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91.169

應用心理研究/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 OpenAccess

社團法人台灣應用心理學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是探討現今華人子女對父母自我揭露的情形。研究者訪談17位介於青少年晚期與成年前期的子女,以瞭解孩子在哪些事情上對父母的自我揭露有困難及掙扎,以及最終說出口的關鍵。研究發現,受訪者在「難以言喻的禁忌話題」、「難以啟口的成長挫折」、「難以訴說的深刻情感」與「不得不說的子女義務」等主題有對父母自我揭露的困難。他們的掙扎包括:(1)基於子女角色義務,不想說但不得不說;(2)角色規範限制情感表達,想說卻說不出口;(3)相依的牽掛,想說卻不能說;(4)獨立與依賴的掙扎,想說又不願說。最終向父母自我揭露的關鍵是:(1)基於義務,不得不說;(2)安心分享,無須懼怕;(3)情緒衝擊,脫口而出;(4)為求認同,勇敢現身;(5)長大成人,朋友相待。歸納起來,華人子女想對父母自我揭露時,大多是採取「隱而不說」和「沈默不表」,或是「迂迴逃避」和「陽奉陰違」。原因可分成三大類,一是不善或不慣表達;二是害怕或擔心父母的反應,例如,尷尬、碰避、或衝突;三是長大成人,為了「證明長大」或是想「安父母心」。華人子女在順從與自主的矛盾以及義務與親密的糾結下,經過依賴和獨立的相互辯證,發展出具華人特色的親子溝通方式。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探討三項有關強暴迷思的問題:大專學生對強暴迷思的認同程度、強暴迷思與背景變項及社會讚許反應之間的關聯、強暴迷思是否有延伸至強暴當事人的家人與朋友的現象。本研究以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大專男生732位,大專女生723位,共計有效樣本數1,455位。採取無記名自陳式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大專學生對強暴加害人迷思的認同程度高於對強暴被害人迷思的認同程度,男生對強暴迷思的認同程度高於女生,私立大專學生對強暴迷思認同程度高於公立大專學生,而研究參與者的年齡、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及城鄉背景對強暴迷思認同度均無影響。強暴迷思與社會讚許反應呈低度正相關,顯示認同強暴迷思,可能是社會所期許的方向。此外,具有高強暴迷思認同度的大專學生,亦常具有高延伸迷思認同度,並且強暴迷思與延伸迷思具有概念上的聚合性,以及區辨無關概念上的一致性,顯示強暴迷思具有延伸到強暴當事人的家人與朋友現象。最後就本研究結果、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進行討論。

  • 期刊
  • OpenAccess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從高等教育擴張不同階段之青年所面對勞動市場的處境,探討臺灣社會變遷過程中,是否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脈絡下,目的價值觀與手段價值觀各構面被關注的順序已有所改變?研究結果發現,目的價值觀部分,處於2001年以前之高等教育發展階段之大專以上青年,比處在2001年之後高等教育擴張階段的青年較重視「外在酬賞」;而與1967~1987年三世代的專上青年比較初入職場的目的價值觀各構面重要性排序發現,代表生活安定和保障、以及和諧人際關係的「平安和諧」因素在世代的變動中愈來愈被專上青年視為首要的工作價值。手段價值觀部分,在2001年以後之高等教育擴張階段接受教育之青年,比在2001年以前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專上青年較重視「正義與自律」。不同世代手段價值觀平均數排序結果反映,年輕勞動者反而認為忠誠和正義感是達成個人目標的重要價值。

  • 期刊
  • OpenAccess

以地理學而言,人—地關係,彰顯著「人」之於「環境」和其意義價值之所。本初探嘗試從臺北都會鄰近地區—淡水老街周遭為出發,以甫自2005年以來,大量出現在報章、雜誌等媒體上的字眼—「慢活」,來探究和呈顯「緩慢」的空間經驗,之於人、地方及其存在意義和關係。研究中發現:「緩慢」的空間經驗,其背後所隱含的意涵,並不僅僅只是抒緩和放鬆,亦可能是一種地理遷移之自我安適的追求和渴望。而在研究中,試以參與觀察和滾雪球之方式,及與符合研究定義中之「慢活」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段義孚的逃避主義來說明此一地理遷移之自我安適之可能。如此探求,希冀可彰顯人與地方之特殊情感連結,和其場所精神藉由身體—空間經歷所延展出一種可能提供人之自我安適之所。最衷(終)亦是希冀,可開展對「慢活」討論的可能起點,同時並為都市生活型態的空間需求及人、地、環境與健康等社群領域,提供另一可能思考面向。

  • 期刊
  • OpenAccess

當前的華人社會,無論是助人工作或醫療專業,普遍地都逐漸走向目標取向、工具理性的專業發展。本文於是提出「人文臨床與療癒」的必要性,且將進一步深化並拓展受苦與療癒的範疇。「人文臨床」的關鍵概念,首先在於對「受苦現場」之驅動裝置的性能予以更多的關注。「受苦現場」本身即是力量流動、轉移、變化的驅動裝置。「受苦現場」給出的知識條件、行動的充分性,嘗試將人文社會學科的真實力量場匯聚在一起,而且這個力量場所發動的,不再是過早被符碼化的抽象概念,既非「因果模型」亦非「因果關係」,而是現場諸力量的變化生成。奠基於「人文臨床與療癒」的基本立場與關鍵概念,本文旨在探討「人文諮商」的範疇內涵與發展策略,將人文學還原回生活現場,也將心理學接引到人性處境的根源處;並以常民生活世界為諮商場域,探究其中的療癒形式;進而建置一套可供人文學科之學習者,能從人文傳統的生活世界出發的「人文諮商」,且希望能擴大其助人技藝的視野,而不再僅限於傳統心理諮商之框架。這樣的做法試圖開展臨床心理本土化多元進路的可能性。

  • 期刊
  • OpenAccess

創立於1979年的正念減壓(MBSR)團體訓練,開啟了正念介入進入主流醫療領域的新頁。1998 年從正念減壓發展出來的正念認知治療(MBCT),讓正念介入廣泛地受到心理治療領域的重視。不論是正念減壓或正念認知治療,兩者都是以團體的形式存在,於是很容易產生「正念減壓即為團體治療」的誤解。然而,治療團體與正念減壓團體其實是相當不同的,實不宜劃上等號。本研究始於我第一次帶領正念減壓課程,當時剛好就讀心理諮商研究所且遇到團體諮商課程的督導,過程中的種種激發我不斷思索與體驗正念減壓團體與治療或諮商團體的異同。歷經兩年的沉澱與多次的帶領經驗,本文試著從兩者的理論層面、團體發展歷程、團體療效因子、帶領者與成員的關係等四大層面,探索治療/諮商團體與正念減壓團體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