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77.117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傳統上判斷題目是否具有良好鑑別力,大多使用主觀的判準,例如鑑別力係數高於0.3或0.4。這種主觀的判準,缺乏統計學上的意義。Wang與Hung(2002)提出了判斷試題是否具有良好鑑別力的客觀統計方法。所謂良好鑑別力的定義就是:「能夠同樣有效的區分所有的分數點」。在這種定義之下,可以發現題目總分與題目答對率的關係是通過原點,且斜率為1/總分的直線。線性模式不適合於描述二元變項(對或錯)與總分間的關係,而宜用logistic分佈來描述。他們因此推導出最接近此條直線的logistic曲線。這條曲線就是判斷題目是否具有良好鑑別力的理論曲線。如果觀察的曲線與之相去甚遠,則表示該題目不具有良好鑑別力。 Wang與Hung(2002)的研究只限於探討二分題,本研究將之擴展於多分題,並推導出具有良好鑑別力的logistic曲線。除此之外,本研究並增加了誤差項的變異,形成多層次模式,以增加題目總分與題目反應間的預測效果。在層次一中,觀察的log-odds可以分解為平均log-odds和誤差變項。在層次二中,此平均log-odds被原始總分來加以預測,也包含另個誤差變項。在此多層次模式裡,同時估計此兩個誤差變項和迴歸係數。我們說明估計參數的方法。在檢定題目鑑別力方面,將計算的迴歸係數與理論的迴歸係數加以比較,如果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就表示該題目的鑑別力並不良好。 我們透過兩個實例分析來說明此一方法的意涵和步驟,一為1997年的大學聯考英文測驗50題選擇題,另一為20題的3點評等量尺的人格量表。我們並比較傳統作法與此一新作法的異同。基本上這兩種作法的結果不完全相同,尤其是當鑑別力在主觀判準的邊緣附近。我們的方法具有統計學上的基礎,但傳統的主觀判準沒有。

  • 期刊

發散性思考與創意問題解決能力是創造力歷程研究中兩個主要的研究重點,但由於所用的測驗或問題情境不同而未曾有研究探討其間關係。本研究回顧此兩大研究取向,並指出發現作業(246作業)具頓悟問題特色,並以個體在假設產出階段的表現作為創意指標,探究上述兩種能力間的關係。實驗一檢驗以發現作業中假設產出特色作為創造力指標的適當性,結果獲得支持,根據創造力連結理論(Mednick,1962)所定義的高創造力者比低創造力者在發現作業中顯著產生較多的新角度假設;且新角度假設數和能否成功解決問題顯著相關。實驗二則顯示發散性思考能力的高低和新角度假設的產生,以及與能否成功解決創意問題並無相關,甚至和連結理論所預測的遠距聯想能力呈顯著負相關。文中深入討論發散性思考能力是解決創意問題的前提(亦即想得多是想得好的前提)或是兩者屬於不同創造力。

  • 期刊

發展心理學上關於教養行為的認知基礎研究,一向將焦點置於教養觀。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能獲得較明晰的結果。本研究主張,德行觀才是德行教養行為的優勢認知基礎。德行觀會影響父母對子女德行行為的歸因歷程,並模塑他的「教養有效性信念」,從而對教養行為傾向產生影響。此一「中介歷程假說」預測:(1)德行觀與教養觀根源不同,兩者之問僅有低度相關,而前者對教養行為通常擁有較優勢的影響力。(2)德行觀對歸因歷程的影響有二:一方面,德行觀會影響父母的歸因傾向;另一方面,德行觀決定了實際歸因的意涵。這兩者共同決定了父母對子女德行表現的認知,從而導致不同的教養行為。(3)德行觀會影響父母對教養有效性的評估,從而影響及實際教養行為。研究者提供受試者五種假想的「個案」,要受試者假設這些個案是其子女,並以此立場對個案的德行表現進行歸因,評估教養有效性,並選擇教養方式。實驗操弄的獨立變項是「個案行為的中、長期一致性」,結果顯示,前述的預測均獲得肯定。

  • 期刊

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以「自我認同」為青少年期最重要的發展要務。過去之認同研究雖然描述了不同的認同狀態與認同內容的面向,但對於認同的連續性、同一性的概念或是認同的發展差異卻沒有清楚的描述,而且對於認同內容的測量,也沒有反應Erikson認為在達成認同的過程中,青少年所需面對之真實生活課題。本研究之目的有四,一為測量青少年早期、中期、晚期在各種認同內容上之消長與差異。二為瞭解個體在認同形成的各種生活嚐試中實際面臨的困惑與探索,因此加入詢問個體對各種認同內容是否曾探索或困擾過的題項。三為將認同內容的指涉範圍擴大,以反應Erikson認為青少年面臨之社會脈絡與實際生活課題對認同有貢獻的看法。四為加入個體對於認同之「同一感」、「連續感」的評量,稱之為自我認同「確定性」。研究樣本以國中生472名、高中生588名、大學生225名,進行自我認同「重要性」、「確定性」及「發展危機」之評量。以因素分析後發現,除了Cheek(1989)所提出之個人、社會及集體認同三種內容之外,另應增加「形象認同」之認同內容。「形象認同」之構念是以「私我」擁有的屬性為基礎,也呼應Harter(1990a)所謂具體「特質標籤」。在「重要性」之年齡間比較結果發現,國中生及高中生比大學生較重視形象認同及社會認同,大學生則較重視個人認同。在「確定性」之年齡間比較則發現大學生在個人認同、社會認同及形象認同之「確定性」皆顯著高於國中生或高中生。國、高中組於個人與社會認同內容皆無顯著差異,而國中生在形象認同的分數反而高於高中生。本研究發現個人、社會、形象認同之「重要性」與「確定性」,在青少年前、中、後期各有消長,顯示「確定性」為一獨立於「重要性」之自我認同測量向度。

  • 期刊

90年代開始,以身體意象(body image)為主題的研究開始引起社會科學家之矚目,本研究根據中央研究院「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四期第三次」之資料,研究對象為1953位18歲以上之成人,以社會心理學的概念模式,重新檢測台灣民眾的身體意象(包含體型誤認、體型滿意、體型改變三面向)及其預測因子與影響路徑。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民眾的客觀體型(BMI值)絕大多數是在標準健康的範圍內,但卻傾向誤認自己體型過胖,其中以女性與年齡層較低者之誤認程度為甚;性別與年齡對身體意象的三面向都有顯著的影響力,平均而言,女性與年齡層低者,傾向體型誤認為較胖重,體型滿意度較低,體型改變的行為較多;隨著年齡漸長,體型誤認值越小、體型滿意度較高、人際壓力感也顯著降低。另外也發現人際壓力是影響身體意象的重要中介因子,配偶或親密關係對體型之批評最被在意,其次是店員的批評,這是最具本土意義之處;但媒體與性別意識兩者的影響力則比預設中的強度偏低。最後,本研究以身體意象為依變項,性別與年齡為自變項,人際壓力與媒體信任為中介變項,建構一結構方程模式並檢驗其適配度。 最後,本研究(1)以「客體化理論」(objectification theory)解釋性別與年齡對身體意象的顯著影響力,(2)以華人的社會取向(social orientation)之行動邏輯解釋何以人際壓力為重要的中介因子;(3)討論信任媒體與批判媒體正反兩種力量之抗拮,造成媒體對身體意象之影響力在本研究中顯得微弱;(4)以「態度雙元模式」(model of dual attitudes)中的顯性與隱性態度之別解釋何以性別意識之中介影響不顯著。

  • 期刊

過去的許多研究顯示,網路人際互動是形成網路成癮的機制之一。網路上的人際互動具有高親密度、高自我揭露程度等高去抑制化行為,以及高不確定感的特性。而此一互動特性,在三種成人依戀型態中,以焦慮依戀者的人際互動模式與之最為接近,因此我們推論焦慮依戀者會因為受到網路人際互動的吸引,而在所有的依戀型態中表現出較高的網路成癮傾向。本研究共包含兩個研究,研究一主要在探討不同依戀型態者是否具有不同的網路成癮傾向,並了解網路人際互動行為在網路成癮的形成上所扮演的角色。研究二則是針對網路人際互動行為進行更詳細的論述,透過網路互動對象以及網路他人概念此二方面,來了解網路人際互動行為對網路成癮的影響為何。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依戀類型者在網路上會具有不同的網路人際互動行為,並且進而影響不同依戀類型在網路成癮傾向上的表現。此外,本研究結果也支持網路成癮是個人特質與網路環境特性交互而成的想法,並且也再次的顯示網路人際互動確實是中介網路成癮的原因之一,尤其在焦慮依戀型態上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