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209.172

哲學與文化/Universitas: 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卡爾.拉內係新士林哲學思想家,在他的思想裡具有融合傳統士林哲學家多瑪斯之思想及現代哲學家海德格之思想的特色。而他在《聖言的傾聽者》中從「存有學」的角度論神的本質,並進一步定位神時,正是發揮了這個特色。首先他以多瑪斯之存有學思想裡「存有等級」思想為基礎,論神的「純精神」本質,並進一步將神定位為「絕對『擁有存有』的存有者」;接著他以神所具備之「純精神」本質及神是「絕對『擁有存有』的存有者」為前提,並以海德格之「基礎存有學」思想為基礎,進一步將神定位為「存有學差異的完全者」;最後他以海德格之「基礎存有學」思想為基礎,論神的「自由位格」本質,並進一步將神定位為「自由的未知者」。

  • 期刊

先驗思維作為康德的最基本的哲學方法,至今沒受到國內學術界的足夠重視、本文試圖從康德的哲學體係出發,對康德哲學之先驗思維的本質作一些考察。在這一考察中我們發現,先驗思維並非只是康德在知識論領域中所使用的哲學方法,而是貫穿康德整個哲學的基本思維方式。先驗思維的一個基本傾向是對普遍性、必然性、絕對性的追求,它所採取的最基本路數是,從主體方面而非從客體方面或從主客體之關係方面來揭示人類知識、道德、審美等領域的先天條件,進而達到對「人是什麼」這一最根本的哲學問題的一種解答。

  • 期刊

中國近三百年間疑古思潮之湧動,其序幕拉開於經歷了明亡清興歷史大變故的刺激的清初,承繼著晚明東林士子對理學喜好思辨的形上學風之清算,清初學術界一致認定理學的「空言心性」即理學喜好形上學的思辨學風,是導致明朝滅亡之重要原因。從此出發,清初學術界更深掘造成理學形上學風之根源-理學之援釋、老入儒,故清初學術界辟佛斥老為清算理之重要內容。清初疑古思潮,即環繞在批判理學之形上學學風和辟佛斥老這兩個中心而展開的。其代表人物,陳確乾初,以《大學辨》辟佛氏;閻若璩百詩,以《尚書古文疏證》斥老氏;胡渭朏明,以《易圖明辨》批判宋圖書派之援老氏入易學,從而從實證的方面充當了剿殺理學形上學風的學術刀斧手的角色。

  • 期刊

方東美的儒學研究是在中西文化交匯的背景下進行的。雖然他認同儒家的文化價值取向,以儒家為「純正中國人的代表」,但他並不認為儒家可代表中國文化之全部。他重視原始儒家哲學,對後起的漢儒,宋明儒學都有貶抑。他強調要回到中國哲學原點,重新恢復原始儒家健康飽滿的生命境界。它在形式是是對傳統的復歸,而實際上是對中國哲學的重新建構。方東美儒學思想提示了一條獨具一格的儒學發展的思路。

  • 期刊

本文目的在指出黑格爾哲學當中幾項重要的方法論原則,並闡述精神在自我開展的辯證運動中主要的內涵與律動模式。我將於正文第一部分指出,「具體的辯證思維」與「有機整體的自我發展觀」是黑格爾思想的主要特徵。而於第二部分論證:精神展現自身為一項辦證運動,它由原初的同一狀態自我走出、自我否定,進行重返自身,並達成包含差界與對立於自身之更高同一,且是朝向內在目的實現自我的無限活動。

  • 期刊

在本篇論文中,主要探討的問題在於,為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1806-1873A.D.)而言,道德是谷屬於科學的範疇?研究道德的方法,是否就是科學的方法?若真如此,則此種以科學的方式來探討道德,是否是一種適當的方法? 故論文的進行分成以下三部分: 一、彌爾如何論述道德與科學的關係。 二、彌爾為何會形成這樣的主張。 三、彌爾此種論點有何錯誤?它是否是解決道德問題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