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19.214

哲學與文化/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智」德/「智德」思想就是關於智慧(一種知識),尤其是實踐智慧(phronesis;practical wisdom ;prudence)的道德意含;或者是(實踐)智慧與道德二者關係問題的基本看法。孔子是中國哲學中「智」德/「智德」概念的創始人,本文旨在針對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文本-《論語》一書進行整理爬梳。研究者整理分析《論語》中出現過的一百一十六次「知」,首先區分知的整種類有「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其次,指出「知(智)的意義「在於知人;接著,點出「知」(「智」)最核心的哲學義涵在於「作為一種與『仁德』並舉的『知德』(『智德』);之後,探討智德並非天生而成,必閷後天培育學習而得;最後,結論出「智德的意義與價值」在於:孔子仁學思想中的「智德」因素,其實就是一種「以智輔仁」,甚至可以說孔子所提示的儒學,在倫理學上以及養論上是採取一種周延而整全的「仁智雙修」的特殊進路。

  • 期刊

李文探討(墨辯)中名辯思想、科學思想及倫理思想的思維方法,展示其慣性思路形式、類同的發問方式以及其思想的基本結構。其中名、辭、說、辯不僅是名辯思想的理論基本架構,也是(墨辯)以(說)解(經)的思想發展形式。科學思想的思維方法包含:體係定義法、相對取捨法、分合併用法、分類例證法及擴充觀察法,這些方法彼此相關,交互運用。(墨辯)倫理思想的思維方法包括:情境構作與情境處理。其倫理情境範圍著眼於天下,情境中的人際關係常處於緊張狀態,需要權衝利害,並看重行為主體的動機。行事為人以「義」為原則,以興天下之利。本文指出,(墨辯)的名辯思想是工具,科學思想是應用,倫理思想是價值導向。科學、倫理都需要名辯為工具以認知、表達;科學思想呈現物事實,而倫思想則導引科學思想的進展。(墨辯)思維方法的研究將有助於墨學及中國哲學的未來發展。

  • 期刊

人文精神或價值哲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意義早已為現代賢哲們所關注。從海德格爾對科技的批評,對人類原始生活的肯定,對生命本質及本源的探究,到近幾年來連續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彩球拋給強調人文精神在經濟發展中重要作用的新制度學派,都顯示了其趨勢。中國傳統文化為價值哲學的故鄉,如何光大的發揚其精神,凸現其現代意蘊亦是中國社會生活之所需要。墨家為先秦之顯學,其價值哲學是基於對生命的會通與體驗,是基於對現實生活經驗反省與整合,揭櫫其特徵及現代意蘊對促進人類對現實生活的理解與熱愛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以墨子的價值哲學為中心,探討其內在根源、基本意蘊、實現之途徑及現代意義。

  • 期刊

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科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工程師 。僅就科學技術領域而言,可以說墨子已達到了當時在世界範圍內的最高成就。墨子的時空觀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思想深刻、內容豐富、耐人尋味,具有巨大的科學魅力與哲學價值。本人從《 墨子》的《 墨經》中選擇了六個關於時空的問題和條目:對經文進行了準確與認真的考訂;對個家的校改與解釋提出了批評;對墨子時空觀的本意進行了透徹與詳細的研究;從而闡述了時空「有窮無窮」的思想、時空不可分割的思想、時空測量的可操作性思想。墨子的時空觀比亞里斯多德與牛頓的時空觀更具有哲學深度,愛因斯坦的時空關則可理解墨子時空觀的合情推理。

  • 期刊

李文主要探討朱子《論語集注》 中闡發之「仁」概念與《論語》經文之間的差距,並對《論語》「仁概念試作一解釋。本文首先就《四書章句集注》等相關內容,整理出朱子所闡發的「仁」概念之特點,再一一就《論語》經文本身加以驗證,而推出朱子對「仁」概念之解釋,不盡符合《論語》文本身之思想之結論。最後,本文認為《論語》之「仁」概念為實現「人倫關係之完滿完善狀態」之「要求」,及由此發出之作為。並由若干文獻之證據加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