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16.90

中華心理學刊/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 Ahead-of-Print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幸福觀」是主觀幸福感的重要面向,但長久以來卻一直為西方主流心理學所忽視。我們相信將文化與主觀幸福感視為動態的交互建構是最佳的研究策略。採取上述的文化心理學立場,本文選擇性地回顧了我們在台灣進行的本土化研究,以開顯主觀幸福感領域中日漸成形的兩大重要議題:(1)幸福的觀念;(2)幸福的文化性相關因子。 我們的研究指出,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中各有獨特的幸福觀念,而我們可以有系統地分析、抽離、以及測量這些觀念。歐美文化中「個人取向的幸福觀」主要由兩大元素組成:個人負責與直接追求;東亞文化中「社會取向的幸福觀」也主要由兩大元素組成:角色責任與辯證均衡。 我們的研究還發現,文化除了直接型塑幸福觀,還會經由建構不同的自我觀來影響主觀幸福感的歷程,這些自我調控的機制進而決定了人們在追求幸福時的想法、感受、及行為。文末,我們也特別指出日漸明顯的雙文化並存現象。

  • 期刊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比較紙筆調查和網路調查方式對於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信、效度的影響。研究對象為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大學部所開設的624門課,包含一年級198(31.73%)門、二年級161(25.80%)、三年級146(23.40%)以及四年級119(19.07%)門。研究工具為「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學意見反映調查表」(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ion form),共包含四個層面:「準備與計畫」、「教材與內容」、「教法與技巧」、「作業與評鑑」。研究結果顯示,紙筆調查而言,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每一個層面的的內部一致性alpha係數,分別介於.904和.965之間;就網路調查而言,則介於.919和.960之間。就構念效度而言,在紙筆方面,每一個向度之因素解釋量介於13.4%和32.8%之間,每一向度中小題之因素負荷量介於.332和.826之間。而網路方面,則每一個向度的因素解釋量介於16.6%和27.5%之間,每一層面的題目因素負荷量介於.422和.848之間。另外從多項特質多重方法來看,則信度係數高於軸合效度係數,而軸合效度係數也高於區別效度係數。由研究結果得知,無論紙筆調查和網路調查的方式,其所產生的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的信、效度都頗高,而且不會有影響。

  • 期刊

在抬高式T形迷津,大白鼠可以很快習得滯留在有牆的封閉區而不冒然進入開放區的制約躲避行為,受試緊接著被置於開放區的一端時,它會立即表現出脫逃行為,由開放區迅速逃離前往封閉區。從過去研究利用臨床有效的抗焦慮症藥物的藥理檢驗結果,推測這型迷津的二種行為與不同型式的焦慮有關,但建構行為的動力機制迄今未曾被有系統的檢驗過。本研究藉操弄迷津平台的離地高度、不同型式的封牆,及開放區走道的加寬以檢驗引起焦慮的刺激源何在,結果顯示開放區的空曠訊息對受試的衝擊是主要的焦慮源所在,但來自高度訊息的衝擊不能完全被排除。另外一項實驗比較此迷津的兩種作業以先後不同的次序進行,結果顯示這個有關實驗步驟的操弄並不影響制約躲避行為與脫逃行為的反應,亦即先曝露於開放區的即刻經驗尚不足以影響制約躲避行為的習得歷程。藉由血清張力素類的抗焦慮藥物buspirone分別對這種迷津行為及自發性運動反應進行藥物劑量的藥理檢驗,此藥採較低劑量(0.3mg/kg)注射可以明顯的減抑制約躲避行為的習得而不影響脫逃行為,而此抗焦慮的藥效無關乎此藥對自發性運動量的改變。本研究結果為此型迷津運用在心理藥理學探討焦慮的動物模式,提供了行為檢驗的信度與效度之相關證據。

  • 期刊

在華人的企業組織中,忠誠是部屬與其主管互動的重要特徵。現有的研究雖然不多,但已掌握華人本土的主管忠誠概念,並發展出華人主管忠誠的建構與測量。然而,由於直接延伸自組織承諾的概念,所以,西方主管忠誠的概念本身缺乏完整的建構。因此,本研究以華人本土主管忠誠的概念與測量,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以彌補西方主管忠誠概念的不足。經由內容分析確認量表內容效度後,蒐集美國160對與台灣400對領導者與部屬對偶樣本進行分析。初步結果指出:(1)華人本土主管忠誠建構,具有相當程度的文化普同性;(2)本土普同性主管忠誠與西方主管忠誠構念,對工作滿意度、工作績效、及間接組織公民行為的預測上,美國與台灣相同。文章中對於研究結果的意涵有更為深入地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

  • 期刊

本研究主要探討靜坐經驗的有無與情緒智能的高低,是否能有效調節壓力知覺與負面心理健康(如軀體化症、焦慮和失眠、社交困難及嚴重憂鬱)間之關係。本研究探橫斷面結構式問卷收集研究資料,總計施測500位受訪者。所得資料以Pearson積差相關、單因子多變量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結果發現靜坐經驗、情緒智能、壓力知覺及負面心理健康四者間確實有顯著相關,而且五年以上靜坐經驗者相較無靜坐經驗者,有較佳的情緒評估能力、較低的壓力知覺,以及較少焦慮和失眠症狀。迴歸分析顯示,靜坐經驗、情緒智能(如樂觀王義/情緒調節、情緒運用)與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如軀體化症、焦慮和失眠、社交困難及(或)嚴重憂鬱)是有顯著地預測能力。惟「情緒運用」與負面心理健康(如軀體化症、焦慮和失眠及嚴重憂鬱)呈正向顯著,此結果異於西方文獻之證實。另外,情緒智能(如樂觀王義/情緒調節、情緒評估、社交能力)與靜坐經驗對壓力知覺與負面心理健康(如焦慮和失眠)二者關係均具有顯著調節效果。

  • 期刊

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是指父母對孩童情緒表現所產生的情緒、行為、及信念,是一組對孩童負面情緒行為的穩定認知及反應行為組型,可以被區分為:教導、不干涉、摒除與失控四種類型。本研究討論母親的後設情緒理念差異,如何影響她對孩童的情緒教化方式,進而型塑出孩童對她的依附關係傾向。本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型驗證下述假設,結果顯示資料符合情形良好:情緒教導理念特徵強的母親,對子女形成母親安全型的依附傾向有促進效果,而對形成母親抗拒及逃避等不安全型的依附傾向有抑制作用;情緒摒除理念特徵強的母親,則易使子女對她形成抗拒型的依附傾向,但對安全型及逃避型依附傾向發展的影響並不明顯。研究進一步發現上述模型的關聯性,在女兒身上的作用效果明顯的大於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