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198.29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文主旨為利用記憶的序列位置效果探討語文刺激的項目訊息與位置訊息是否可以分離?實驗一中,以語文刺激為記憶材料,要求受試者進行同時回憶項目內容以及空間位置訊息的自由回憶作業,結果發現除了項目訊息回憶有顯著的序列位置效果,其位置訊息同樣也有序列位置效果。當刺激為非語文材料的黃色圓點時,在相同的作業下,圓點位置記憶則無序列位置效果。實驗二中,利用與實驗一同樣的語文材料項目/空間記憶作業,加入咬音抑制作業與圖形判斷作業兩種不同的干擾作業,企圖分別對不同的記憶訊息進行干擾,結果發現干擾作業和語文刺激項目/位置的交互作用,然兩種不同性質的干擾作業並沒有與序列位置產生交互作用,這表示干擾僅在量上不同,並沒有產生質的變化。綜合這兩個實驗的結果,我們認為語文刺激的項目訊息及位置訊息是同一系統的不同編碼的運作機制,在同時記憶同時回憶的情況下,兩種訊息會進行整合,難以分離。

  • 期刊

此篇研究採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來探討閱讀英文單字時,字形、字音、與字義如何交互影響閱讀的歷程。實驗的刺激嘗試是英文的字對,以促發的程序來安排,受試者閱讀連續出現的兩個刺激嘗試,並要判斷第二個刺激嘗試是否為一個合法的英文字。當兩個刺激嘗試為同音字對時,實驗者觀察第一個刺激嘗試如何去影響受試者對第二個刺激嘗試的判斷,並檢視其對應的神經機制。此外,第二個刺激嘗試並根據字的形音對應關係,分為規則字與不規則字,藉此探討在促發的實驗設計下,字的規則性如何去影響受試者對第二個刺激嘗試的判斷。三個主要的實驗的結果如下:第一,當英文字對包含不規則字時,由於字形與字音的轉換困難導致字義的涉入,在左腦半球的顳葉中區(BA 21)產生大腦神經活動增加的現象。第二,當英文字對包含規則字時,由於字形與字音的轉換容易,在左腦半球的頂葉下區(BA 40)產生大腦神經活動減少的現象。第三,同音字對與控制組字對相比較,因為對字形的檢查處理以判斷字的合法性,在左腦半球的視覺聯結區(BA 37)產生大腦神經活動增加的現象;同樣地,非合法的英文字對與合法的英文字對比較,在相同的區域產生大腦神經活動增加的現象。這些實驗結果建議,在行為資料中所產生的同音促發效果,是由數種的處理歷程所構成,並且反映在增加與減少的神經活動上。

  • 期刊

當代口語語詞辨識理論多主張語詞的片段可以活化一組候選詞,之後並引發了詞彙競爭的過程。這類過程的本質為何,一直是西方文獻探討的重點。然而,鮮有研究使用中文的受試者來探討這一問題。在本研究當中,使用國語的受試者在聽過單音節或雙字詞的促發刺激後,對雙字的視覺目標刺激進行詞彙判斷。實驗1A和1B發現,如果單音節的促發刺激和雙字詞目標刺激的詞首音節相同,那麼詞彙判斷的反應會比兩者不同時要來得快。在實驗2當中,當雙字詞促發刺激和雙字詞目標相同時,反應時間會比兩者完全不同時來得快;然而,如果兩者只共享詞首音節時,反應時間卻比兩者完全不同者慢。本研究的結果將與前人的實驗結果以及當代的口語語詞辨識理論參照討論。

  • 期刊

物體為基注意力理論(object-based attention theory)主張注意力不僅能分佈在空間,也能夠分佈在物體上。此研究檢驗物體為基注意力是否受到作業種類影響。三個實驗的結果發現作業種類、物體預覽時間以及線索-目標物的控制刺激呈現不同步(cue-to-target stimuli-onset asynchrony),會影響注意力在兩物體間之移動所需的時間。進一步來說,當給予簡單的作業以及允許較多的時間時(物體預覽時間或者線索-目標物的控制刺激呈現不同步),注意力移動到不同物體的遠端時,比移動到相同物體的遠端時,需要耗費更多時間。然而當給予困難的作業以及允許較少的時間時,注意力只有在移動到不同物體的近端時,才需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力資源在相同物體上的分佈情形,受到作業種類和允許分佈時間的影響,進而影響注意力在兩物體間之移動所需的時間。

  • 期刊

本研究從「最適團體」的新概念來探討個體在多個同質性團體中的流動傾向。我們認為個體為了維護正向的自我評價,會以「最適團體」為其社會流動的目標團體。個體選擇「最適團體」有二個重要的考慮歷程,首先,個體會優先選擇個人能力表現所能勝任的團體。其次,在前述的條件下,該團體的表現相對於其他可能團體的表現,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研究一為4(個人表現:高能力vs.中能力vs.低能力vs.無回饋)×2(團體相對表現線索:明確vs.模糊)的二因子受試者間設計,共421位高中學生接受模擬情境故事的操弄,主要依變項為社會流動的行為意圖及預期未來表現。結果大致符合預期,當團體間相對表現明確時,個體可以判斷自己的最適團體,並以該團體為其社會流動的目標;相對的,當線索為模糊時,個體無法判斷自己的最適團體為何,因此選擇的目標團體較為分散。 研究二為3(個人表現:好vs.中等vs.差)×2(團體相對表現:好vs.中等)的二因子受試者間設計,共121位中原大學受試者依個人表現與團體相對表現的回饋,組成個人與團體表現間的最適與非最適狀態。主要依變項以社會流動的行為意圖為主,團體認同度與預期表現為輔。結果也頗符合預期,當個體已經處於最適團體時,大都會選擇留在原團體中,也展現了較高的團體認同度;相對的,個體若處非最適團體,則會展現明顯的社會流動意圖,以最適團體為其社會流動的目標團體,對原團體的團體認同程度低,同時對流動後的最適團體有著較高的團體認同度。 研究結果均支持「最適團體」的概念,個體在社會流動時所考慮的目標團體,並不只是單純考慮到個人表現或團體地位,而是以能夠維護正向自我評價的「最適團體」為目標。

  • 期刊

本研究根據社會困境理論所述的現象,假設團體成員在團體的集體作業中,懷有佔別人便宜的投機心態與擔憂被他人佔便宜的雙重心態,而推論流動性高的團體比起流動性低的團體會產生成員傾向出走的惡性循環。其中也伴隨有團體效能消極化及團體作業成果低落的情形。 本研究包含三個子研究。研究一以48名大學生為研究樣本,三人為一小團體,採取實驗法將團體結構操弄為成員流動組與非流動組兩類,以合作投資遊戲,來分析團體流動性與團體成員出走傾向間的關聯;研究二以78名大學生為研究樣本,研究設計同於研究一,進一步分析團體流動性與團體效能間(以合作程度、信任程度為例)的關聯;研究三以台灣職棒球隊之球員流動性、年度排名、年度勝率為比較項目,瞭解團體流動性與團體表現間的關聯。 綜合三個研究來看,團體流動性、團體動能與團體作業成果三者之間有著微妙的關聯。在開放型團體中,成員流動率偏高。在流動率高的團體裡,團員間的合作意願較低、彼此之間不容易信任、整體表現較差、出走意念較高、具體的出走行為也較多。然而,流動率應該並不是越低越好,適度的流動率反而有助於團體因應外界的威脅與變動,以維繫團體的整體表現。本文最後就團體成員流動的相關問題提出延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