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61.142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507
0.50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心理 3
教育 8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專刊的主題為本土諮商心理學,期許華人學者能開啟以儒釋道文化為基礎,開展修養諮商心理學理論與實徵研究,因此本文提出:(1)華人諮商心理學的困境及其原因與呼喚「本土」的心理治療理論;(2)儒釋道文化自我觀可以開展新的諮商心理學理論,其中儒釋道文化自我觀,基本上是以自性覺醒的修養歷程來減少或根除慾望的我,來達到終極快樂的境界。接著本文分別說明儒家三層次(庶人、士大夫與聖王)修養的自我曼陀羅模型、佛家三層次(未入道者、聲聞/獨覺與佛/菩薩)修養的自我曼陀羅模型與以易經為基礎的內在朝向式多層次立體自我曼陀羅模型;(3)本期所收錄的五篇論文正好可由儒釋道自性覺醒的修養模型來加以詮釋與探討,第一篇論文是宗教的四窗、四鏡、羅盤與黑洞: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的諮商應用,可以用來引導案主通往佛法自性覺醒的修養徑路。第二篇論文發展的儒釋道喪禮儀式的悲傷療癒歷程模式,說明儒釋道文化如何對喪親者產生悲傷倫理療癒。第三篇論文為運用多重時空框架經驗整合能力,可增加對父母感激之情與忍讓行為;第四篇論文關注在文化心理劇,探討華人家庭關係之歷程與效果。從儒與佛家修養自我曼陀羅模型來看孝道與關係的重要性,他們都是往聖王的「至善之性」修養與佛/菩薩境界的重要一環。最後一篇論文探究心理劇中「替身經驗」現象,研究結果對同理能力訓練的有重要參考;從儒釋道的自性修養的模型來看,同理能力是修養的重要先前步驟;(4)本文最後建議,可參考這三個模型,來邁向自性覺醒的修養諮商心理學理論建構與實踐,開展出更有助全人發展的助人專業。

  • 期刊

作者依「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建立窗、鏡、羅盤與黑洞等比喻,用來分析宗教人的認知與施為。宗教常被比喻為一扇窗或一面鏡子,「窗」讓人得窺「教義微世界」,而「鏡」則反射個體的「直覺認知」。就實在論而言,宗教像一扇窗而揭示其他世界;從實證論來說,宗教像鏡子般鑒照人自己的焦慮、價值觀與行為。此外,Mircea Eliade指出,宗教都藉禮儀或聖化活動而定義聖、俗,從而建立倫理秩序;其「世界軸」意象如神山與曼陀羅等,象徵「信眾生活世界」所有角色所形成的秩序結構。信仰者將宗教視為行動的指導羅盤,因此本文用可更新之羅盤來類比於動態世界軸。最後,作者以「黑洞」來象徵對「終極實在」的懸擱,以及創教者的「個體施為」。生活世界保留給「神」那唯信能入的中心位置,畢竟是個高深莫測的黑洞;黑洞特別適於類比新教派。四喻分別象徵「宗教自我曼陀羅模型」的四象限,四者任一都可依據其於二維的整合關係而分為四類。窗喻分為車窗之景、天窗之光、氣窗之風與囚窗之寄,鏡分為明鑒之鏡、理念之鏡、焦慮之鏡與藏身之鏡,黑洞分為黑洞之上、黑洞近處、黑洞遠處與黑洞之內,羅盤則分上線羅盤、堪輿羅盤、拼裝羅盤與返魅羅盤。這些比喻提供諮商師與案主一個意象化而鮮活的跨文化平台以發展宗教機制類型學,藉此輔助框架來建立共識以評估案主之宗教信仰與行為。

  • 期刊

喪禮儀式是許多人在面對親人死亡時,幫助其度過悲傷階段,具有減輕喪親之痛、達到療癒之效。目前悲傷療癒理論,多以西方學者提出為主,國內關於悲傷療癒理論的本土化研究,主要聚焦在悲傷影響因素、悲傷調適任務或哀悼經驗分析。但目前少有研究,是針對儒釋道喪禮儀式,如何幫助喪親者完成悲傷療癒。故本文最主要目的為提出「儒釋道喪禮儀式的悲傷療癒歷程模式」,此歷程提出倫理關係和諧下會產生的心理反應、喪禮儀式中的因應方式與達成的悲傷任務及悲傷療癒。其中倫理關係和諧就是要實踐儒釋道文化下的關係倫理,包括與往生者以及與天鬼神的倫理關係和諧。產生的心理反應是悲傷失落、不捨不忍、尊敬致誠、順應崇拜與敬畏害怕。在喪禮儀式中的因應方式則有招魂復禮、沫浴拜飯、哭踊設飾、啟殯下葬、卒哭祔祭、安神主牌與按時祭祀。達成的悲傷任務分別是:(1)接納失落事實(2)體驗悲傷之苦(3)適應往生者不存在的事實(4)在新生活中找到並持續與往生者有嶄新的連結。悲傷療癒的內容有盡孝盡仁、慎終追遠、轉化悲傷與持續連結。此歷程可說明在儒釋道文化下的喪禮儀式,因為達到儒家倫理療癒,進而對喪親者如何產生悲傷療癒。最後本文提出討論與建議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 期刊

本研究關注成年子女對親子關係的回顧與統合歷程,討論成年子女「多重時空框架經驗整合(簡稱多框架整合)」能力與其親子互動間的關係,並以兩個實徵研究檢驗提出的假設。研究一以問卷調查探討成年子女之多框架整合能力與其對父母感激之情、忍讓行為及親子關係融通三者間的關聯。研究二為一項書寫介入方案,藉由四週的線上書寫練習來提升個體的多框架整合能力,並預期對父母感激之情、忍讓行為及親子關係融通皆有對應的增進。參與者主要為35歲以上,或其父母65歲以上且至少一位健在之成年子女。研究一募得424位有效樣本填答問卷資料,研究二則有42位(26位完成實驗組、16位完成對照組)參加書寫介入方案。研究一結果顯示:多框架整合能力可正向預測成年子女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忍讓行為及親子關係融通程度;研究二實驗組書寫介入方案可增進成年子女的多框架整合能力,且其變化量能正向地預測參與者從方案前至方案後三星期之親子關係融通程度、對父母感激之情以及衝突下對父母忍讓行為的變化,其作用效果進一步支持研究一的結果。整體而言,成年子女對過往親子關係經驗的多框架整合能力與其對父母的感激及親子間情感融洽程度關係密切,並願意在衝突情境中展現較多的忍讓行為。此多框架整合能力可經由觀點轉換的書寫練習方案提升,進而對成人親子互動關係有正向影響。

  • 期刊

本研究探究華人心理劇工作模式「景觀人,人觀景」處理當代華人家庭關係議題的歷程與果效。本模式聚焦於華人關係主義與西方個人主義並存的「雙文化現象/困境」:案主在諮商目標上,擺盪於「追求獨立自主」與「維持(家庭)關係和諧」兩端;在諮商歷程上,拉扯於自我肯認/表達和謹守華人人際原則(保有面子)之間。本研究將「景觀人,人觀景」模式運用於台北、中國華北、華中、西南地區等九個華人家庭心理劇單元,以任務分析法形成歷程闡述文本,再以雙向主題分析法頗析團體歷程與主角半結構深度訪談稿,以探究模式的歷程與果效。研究發現:(1)治療歷程上,景有助於(a)主角「安全地」自我揭露與宣洩情緒、(b)主角「有面子」地自我賦能、(c)「廣角」照見主角所處的社會系統與文化脈絡、(d)「具體真實」遷移治療中的矯治性經驗;(2)家庭關係上,景令主角(a)意識「華人社會文化」對家內關係的影響、(b)接受對角「人在脈絡中」的限制而轉化關係、(c)與「其他家人」關係不再受對角關係影響。根據以上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建議將諮商心理學「發展-脈絡觀」融入心理劇的「創造力準則」,俾使關係座落的地景生態得以在治療情境中現顯,以利評估,並以「景觀人,人觀景」為治療工具,暖化主角的自發性與創造力,突破本土諮商的雙文化困境,帶出對家庭關係的理解與轉化。

  • 期刊

本文的目的在於以詮釋現象學的方法,嘗試揭露心理劇中替身經驗的結構內涵。本研究透過公開招募的方式,招募具有人際議題,並想透過心理劇替身技巧幫助其解決人際議題的成員5位,其中研究者會邀請5位受過250小時以上心理劇治療訓練的成員擔任替身5位,邀請5位受過三年以上心理劇治療訓練的成員擔任輔角。本文的臨床操作是在心理劇治療場境,透過替身場景進行暖身,促進主角與替身的對話。替身場景約進行約30-60分鐘。本研究於替身完後,即請替身撰寫替身經驗描述文,有關經驗描述文本的分析,則遵循著李維倫與賴憶嫺(2009)提出之現象學分析方法五步驟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替身經驗普遍結構的二個行為向度:一是橫向聯繫作用:人際語言、非語言行動。替身會傾聽主角、輔角互動的口語語言與非口語語言,引發身體感受,進入主角的經驗脈絡;一是縱向聯繫作用:話語-身體感受。替身在替身場景中,替身經驗到身體、心理的感受,進入主角經驗脈絡,理解主角的置身所在,因而說出替身話語。同時也發現自發性替身經驗歷程,替身卡住經驗歷程與替身脫卡經驗歷程。透過本研究,解明替身經驗的現象,藉以擴大並充實替身經驗的理論,並提供對同理能力訓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