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16.90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過去雖有實徵研究認定努力與學業成就在儒家社會中具道德性,但其立論皆以參與者對學業活動的意見而間接推論,並未直接檢驗參與者對努力及學業成就之道德判定。一方面儒家文化以角色義務為基礎的道德觀可能將「努力」與「學業成就」視為學子應盡的道德義務;另一方面,社會—認知範疇理論則視盡義務與否僅代表社會成規議題而非道德議題。據此,本研究將探討台灣青少年對努力與學業成就的看法較符合由儒家學說衍生之道德義務假設、或較符合社會—認知範疇理論之推論。鑒於儒家文化視某些角色義務具有不分情況皆須積極奉行之無條件積極性,本研究亦探究青少年對努力及學業成就之無條件積極性的社會成規判定與道德判定,並對照學子對典型之無條件積極義務「孝道」之看法。共148位大學生與158位高中生填寫有關「努力」、「學業成就」、「孝道」是否具社會成規或道德屬性之問卷。以t檢定發現,「努力」具道德屬性的論述未被青少年認可;「努力」雖被視為具社會成規屬性但不具無條件積極性,且其強度仍不及「孝道」;「學業成就」則未被認可屬於道德或社會成規。換言之,努力具道德性並非台灣青少年之共識。

  • 期刊

本研究目的是運用子—母音單音節語音/da/誘發聽性腦幹反應(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sABR),並以臨床聽覺電生理檢查儀器的刺激、記錄和分析方式,探討語音誘發聽性腦幹反應於華語正常聽力成人波形之數據並分析性別變項效應。總計收20位雙耳聽力正常成人參與本研究(男性10位,女性10位),平均年齡29.00歲(SD = 5.15,範圍20 ~ 37歲),在語音/da/80 dB SPL刺激音強,每秒4.3次的刺激速率與Fz-Earlobe-Fpz記錄電極位置的設定下,可如同國外文獻在相對應時間區段內觀察到一致具再現性的神經反應波形,此外初步研究結果也指出不論是各波潛時、振幅以及對語音基頻F0的周期性神經反應,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p > .05),表示從腦幹至聽覺皮質下區域未顯現性別效應。由於電生理檢查結果易受到儀器設定參數、受測者個人因素等影響,因此在實務應用前仍建議因地制宜建構合適的常模參考數據,本研究結果提供國內耳科學、聽力語言、特殊教育與神經科學等相關領域運用語音刺激誘發電生理反應於不同障礙類別之基礎。

  • 期刊

排隊現象不僅是司空見慣的消費行為,其伴隨的管理效益也不斷被服務供應商所關注,如何讓消費者動身加入或停留在服務佇列中成為一項有趣的管理議題。腦波是人類面對問題時的大腦直接反應,若能觀察腦波變化與決策之間的關係,應該可以幫助學者與業者瞭解排隊對於消費者的刺激影響。據此,本研究以情境模擬實驗搭配腦波技術,觀測提供「等候時間」與提供「等候資訊」的排隊現象於消費者等候決策歷程的變化。本研究並針對上述兩種現象對消費者等候意願進行問卷比較。問卷結果發現給予消費者等候時間資訊可以正向激勵消費者繼續加入等候。此外,本研究針對提供等候時間和提供等候資訊來進行腦波分析比較,在統計檢定上也呈現出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