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4.102

航測及遙測學刊/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針對球形環景影像(Spherical Panorama Images,SPI)發展了一種基於區域式的多重影像匹配策略,透過核幾何約制與物空間匹配建立假設面,在影像上進行自動化搜尋,獲取目標點位在其他張環景影像上之的共軛點位置。使用一室內實驗場拍攝得之五張SPI影像進行匹配測試,影像外方位透過已知控制點進行光束法平差取得。使用原始影像與物空間影像搭配兩種相似度指標ANCC與YARD,對五個目標點位進行匹配與定位測試。利用匹配得到的相似曲線圖和物點定位成果在三軸的平均誤差與均方根誤差進行評估,發現使用物空間影像可達到較良好的匹配與定位成果,透過物空間匹配可改善影像尺度和拍攝視角不同所造成的問題,提升影像匹配可靠度。

  • 期刊

公共自行車系統已於臺北市實施近10年,隨著租借站建置完整,已成為臺北市公共運輸系統的一環。由於公共自行車使用者騎乘路線絕大部分為戶外環境,此外臺灣常年於冬季與春季好發高濃度之懸浮微粒事件,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容易進入人體之呼吸道與血管內,可能導致身體不適或提高心血管疾病之風險。空氣品質和天氣概況是否對於公共自行車的使用行為造成影響?本研究利用皮爾森相關係數、迴歸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探討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借行為與天氣、空氣品質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天氣相關變數中降雨對於租借率為顯著負相關;氣溫、風速以及細懸浮微粒濃度對於租借率無顯著影響力。

  • 期刊

因應無人駕駛時代來臨,國內外學者及企業相繼投入相關研究及開發,預先建置的三維高精度地圖(High Definition map,HD Map)成為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技術。有鑑於我國於自動駕駛使用之高精度地圖與相關建置規範尚無統一之作業標準,同時原有的製圖規範已無法全然滿足高精度地圖的製作、維護及檢核需求,爰本研究針對高精度地圖之製圖規範、精度要求、作業方法與標準流程等有關項目,基於廣泛文獻回顧並根據特徵自動辨識與精準定向定位需求,進行先期可行性評估,以供各界產官學者進行後續發展。

  • 期刊

鑑於水稻為國內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然推估其產量是困難工作,傳統研究水稻產量方式為,以坵塊在不同耕地之多時期之一系列影像圖片,利用各坵塊內之光譜植生指標隨時間的變化,進以影像差分分類法,先評估種植範圍,再結合地真實際產量,過去方法僅以迴歸方式進行產量推估,但比對不同年期之推估產量與實際產量,出現誤差大問題,對產量推估成果相當有限。本研究與中興測量合作開發,透過高光譜影像和正射影像先進行稻田影像區塊化作業(Regional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ROC),針對每一個稻田區塊再利用亂數基礎分類法(entropy-based classification,EBC)合併蒙地卡羅法(Monte Carol method)的整合技術分析影像內容,計算每一個區塊的生產密度,推估稻田合理產量,對農業產量的推估精確度有研究貢獻。應用ROC+蒙地卡羅法推估值誤差約在14.5%,標準差在1.24ton/ha。

  • 期刊

車對車(Vehicle-to-vehicle,V2V)防碰撞警示在無法有通視的情形下,可利用即時高精度定位搭配車間的即時通訊來達成,本研究結合RTK技術及DSRC技術來達成上述需求。在進行GNSS RTK時,車輛上之GNSS接收器接收於採集衛星數據時,亦接收來自基準站觀測數據和測站信息,並在系統內對此兩組數據進行相對定位即時運算以實現高精度定位;而DSRC技術則使車輛能在數十公尺內進行直接雙向的訊息傳遞,且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確保車輛在高速移動的情況下保有信息傳遞的實時性。結合此二技術應用於車對車防碰撞警示系統,使駕駛者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避免交通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