力。同時,他們與靈對遇的過程也揭露出他們對祖先的記憶與對傳統的想像。重要的是在處置心理焦慮與內在衝突時,萬金聖神同禱會的儀式過程並不特別強調醫治的部分,而是竭盡所能地運用特殊的靈恩文化形式,特別是「神視」和「先知話」,在反覆來回地詰問與確認的相互對話裡,指認出體現意象裡黑暗勢力的根源。筆者認為其中所蘊含的自我意象並不是轉化成聖的,而是在儀式過程與日常生活裡建構出一個必須不斷經歷砍斷與破除的戰場。
本文企圖討論台北都會地區以細胞小組為組織方式,並接受靈恩運動影響的中產階級教會,其信徒與組織的互動歷程。細胞小組作為被教會所接受的新的組織型態,透過組織方式傳達宗教組織希望傳達予信徒的價值。鑲嵌在中產階級的都會區之中,理性的組織、麥當勞化的思維,與積極、目標導向的價值觀彰顯了中產階級的文化。透過宗教經濟學與理性選擇的觀點,本文探討宗教市場中供應端與需求端所呈現的互動樣貌。組織方式雖是理性而可計算的,然而情感導向的靈恩活動卻在其中扮演區隔世俗世界與宗教世界的角色,並強化信徒的基督徒認同。個人帶著世俗世界的各項資本進入宗教組織,並與組織互動協商,而教會透過細胞小組比過去更積極地介入互動的過程,信徒的偏好選擇與教會組織提供的產品互相滲透、彼此影響,形塑並改變著亞洲的基督教會文化。
五旬節/靈恩運動在台灣已成為被普遍接受的基督教運動,它為台灣教會帶來靈性的更新和活力;然而,其所帶來的反智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相關的神學反思亦付之闕如。另一方面,若干非五旬節/靈恩教牧及學者則嘗試從自身的神學背景予以評論,有時卻未能充分掌握該運動的神學意義,尤有甚者更將之視為當代教會問題處理。然而,筆者認為五旬節/靈恩運動蘊含著尚待挖掘的神學資源,五旬宗和靈恩派本身也應培養神學反思的習慣,使該運動更為成熟。本文擬從國內五旬節/靈恩教會現況著手,從五旬節運動的原初精神以及晚近五旬宗學界的神學議題提出神學和信仰的反思。
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多年的天主教神學家特雷西(David Tracy,1939-)精於探討學術思潮,同時又以神職人員身份在大學長期任教,本文探討他在長期面對神學研究的學術性挑戰處境下所發展出來的神學思想方法,從而學習這對神學研究的學術性挑戰可帶來的啟發。特雷西主張神學是公共論述,提出神學必須面對三種公共空間:社會、學院與教會。早期著作呈現出思考精密的系統性,後來轉向多元與含混而發展後期三部曲,這迄今難以完成的後期三部曲寫作計畫反映了其後現代思想方式,他以「碎片」概念主張宗教傳統在分化與分裂的過程中不必是一面鏡子,而具有眾多獨特個體的多元特質。不過神學視野寬廣的特雷西還是努力處理兩極張力以涵蓋對立觀點,其中包括包容與排他、絕對與相對、現今與終末、會遇交融與若即若離,他致力於以一種「神秘-先知式」神學整合「彰顯特質」與「宣揚特質」兩種宗教型態,亦即「神秘式」與「先知式」兩種宗教傳統。特雷西的神學思想方法提醒了當神學研究面對學術挑戰時,在主觀投入的信仰前提與客觀抽離的學術要求之間,在強調信仰體驗的獻身熱忱與重視學術形式的規範檢驗之間,應力求平衡發展。當面對不同的公共空間而形成神學時,特雷西強調神學是公共論述,重視「實踐」(praxis)的重要性,有許多地方可供神學研究者學習之處。然而,他對於神學方法的專精與重視卻可能導致過份強調方法的副作用,以致減低神學寫作之創意與冒險的勇氣。
對照第一世紀前後羅馬帝國的社會-政治背景來說,啟示錄的作者對從信仰及神學的角度去看歷史很有興趣。實際上,啟示錄處理的問題不是「未來」,而是「現在」。羅馬帝國的皇帝主張他們是「神的兒子」,也是歷史的主宰,但約翰堅定地相信耶穌基督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和真的「歷史主宰」。並且,歷史只在上帝的主權帶領之下,而不在羅馬帝國及其皇帝手中。世上所有的領導者有一天終會滅亡,隱入歷史,絕無例外。基督耶穌這位被高舉的上帝之羔羊會證明祂才是真的歷史的主。這位不擁有世上權力的耶穌,終將顯示祂的無權力之力量超越世上的掌權者。本文特別檢視以賽亞書十章的經文,關於主前第八世紀時上帝先行「使用」亞述霸權的君王做為祂懲罰以色列的「工具」,隨後又回頭教訓、修理這位目中無人的傲慢皇帝的故事,說明上帝是真正的、唯一的歷史主宰。啟示錄作者也表達出相同的信仰。經文中多次陳述基督耶穌是首先的、末後的,或阿拉法、俄梅戛,這不僅闡釋了基督耶穌的永恆性,也說明了祂是歷史主宰的意義。在這樣的脈絡下,作者約翰要說的是:這位上帝的羔羊才是真正的終末掌權者(theeschatological ruler)。本文也認為啟示錄是「一本內容豐富且深具社會、政治意義與內涵的信仰之書」,闡釋「基督信徒在面對一個可怕的政治霸權或權勢威脅時,應該如何在信仰上站立得穩並以信仰的勇氣去面對」。這一點,特別提醒現代信徒好好從這個角度去解讀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