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9.255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507
0.507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心理 3
教育 8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130. doi: 10.3966/17285186 2019090056004]李岳庭(2018):反思含攝文化下的Bowen理論及其運用在華人文化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大學生父母期待對發展、焦慮未定向的影響,和生涯自我效能在父母期待與未定向間的中介效果。以台灣北、中、南和東部共九所大學院校633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階層迴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茲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1)發展未定向僅能被「自覺期待之表現」與「達到父母期待」所預測,且大學生自覺對父母期待做愈多,或達到父母期待程度愈高,其發展未定向程度愈低;(2)「知覺的父母期待」、「自覺期待之表現」與「達到父母期待」三者皆可預測焦慮未定向。且大學生自覺對父母期待做愈多,或達到父母期待程度愈高,其焦慮未定向程度愈低。但「知覺的父母期待」程度愈高,焦慮未定向程度亦愈高;(3)生涯自我效能的各個面向對於父母期待(自覺期待之表現與達到父母期待)和發展或焦慮未定向之間關係多有完全中介或部份中介效果。根據研究結果,父母期待不同層面之涵義,對發展、焦慮未定向具有不同預測效果。另一方面亦證明在華人文化下的台灣社會可佐證社會認知生涯理論(SCCT)的論述,環境脈絡因素都需透過自我效能而對定向、未定向產生間接影響。

  •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討Bowen家庭系統理論運用於青少年母親親職適應團體在降低團體成員親子間焦慮、提升其親子分化程度,與改善其情緒成熟度的立即性與追蹤性效果。本研究採取混合研究之崁入式準實驗設計,主要以量化研究評估研究參與者在團體進行期間其親子間焦慮每週的變化程度,以及團體結束及團體結束四週後,其在親子分化程度與情緒成熟度的改變,另以焦點團體訪談之質性研究分析資料,探討研究參與者在參加此團體後,對其個人、親子關係,及家庭系統的幫助與改變情形,作為量化研究結果之佐證與補充。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國中女性家長共11人,分為實驗組六人與比較組五人,實驗介入為連續八週、每週二小時運用Bowen理論之青少年母親親職適應團體。本研究結果發現:經過研究團體之實驗介入後,研究參與者的親子間焦慮狀態前後下降約50%;其親子分化程度之提升具有立即性效果與追蹤性效果;而其情緒成熟度則不具有立即性效果與追蹤性效果。在參與研究團體之後,研究參與者主觀感知的改變包括:(1)個人內在改變與母親角色再定位;(2)親子互動模式與親子界限的改變;(3)親子衝突的改善或以情緒穩定方式因應衝突;(4)家庭系統成員互動與三角關係的改變。最後,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未來親職團體實務與相關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 期刊

本研究採取主題分析法,探究一名身體受虐兒在十五次的遊戲治療中,所呈現出的重複遊戲主題,分別為:(一)囚禁與脫逃、(二)界限的逾越與維持、(三)隱藏與現身、(四)死亡與重置、(五)兩極對立的辯證式消長。研究者除試圖從中萃取有意義的主題(what),同時也特別彰顯遊戲行為主題背後的啟動原因(why)及展現的方式(how)之外,亦關注遊戲主題與治療關係之間如何交織影響,最後則嘗試呼應遊戲主題可能具有的象徵意涵。隨著治療的進行,案主更能展現對內、外在經驗的涵容與自由流動,漸漸不再將生命能量全然置放於攻擊師長或反抗學校規範,而開始有能力遵守規則及要求,並且為自己的學業負起責任。案祖母亦表示案主已經不再刻意反對或是挑釁,兩個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和平共處,並且有較多正向的關係連結。研究亦發現,當治療者能夠協助案主矯正其投射性認同的機制後,案主的自我發展似乎從初期以全然「壞我」為主的狀態,轉變為開始能夠看見自己的正向力量或資源。在自我發展的內涵上,案主的有能感(competence)、整合感(integration)、人際互動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以及欲力(libido)投注的方向也開始有所不同。文末也針對治療歷程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