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198.29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採活化再現性分析方法(Liou et al., 2006),分析三組功能性磁共振造影視覺實驗資料,認知作業包括偵測變化的視覺注意力(visual attention in change detection)、物件導向的空間注意力(visual attention in objectbasedselection in space)、及語言轉換的數字認知(language switching in numerical cognition)等。分析以個別受試者為主,且未將受試者資料校準至國際標準腦,以減少影像扭曲造成的誤差。重要的分析結果包括︰(1)多數大腦皮質同時參予不同的視覺認知作業,且當受試者執行完作業並凝視螢幕中央「+」時的活化反應區,與執行空間注意力作業反應區相似。此結果顯示,無論複雜或簡單的視覺認知作業,大腦皮質皆同時參予執行。由於大腦為一完整的訊息系統,本研究建議功能性磁振造影實驗研究應重視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性聯結(神經網路),而非特殊區域的活化反應(localization)。(2)大腦聯絡皮質(associative regions)在所有作業中僅出現正向的反應,視覺皮質在所有作業中同時出現正向及負向反應,且與作業難度無關。掌管注意力及記憶的非特殊皮質(non-specificregions)在被動觀看刺激時僅出現正向的反應,但在需集中注意力的作業中,會同時出現正向及負向反應。由於聯絡皮質中γ-胺基丁酸(GABA)的濃度較其他皮質區少,且主要負責訊息的整合及長距離訊息傳輸,研究假設磁共振實驗中帶氧血紅素反應下降和γ-胺基丁酸的活動有關。本研究最後提出三個重要的訊息傳遞迴路:注意力、記憶、及情緒,做為探討功能性聯結研究的參考。

  • 期刊

本研究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動態因果推論模型(DCM)及階層式模型比較,探討中文語意處理的神經機制,並且以一個最適當的模型顯示不同腦區之間的神經動態連結。實驗作業為判斷視覺呈現的中文字對在意義上是否相關。本實驗採用兩種刺激字對,分別為語意相關組與語意無關組。在功能性磁振造影的結果顯示,處理語意相關字對時,位於左腦腹側下額葉(vIFG, BA 47),左腦背側下額葉(dIFG, BA 9),左腦顳中葉(MTG, BA21)及左腦梭狀回(FG, BA 37)四個腦區會產生顯著的神經活化。進一步的階層式模型比較,針對語意相關組與無關組進行不同動態因果推論模型的檢驗,並嘗試找出一個最精簡且適當的模型,推論處理中文語意時的腦區有效性連結。結果發現從左腦下額葉到左腦顳中葉有顯著的調節效果(modulatory effects),推論左腦下額葉會透過由上而下的處理至左腦顳中葉提取語意表徵。同時,結果也發現從左腦梭狀回到左腦中顳葉的顯著調節效果,推論左腦梭狀回將字形訊息透過由下而上的傳送,至左腦顳中葉處理語意表徵的訊息。

  • 期刊

本文探索「自我意識」與「無自我意識」記憶的機制,所根據的是當代使用「歷程分離程序」(用於顯示測驗)或「以自我監測為基底的分離程序」(用於隱示測驗)分離一個測驗裡兩類記憶的研究成果。這些結果一致的顯示,「淺層處理」、「深層處理」、「聯想」與「自我衍生」對顯示與隱示測驗裡「自我意識」估計值產生正向的作用,其中「深層處理」、「聯想」與「自我衍生」的作用大於「淺層處理」的作用。在另一方面,「淺層」與「深層」處理對「無自我意識」估計值產生正向的重複促發作用,但「聯想」與「自我衍生」對此估計值未產生促發或產生抑制促發的作用。以上結果被認為,此兩類記憶不但其驅動的形式不同,而且其受惠於練習情況的訊息收錄亦不同。

  • 期刊

高等認知控制的重要面向之一是能夠因應環境而有效率的在不同作業之間做轉換。例如,一位雙語者必須能夠依據她/他所談話的對象來決定使用哪一種語言做溝通,並且要能夠隨時在必要時去轉換使用不同的語言。既然在任何一個情境脈絡下都存在許多的不同作業可以執行,那麼究竟我們是如何去控制使用這些與時俱變的不同作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在過去的二十年,許多為理解動力性認知控制的研究者已普遍使用「作業轉換」的程序:要求實驗參與者要對兩種不同的作業規則做嘗試次之間的快速轉換。透過這個作業程序,研究者發現實驗參與者轉換作業時所須花費的時間要比重複作業來得長。本篇回顧性文章將總覽過去二十年來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作業轉換派典之相關研究,包括行為的以及神經影像為取向的研究。本文將著重於作業轉換的準備控制機制(轉換特定性及/或一般性)及其相關理論。同時文中將評述作業轉換的各種干擾現象,包括作業轉換的反應重覆虧損、作業前向干擾、後向抑制、作業規則相容性、競爭規則抑制等等。最後,文中將展望作業轉換之研究未來十年的可行性研究議題。

  • 期刊

本文主要目的在回顧嬰兒對於臉孔和種族的知覺發展的早期專化歷程。我們首先回顧探討新生兒臉孔偏好的幾篇經典研究,接著進一步介紹解釋此臉孔偏好的三大理論取向,包括八零年代的「線性模式取向的感官假說」、九零年代的嬰兒對「特定臉孔表徵的先天性偏好理論」,以及近十年內Turati等人主張的「非特定的知覺偏好理論」。本文的第三部分深入討論Turati等人的「上重偏好假說」的一些限制與相關的後續研究,利用強迫選擇新奇偏好注視法和眼動追蹤儀,我們重新檢驗此假說並發現二、三個月大的嬰兒並未顯現出上重偏好;表示此非特定的上重結構的偏好可能只是個很短暫的趨力,當嬰兒開始累積視覺經驗,他們會轉而傾向去注意到真正的臉孔表徵。本文的第四大段闡述生命早期的臉孔學習與專化歷程,除了回顧來自於神經生理方面的支持證據外,也探討嬰兒對於臉孔的種族訊息的敏感度如「他種族效應」的研究。「他種族效應」的研究結果發現,三個月大的嬰兒較偏好自己種族的臉孔,而我們研究台灣地區四到九個月大的嬰兒辨識不同種族臉孔的能力,發現嬰兒且辨識自己種族臉孔的能力會最早出現,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精進;而辨認他種族的能力會較晚出現且進步有限。整體而言,綜觀我們所回顧的西方文獻與本土的研究,本論文支持早期臉孔知覺發展與專化的「經驗─期待」觀點。

  • 期刊

在視線所及之處,預測性訊息無所不在。這些訊息預告著隨即發生的事件機率及可能性,讓視覺系統得以事先準備,並用最有效的狀態反應。這類事先獲取資料訊息的內隱性處理過程,在諸多研究領域中已受到許多行為證據支持證明(如:空間、時序、抽象機率)。近來,神經生理學也試著去了解這些學習過程背後的神經機制。其結果顯示額葉及頂葉網絡和內側顳葉佔有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欲回顧探討此類學習歷程在視覺注意力及眼球運動控制層面上的各項證據,並檢視現今研究之結果,以探討其神經機制。此研究議題所涉及之腦區包含額葉眼動區、輔助眼動區、後頂葉皮質及內側顳葉。總結各項發現,上述區域對於機率學習在視覺注意力及眼球運動控制的表現上皆有其關鍵且獨特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