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3.158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507
0.50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心理 3
教育 8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性別者的性別認同、家人的理解及應對以及互動的變化歷程。本研究採敘事與對偶研究,邀請了一對姊弟(女變男)參與訪談。資料分析為敘事分析法的「整體-內容」,並以跨性別者現身前後的脈絡整理出他與姊姊互動的變化歷程。研究結果發現跨性別者在性別認同探索階段欠缺友善資訊而使其現身的過程更顯痛苦與複雜。跨性別者在轉變中面對自我接納、切割過去生活及身心議題困擾等,並需要家人的接納建立自我認同。即使家人的應對策略從僵化到彈性,跨性別者與家人仍經歷掙扎。家人的反對與迴避使彼此逐步調整溝通策略,而結盟、接納與理解等皆使彼此的互動轉為正向並強化了跨性別者的支持系統。另外,本研究也進一步對諮商實務提出建議。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檢視乳癌夫妻親密關係團體工作坊方案之助益性。團體方案參考2008 年Sharon Manne與Hoda Badr 的「夫妻調適癌症之親密關係模式」,2010 年五對乳癌夫妻同意參與研究以13 小時團體工作坊進行,結束後進行回饋評量,兩個月後訪談。採解釋式混合研究法,以量性和質性資料探討團體方案的助益性。研究結果說明,本團體工作坊方案對促進乳癌夫妻親密關係有一定的助益。結論為:(1)本方案能增進乳癌夫妻親密關係的品質,呈現在團體後夫妻溝通時表達方式與時機的拿捏、嘗試正向肯定與讚美對方、增進彼此了解和體諒、摩擦衝突減少、自省覺察互動的疏失;(2)本方案最受成員肯定的活動是以身體互動傳遞非語言親密,及夫妻共創作品催化罹癌照顧時情緒經驗表達;(3)有助促進乳癌夫妻親密關係的團體方案著重在鼓勵罹癌和照顧經驗敘說、學習正向溝通與肯定讚美,形塑安全輕鬆的團體氣氛;(4)本團體方案僅促使成員表淺地討論乳癌夫妻性親密議題,此議題須在足夠安全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團體氛圍中進行;(5)乳癌夫妻團體招募方式與活動設計,應考量性別差異,以催化男性參與動機及提升團體動力。

  • 期刊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盛行率之現況,以及檢視家庭功能和述情障礙對自傷行為之預測,並檢證述情障礙在家庭功能與自傷行為間所扮演之中介角色。本研究以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抽樣,取得 2170 名有效樣本(高中生佔51.94%;女性佔52.13%),施以「簡式家庭功能量表」、「述情障礙量表」與「自傷行為量表」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1)20.49%(95% 信賴區間為18.79%-22.19%)的高中職學生表示在過去一年內曾有過自傷行為,且女性顯著多於男性;(2)低家庭功能可顯著預測自傷行為;(3)述情障礙能顯著預測自傷行為;(4)低家庭功能可顯著預測述情障礙;以及(5)述情障礙能部分中介低家庭功能對自傷行為之影響。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與諮商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參考。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非結構式諮商團體轉換階段與工作階段,成員團體氣氛知覺對於在團體中是否願意自我揭露之相關。研究採實際進行團體並進行問卷調查,以14 個非結構式、各進行十次的諮商團體之96 個成員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於每次團體聚會結束後立即填寫「自我揭露量表」與「團體氣氛量表」,並針對轉換階段(第二至四次),以及工作階段(第七至九次)之自我揭露因素進行團體氣氛之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諮商團體轉換階段,成員衝突氣氛知覺對於因打破沉默而願意揭露、以及因自我不確定性和無法自在等因素而不願意揭露具預測性;而在團體工作階段成員衝突氣氛知覺仍會因打破沉默願意揭露,而自我貶抑、自我不確定性、以及個人步調等因素對於不願意揭露因素具預測性;工作階段投入氣氛知覺則對於因團體和領導促發、打破沉默等因素,具有負向預測性。研究根據結論進行相關實務討論與建議。

  • 期刊

本研究以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為基礎,探討社會支持、自我效能、結果預期、興趣及職業意向之關係,並針對所建構之模式進行適配度考驗。本研究以叢集抽樣方式,抽取南部地區之幼兒教保系學生共597 人,作為本研究之研究樣本。結果發現:(1)本研究所建構的理論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可以用來解釋所蒐集之觀察資料;(2)社會支持對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具有直接的影響效果;(3)自我效能對結果預期及興趣具有直接的影響效果;(4)結果預期對興趣具有直接的影響效果;(5)興趣對職業意向具有直接的影響效果。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