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0.72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探討在改變偵測作業中,對於置入物注意、記憶與態度之影響,並進一步應用在設計遊戲置入廣告時應注意的元素為何?實驗操弄了置入物是否在作業畫面中的聚焦區(area of interest, AOI),以及置入物是否為有位置改變的作業目標,測量實驗參與者偵測的正確率、反應時間和再認表現。我們並使用眼動儀,測量參與者對置入物的眼動處理模式,如凝視時間(fixation duration)與凝視次數(number of fixation)等,以檢視置入物在作業中是否能吸引注意力?最後,請參與者評估對置入物的喜好程度和購買意圖。結果發現,參與者對置入物於聚焦區內的反應時間,顯著快於非聚焦區;眼動測量的結果亦顯示,當置入物是有位置改變的作業目標時,有更長的凝視時間和更多的凝視次數。更重要的,是參與者對於不是作業目標和在非聚焦區的置入物,卻呈現較高的喜好程度和購買意圖。上述結果顯示:在以搜尋作業目標物為主要任務的偵測改變作業中,喜好度和購買意圖並非直接反映在凝視時間、凝視次數和平均凝視時間等注意力指標上。有可能是參與者暴露於置入物的時間,增進其對置入物的內隱處理,進而影響了對於置入物的喜好度和購買意圖。未來研究可以加入內隱指標,探討當置入物位在非聚焦區時的效果,以提供更直接的證據驗證。

  • 期刊

發展心理學過去研究的模仿行為,近來被質疑是否更適合解釋為比較心理學領域探討的非模仿社會學習過程。本研究修訂過去動物行為學家研究工具使用行為設計的陷阱管子作業,探討幼兒的模仿與仿效學習。在四種實驗情境中,二歲幼兒觀看酬賞物被取出或被推進陷阱:在兩組大人示範情境,幼兒目睹實驗者成功取物或嘗試但失敗;在兩組無人示範情境,幼兒觀看棒子自發運動,模擬大人成功取物或嘗試失敗過程中的物體運動軌跡。兩組控制組包含一組基準組與一組吸引幼兒注意相關空間位置的控制動作情境。結果發現,不論示範是否成功,觀看大人示範的幼兒比觀看無人示範的幼兒與兩組控制組更傾向使用示範方式取物。無人示範組的仿效表現與兩組控制組沒有差異,均比大人示範組更傾向使用自我探索發現的方式取物。雖然幼兒能透過不同訊息仿效作業目標,只有觀察大人示範能影響其是否使用模仿策略解決工具使用問題。

  • 期刊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核心症狀雖然是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但情緒調控問題近來亦受到關切。本研究的目的為從家庭情緒脈絡觀點,探討「父母情緒表達」、「父母情緒教養」、及「家庭的情緒氣氛」對ADHD兒童情緒調控的預測,並比較ADHD兒童及控制組兒童在情緒調控能力及家庭情緒脈絡之差異。研究對象為60位ADHD學齡兒童及60位控制組兒童及其父母。研究方式包括由父母及兒童問卷評量,並透過模擬情境法測量兒童觀看父母衝突影片後的情緒反應及情緒調控能力。結果發現,ADHD兒童自覺害怕與難過強度較弱、平復害怕所需的時間較短、對害怕與生氣情緒的平復程度較容易;但父母評量結果則呈現ADHD兒童日常生活中害怕、難過、生氣之情緒較強烈,且情緒調控能力較弱。兩組兒童之家庭情緒脈絡顯示,ADHD兒童之父母負向情緒表達較多;較多摒除型及失控型情緒理念;較多父母衝突,父子依戀及母子依戀程度較弱。但其中對ADHD兒童情緒反應及情緒調控能力最具預測力的是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尤其當控制了兒童的症狀之後,父母情緒理念可以預測ADHD兒童的情緒反應及情緒調控能力。本研究顯示父母後設情緒理念對ADHD兒童情緒反應及情緒調控之重要性,此結果可提供臨床工作者訓練ADHD兒童調控情緒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