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4.132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507
0.50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心理 3
教育 8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發展師資生的生涯課程並評估課程對師資生的輔導效果。研究採用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北部某大學選修生涯輔導課程之師資生,共計79名,其中A組有39名,B組有40名,皆為實驗組。本研究的自變項為生涯課程,依變項以楊淑珍(1999)所編製之生涯因素量表的得分為依據。以相依樣本t考驗進行重複測量,研究所發展的課程計有18個結構式單元,每週一個單元,每單元2小時,內容包括自我探索與評估、自傳履歷生涯檔案製作與回饋、職場資訊、目標設定與抉擇、面試模擬等單元。重複測量結果顯示,師資生在「定向」、「安適」、以及原因量表中的「環境資訊」、「雙趨衝突」、「焦慮猶豫」、「科系因素」、「外在阻力」、「科系因素」及「自我認識」皆達顯著差異,惟「抉擇時機」則未獲顯著。歸納主要研究結果,顯示生涯課程有助師資生增進其生涯定向程度以及目前職業目標選擇的安適程度,同時改善生涯未定向原因之影響。其次,師資生對課程單元的自陳回饋皆持肯定的態度。因此,本研究結果明顯支持生涯課程對師資生生涯發展的正向影響。綜合各項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提出進一步建議,作為師資培育的生涯教育與輔導參考。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檢視正負向完美主義對學習困擾及正負向情感之預測,並檢證反芻思考和因應在完美主義與正負向情感間、或完美主義與學習困擾間之中介效果。本研究針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共施測941位大學生(426男,515女)。經統計分析後,研究結果顯示(1)正向完美主義對正向情感有顯著預測效果,負向完美主義對負向情感及學習困擾有顯著預測效果;(2)憂思、反思在負向完美主義與負向情感間有部份中介效果;憂思、反思在負向完美主義與學習困擾間有部份中介效果;以及(3)積極因應在正向完美主義與正向情感間有部份中介效果;逃避因應在負向完美主義與負向情感間有部份中介效果、逃避因應在負向完美主義與學習困擾間有部份中介效果。

  • 期刊

本文旨在探討碩士層級實習學校諮商員參與督導團體時,所關注之議題、學習相關因素,以及相關參與經驗反思。研究邀請26位在職諮商碩士班研究生於進行學校諮商實習時同步參與四個各進行五次、每次90分鐘之團體督導,每次於開始前填寫「督導需求問卷」,結束後填寫「團體督導經驗問卷」,並於實習結束後分析其週誌和整體心得與督導團體相關之經驗。研究結果發現學校實習諮商輔導人員之關注議題、學習因素和參與經驗反思,可分為實務介入學習、團體整體經驗、人際互動學習、自我專業發展四個層面進行探討。關注議題包含關切對象、介入內容、工作模式與衝突議題面對等;學習因素上最重要的為「諮商實務策略學習」,其次為「團體氣氛感受與助益」、「人際互動與回饋學習」,以及「專業能力發展與學習」等;參與經驗方面包括:團體層次之支持氣氛、視野擴展、需求無法滿足等;實務層次的介入策略學習、具體技術學習、個案概念化學習等;人際層次之成員回饋,以及與督導者互動之隱含學習;自我專業發展層次之取向探索、自我覺察、專業瓶頸省思、以及角色重新定位等。研究針對學校諮商督導、團體督導實務、培育理念、和後續研究等進行討論與建議。

  • 期刊

本研究追蹤調查182位1970左右出生的大學畢業工作者,比較他們十年前與現在的工作目的價值觀念的異同,以及他們十年前的父母職責信念是否會影響現在的工作價值?結果顯示受訪者的價值在個人與關係取向內在酬賞以及關係取向外在酬賞的工作價值方面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但是個人取向外在酬賞的自主彈性與均衡生活兩項價值與關係取向外在酬賞的安定保障價值的變化較大。十年後的工作者更重視工作的穩定與內在挑戰成長性,以及更不重視權勢地位。兩性在工作價值上的差異也與十年前類似,仍符合傳統性別角色的期望,男性依舊比較重視外在成就,女性則比較重視內在成長。工作者十年前的父母職責信念與十年後的工作目的價值之間有關連;女性親職信念與工作內外在酬賞價值相衝突;男性要實踐親職者則須同時重視工作成就。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將上帝意象的心像法運用於心理諮商工作中,具體的研究問題是:探討在心理諮商的工作中,基督徒案主透過心像法所產生的上帝意象特徵、諮商者如何應用上帝意象心像法於心理諮商、以及這樣的工作對案主心理與靈性的改變。本研究透過招募的方式,獲得三位有人際或心理困擾,有基督信仰的成年個案。一位有相同基督宗教信仰的諮商員,對他們分別提供運用上帝意象的心像法於三至六次的短期個別心理諮商。研究資料的收集包括:諮商員與每個個案的每一次諮商錄音逐字謄稿,以及每次諮商結束後諮商員與每位個案的事後訪談錄音及逐字謄稿。資料分析的方法是截取出每位個案於事後訪談所指認在諮商中出現上帝意象的段落,並配合諮商會談中的相關段落逐字稿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包括:上帝意象圖像的特徵與類型、諮商中使用上帝意象對案主的幫助,以及諮商員使用上帝意象於心理諮商的工作理念與技術等部分,文末並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

  • 期刊

本文從性別觀點分析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探究女同志如何定位自己的T/婆角色,而這定位又如何影響著女同志伴侶間的互動模式;相較於過往的T/婆分明角色關係,現今T/婆角色樣貌已更多元,並且跳脫T為陽剛、婆則陰柔的必然連結。本研究發現,由於身處於異性戀霸權下,女同志在剛開始建立親密關係時,常陷入「只能做不能說」的尷尬處境,不僅與傳統浪漫愛的腳本順序不盡相同,探索情慾的資源也更顯貧乏;在性實踐上則有著兩個困境,一是婆常被嫌棄床上技巧不佳,另一則是T「想要」但羞於表達。研究者希望透過本研究之探討能彰顯出多元的親密關係內涵,進而引發更性別友善的輔導論述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