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251.22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採用穆林發展測驗(Mullen Scale of Early Learning, MSEL),評估40名生理年齡3歲以下自閉症類幼兒,控制組為發展遲緩幼兒及一般發展嬰兒。研究目的為:第一、評估自閉症類幼兒,認知能力的優弱勢處;第二由MSEL的表現,嘗試找出可以協助篩檢自閉症類幼兒的參考指標;第三、再次檢驗MSEL能力表現和自閉症症狀的相關性。結果:(1)自閉症類幼兒認知能力的弱勢處為語言能力,精細動作為相對優勢能力;(2)自閉症幼兒及整體發展遲緩幼兒,能力表現型態存在差異,但依據能力表現區辨自閉症與否需要謹慎。(3)探討自閉症症狀和認知能力的相關性,需要區分次類型;選擇認知能力的指標宜採用發展商數,而非年齡當量。本研究結果指出自閉症類幼兒認知能力的優弱勢處,可以提供早期療育與早期篩檢的思考方向。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父親對生氣情緒的後設情緒理念與幼兒生氣情緒表達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縣公私立幼稚園與托兒所115位大班幼兒(男61,女54;平均年齡69.7個月)及其父親。研究工具有二,一為「父母後設情緒理念量表」,由幼兒的父親填答。二為幼兒生氣情緒表達,使用三個「生氣情境故事圖」與「情緒臉譜」兩種訪談工具,由幼兒來回答問題並記錄其所回答的口語內容。研究資料經描述性統計、t考驗、χ2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為:男孩比女孩更常使用迴避的生氣表達方式;父親在四種後設情緒理念類型傾向方面,情緒教導型理念最高,情緒摒除型理念次之,情緒不干涉型與情緒失控型理念則沒有差異;父親愈強調情緒教導型理念則幼兒生氣表達強度就愈低,生氣表達方式亦愈具有建設性,反之,父親愈強調情緒失控型理念則幼兒生氣表達強度就愈高,生氣表達方式亦愈不具有建設性;父親對幼兒的照顧愈多,可以預測幼兒的低生氣表達強度;父親的教育程度越低,與幼兒的高生氣強度及無建設性的生氣表達方式有正相關。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同時結合自我定義記憶的內容分析方法,進一步探討年輕人轉折時刻自我定義記憶之解釋歷程與其自我認同狀態、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114位成年初顯期階段年輕人(男性14位,女性100位),平均年齡為20.6歲。研究工具包含「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定義記憶問卷」,其中「自我定義記憶問卷」之解釋歷程分析向度包含「意義化歷程」與「污染化歷程」兩部份。研究結果發現:(1)認同達成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正相關、認同混淆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負相關、認同尋求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負相關、認同早閉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負相關;(2)認同達成狀態與「污染化歷程」有負相關、與「意義化歷程」有正相關,認同混淆狀態與「污染化歷程」有正相關;(3)「污染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負相關、「意義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有正相關;(4)「污染化歷程」對認同混淆狀態與心理幸福感有間接效果。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旨在探究新住民母親於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親子關係的發展與感受。研究歷程經由個案的訪談與觀察,瞭解其原生家庭以及台灣家庭的文化脈絡。研究對象為柬埔寨出生、越南長大的新住民母親,走進台灣家庭後,如何在台灣文化與家庭權力結構的限制下,調適其為人母的角色,尤其在親權的踐行及與孩子的情感連結方面,其面臨的困境和因應之道。嫁入台灣之後,因兩個社會家庭文化脈絡的落差,當她以過去原生家庭的生活經驗運用在管教與互動時,不同價值觀所造成的衝突與矛盾,影響她與子女關係的發展與互動方式。在欠缺家庭支持的情況下,新住民母親多半是憑藉著自己的學習來適應生活中的一切。然而,即使面對教養困境,為母則強的性格使她仍不放棄自己的教養信念,以及對女兒的親權自主;與兒子的關係則呈現了較多的無力感。研究結果發現,原生家庭與台灣家庭在生活與親子關係價值觀的不同、台灣三代家庭結構、夫家中的弱勢處境等,都是影響新住民母親之親子關係發展與互動的最大因素。進一步也反映出新住民母親嫁入台灣後,不同生活經驗、家庭結構、文化背景脈絡與價值觀的差異等,對親子關係的發展與互動都有深遠的影響。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年幼嬰兒於挫折情境中之情緒反應。6、9和12個月的嬰兒共60位參與研究,其中各年齡組之半數嬰兒先經歷面對母親然後面對陌生人引發之挫折情境,另外半數嬰兒則先面對陌生人再面對母親引發之挫折情境。在引發挫折的程序中,先連續餵食嬰兒餅乾再連續取走餅乾。研究結果發現嬰兒在挫折階段的平均心跳與哭泣頻率均高於基準階段,哭泣頻率在挫折階段高於給予餅乾階段。心跳部分,6個月的嬰兒面對母親的心跳速率高於面對陌生人,12個月的嬰兒在給予餅乾階段與挫折階段的心跳速率高於基準階段。當先面對陌生人所引發挫折時,嬰兒面對母親的平均心跳速率高於面對陌生人。哭泣部分,9個月的嬰兒在先面對陌生人比先面對母親的情境下表現較多的哭泣;12個月嬰兒則反之。12個月的嬰兒在先面對母親引發挫折的情境下,在基準階段與給予餅乾階段表現出較多的哭泣頻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嬰兒6-12個月時已表現出挫折反應,面對母親嬰兒表現出心跳加速的反應以及較多哭泣,但9個月嬰兒先面對陌生人引發挫折時表現出較多之哭泣,而12個月嬰兒的哭泣挫折反應則在先面對陌生人而後面對母親時較相反順序時為少。綜合本研究結果發現,嬰兒的挫折反應與母親與陌生人有關,母親對於6-12個月的嬰兒之挫折反應調節具重要性。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邀請11位教育人員,探究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年以來的經驗與理解。研究結果發現每所學校各有不同的評鑑風景與困難。如果能引發教師擔任教職的初衷,從教師的內心需求出發,找到教師與評鑑的關係,教師對評鑑的知覺、思考及做法即會不同,衍生的行動意義也更為深刻。最後提出的建議是,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需要誘發教師的自覺,透過社群的建立,在不躁進的氛圍中,用分享美好的心情吸引夥伴加入,協助老師在社群的對話與支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勇敢的接受教學的挑戰。

  • 期刊
  • OpenAccess

本文乃社工員服務12名居住於災區之外,卻在88水災中罹災之災民與罹難者眷屬的經驗;「災區外的災民」是我們對這群在災區中罹災的外地工作者及其家屬的稱呼。這群罹災、罹難者是政府工程的下游承包團隊,在這場意外中罹難者5人,受傷者有7人。社工員經由服務過程發現工作團隊除了身體受創,罹災者或罹難者眷屬都出現急性壓力徵候的心理反應,只是每個人的表現並不相同。有些罹災者感到自責愧疚,未能從創傷的驚嚇中復原,部分成員反覆談論自己逢災的過程,只是周遭親友無法感同身受;罹難者家屬則因事發突然,出現難以接受惡耗的情感反應,且期待透過夢境與已逝親人有所聯繫。工作團隊與災區居民都蒙受相同創傷,卻因未居住在災區,資訊取得不易,而無法得到政府與民間即時的協助,宛如身處福利孤島。社工員亦因災民需求多元複雜、資源訊息整理不及,對於未能有效協助災民感到自責,另外,也對案家不同的創傷反應感到疑惑,並於服務大批創傷者的過程中出現替代創傷的特徵。綜合上述經驗,本文提出社工員及政府從事災後服務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