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64.120

人口學刊/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 臺灣人口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通過分析2005年和2008年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調查的資料,本研究考察了社會經濟地位和死亡,以及兩個自報的健康指標(自評健康、日常生活活動功能)之間的關係。我們的研究有三個重要的發現:(1)儘管社會經濟地位與不同健康指標的關係強度有所不同,但整體而言,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2)相比預防性程度低的疾病(癌症)導致的死亡,社會經濟地位與預防性程度高的疾病(循環系統疾病、呼吸道疾病)導致的死亡有更強的負相關;(3)相比社會關係、健康行為,醫療服務的獲得更多地解釋了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相關。總體來說,研究結果支持了根本原因理論。

  • 期刊

臺灣死亡率自日治時期以來快速下跌,平均餘命乃大幅上漲;死亡率下降過程中出現年齡分配變動的現象,下降的動力由早期嬰幼兒人口逐漸移入中高齡人口,晚近則高齡死亡率在年齡軸上趨平發展,使得平均餘命趨向極值與否成為討論的焦點。本文先使用人口粗死亡率的定義解析指出,年齡標準化的死亡水準雖然持續下降卻有趨緩的動向,對應著人口出生時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建立本文所要分析的事實基礎。接著引入文獻說明平均餘命之趨緩成長可能關聯著人類細胞分裂次數的限制,以及物競天擇的進化原理,使得「自然」死亡的年齡分配在40歲與已知最高歲數之間,而若最高齡的限制紋風不動,則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會因平均餘命增長而產生壓縮的現象。進一步使用區間餘命、死亡年齡分布變異數、人口熵、與Gompertz存活函數來檢討平均餘命趨向遲緩成長的原因,本文使用簡易生命表說明幼年及青壯人口的死亡率迫近自然下限,區間餘命迫近自然上限,使得平均餘命的成長動力轉為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改善;固然老年死亡率距離自然下限較遠,有較大幅度改善的空間,卻因長期累積致命風險與慢性疾病不容易治癒而較難改善,使得死亡水準下降與平均餘命的成長趨緩。接著使用完全生命表套入Gompertz存活函數以延伸年齡到100歲以上的單齡歲數,突破人口統計設定的最高齡組限制,並關聯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分析結果發現平均餘命趨向遲緩成長的同時,死亡年齡分布的變異數與人口熵皆伴隨下降,而Gompertz存活函數的兩個主要參數也正好可以連結存活曲線的矩形化,指出臺灣人口的死亡年齡分布在高齡端117歲前後似乎形成一個牆角,因而產生死亡壓縮的現象。

  • 期刊

地震及颱風等天災往往在非常短時間內,對生命與健康造成全面性的傷害與破壞,即便是倖存者也必須面對災害造成的身心苦痛,因而增加了死亡風險。其中,中高齡人口由於生理機能退化,容易因為天災及氣候環境變化罹患疾病,後續醫療救護需求往往高於其他年齡層。過去文獻大多論及重大天災對死亡率立即的衝擊,較少探討後續災民死亡風險的變化,亦即災民死亡風險回復至與震災前的水準的恢復期間,本文利用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921地震所屬的南投縣和臺中縣,與相鄰非災區彰化縣比較,估計震災前後的死亡風險的變化,衡量震災對災民的影響。研究發現:震災在短時間內造成災區嚴重的死傷,在震災中倖存之災民後續仍必須承受震災傷害的死亡風險,震災後災區領有震災卡之災民在震災後第一季的死亡風險顯著高過非災區1.27倍,震災後一年仍顯著高過非災民1.16倍,此結果顯示震災對於在震災中倖存但受創嚴重之災民的影響效果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本研究對中老年人死亡風險的估計結果,可提供政府評估未來中高齡人口的緊急醫療,以及長期的照護需求之政策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