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2.26

人口學刊/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國立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 臺灣人口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隨著醫藥科技等因素的發展,我國國民平均壽命逐年上升,高齡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尤為明顯,人口老化速度愈發明顯,國人對於退休生活、醫療需求更形殷切。為了因應老化及長壽的需求,近年政府提出不少政策都和老年人有關,包括全民健保、勞退新制、長期照護等,這些社會保險制度需要對未來人口及其結構,包括高齡人口的死亡率及其平均餘命等數值的推估,這些需求使得高齡死亡模型受到國內外各界的重視。本文探討高齡死亡模型,主要分為兩類:關係模型、隨機模型,比較哪些模型適合用於因應長壽風險,考慮的模型包括Gompertz(1825)、Coale and Kisker(1990)、Lee and Carter(1992)、Renshaw and Haberman(2006)、Cairns et al.(2006a)以及王信忠、余清祥(2011)提出的折扣數列模型(discount sequence, DS),其中後者結合工程上可靠度函數Weibull分布,另外提出折扣數列比值韋伯模型(DSW)。本文以實證資料評估兩類模型的優劣,使用臺灣、日本、美國三國五齡組及單齡組死亡率資料,除了估計效果的比較,也以交叉驗證檢驗預測結果,分析發現DSW與DS關係模型分別在配適與預測上,也能如同隨機模型一樣得到高精確的預測結果。

  • 期刊

近年來臺灣面臨超低生育的危機,針對少子化問題,政府推出鼓勵婦女生育之政策,如「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保母托育費用補助」或社會保險的生育給付等,各地方政府則以一次性的「生育津貼」刺激民眾生育意願,目前僅部分縣市發放生育津貼,各縣市開辦的時間與發放金額也有所差異,各縣市政府生育津貼政策是否能提升民眾生育意願為本研究欲探究之目的。本研究使用2005-2011年中央研究院「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長期追蹤調查,為類實驗設計之事前事後對照組比較研究法,以家戶為分析單位,排除單身及年齡43歲以上者,介入計畫為2006-2010年間縣市生育津貼政策,使用差異中差異法,比較有無生育津貼政策的縣市居民在政策介入前後生育意願是否有異,以廣義估計方程式控制重複測量樣本之自我相關與其他干擾因子。結果顯示控制妻子年齡、家戶收入、已有子女數、丈夫年齡、丈夫教育程度、妻子教育程度、妻子勞動參與、生育壓力與都市發展程度後,生育津貼政策的介入對育齡婦女之生育意願無顯著影響。以現金補助的方式提升民眾生育意願在本研究中並無顯著效果,該政策成本耗費大,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視該項政策的規劃是否適宜。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地區糖尿病成人患者(20-65歲)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SF-36),及影響生活品質的個人及地區因素。使用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串連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以確診糖尿病患者。個人變項有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健康行為(有無吸菸、飲酒、運動和肥胖),及社經地位(工作狀況、教育程度、家戶月收入)。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分為生理層面(PCS)及心理層面(MCS)。地區變項有兩個,一、縣市層次的地區社經劣勢指標,由2004-2005年縣市的(一)失業率、(二)15歲以上未受過大學以上高等教育人口比率、(三)低收入戶比率三個指標形成的因素分數;二、縣市層次的所得極端值差距指標(index of concentration at theextremes of income, ICE)。以多階層線性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在控制個人及地區社經變項後,糖尿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皆較沒有糖尿病的人要來得差。同時,相較於沒有糖尿病人,糖尿病人若居住在社經劣勢的縣市,或是低所得人口居多(ICE為負值)的縣市,其生理健康生活品質會更差,反映出糖尿病人雙重劣勢的疾病模式。此結果顯示出社經劣勢區域可能產生的「破窗」效應,使得居住在社經劣勢地區的糖尿病人承受更多因疾病帶來的生活負擔。相反地,居住在所得分布較為均衡的縣市(ICE接近0),不管是否有糖尿病,心理健康的生活品質會較好,而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生活品質則會改善更多,顯示降低社會不平等可能減少相對剝奪感,從而增加心理健康的生活品質。有別於傳統所使用的地區社經劣勢指標,所得極端值差距指標亦可做為測量社會不平等的程度,對心理生理及健康生活品質有預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