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37.12

明新學報/Ming Hsin Journal

明新學校財團法人明新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Benjamin Franklin說:「知識是具有最高報酬率的投資」,正如越來越多的經濟觀察家指出「知識是人類最精準的投資」,知識已經取代自然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首要的創造財富和經濟增長的泉源。企業如果想要瞭解顧客,不僅要將所獲得的顧客資訊予以量化,更重要的是要將客戶、知識與管理三者變成組織的智慧且成為實際的行動。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知識管理基礎設施對顧客知識管理之影響,發展出一個觀念性的架構模式,並透過實證調查來驗證此一模式。先從社會資本理論的觀點來推導知識管理的基礎設施,繼而透過實證分析來探討其對顧客知識管理之影響。 本研究以製造業與服務業為實證研究對象,為提高問卷的回收率,並增加研究樣本的代表性,本研究之問卷採雪球抽樣的方式進行發放,本研究共發放400份問卷,有效問卷261份。經由複迴歸分析與MANOVA考驗各構念因素間之互動關係,實證結果顯示:「知識管理基礎設施對顧客知識管理具有顯著之正面影響,而無論製造業或服務業,『資訊科技』與『組織文化』均是影響企業顧客知識管理能耐的兩大因素。」

  • 期刊

高階主管領導型態、組織本身的學習能力以及產品品質對於其經營績效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本研究針對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廠商,進行一般統計及線性結構分析,研究架構包含領導型態與組織學習(前因變數)、全面品質管理(中介變數),以及經營績效(結果變數)的三階路徑關係。本研究發現高階主管的領導型態會正面影響組織學習的過程;其次為公司的組織學習會影響全面品質管理的推行;再者,經營績效的好壞會受組織學習與是否推行全面品質管理之影響,而與高階主管領導型態相關性並不明顯;最後則是高階主管領導型態對於全面品質管理推行並不具顯著影響。本研究希望藉此能提供相關業者一項實證性的研究,以促使其提高經營績效。

  • 期刊

腦中風為全球十大死因之一,也是中老年人殘障的主要原因。台灣地區每十萬人中,就有六十人死於腦中風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腦中風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基本上是先天遺傳和後天因素的交互影響所致。本研究的目的是檢測腦中風危險因子與不同年齡層病患的相關性。根據所獲資料之研究與分析,其結果除了確認患高血壓的人易患中風外,本研究數據顯示:1.高密度脂蛋白與腦中風似乎有負相關性;2.女性在四十歲至六十歲之間,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與身高亦似為負相關;同時尿酸偏高也可能為腦中風的因子之一。此研究所得之資訊將有助於腦中風病因的探索與確定。明瞭腦中風發病的機制並掌控其發病的各項危險因子,當可收到早作防治此種病症之效益。

  • 期刊

「六一風神」是歐陽修散文獨有的特色稱呼,其特點是在「歷敘交遊」的回憶中,寄託自己的身世之感,進而產生了「感嘆淋漓」的情感。因此,這種所謂「感慨淋漓」核心內涵,基本上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露,是由其心性情感的呈現,而其審美的核心呈現,就是撫今追昔、俯仰盛衰、沈吟哀樂的感嘆特點,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中,也因此,歐陽修的文章讀來,不僅讀者心中感嘆淋漓,更令人對他有無限感慨之情。而在其詞作中,這種特色是否也同樣存在著?它是否也同樣體現著跟散文方面一樣的特色?這些都是本文所極欲探索的問題。

  • 期刊

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明代的文人不但賞花、插花,也有不少插花理論之著作問世,其中開風氣之先的是高濂的〈瓶花三說〉,而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張謙德的《瓶花譜》與袁宏道的《瓶史》,二書甚至被譽為是中國插花典籍中的雙璧。 萬曆十九年初刊的《遵生八牋》一書,為總結中國歷代以來日常生活體驗的集大成著作,而其第六牋〈燕閒清賞牋〉與花學的關係最為密切,全文約一千六百字的〈瓶花三說〉便收錄於其中。《瓶花譜》是張謙德於萬曆二十三年所著,全書約一千九百字,書中大部分在談論瓶花的維護與攝養,而「品花」一節,以插花學的角度對花材的品評最是精闢。《瓶史》一書完成於萬曆二十七年,其書約三千四百字,凡插花之理論及技術方法無不包羅,所述並深及花藝學之核心。八年之間,明代出現了三篇最具代表性的花藝理論文字,令人十分好奇他們的論述觀點是否有其傳承性。 基於承先啟後的概念,本文的論述方式是以張謙德的《瓶花譜》為核心,除了探討張氏生平與著作動機、介紹《瓶花譜》的花藝理論,並以其文字為基礎,與〈瓶花三說〉、《瓶史》作比較,除了藉此了解他們的花藝理論有何差異性與關連性,同時,也想藉此為張謙德的《瓶花譜》尋找它在花藝史上的定位。

  • 期刊

本研究在於發展一套客觀的「最適體驗」量表,以評價參與體育運動或是休閒活動的體驗感受。從「最適體驗」的概念上的定義與操作性的定義的研討之後,經由開放性問卷過程與整理,最後對於「最適體驗」量表,經由三次客觀的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及效度分析,實證「最適體驗量表24題項」,對於評價體育運動或是休閒活動的體驗感受,兼具參考與應用兩者,是一套有實質幫助的工具。

  • 期刊

日本的社會保障法制於二次世界大戰後,由生存權的基本理念出發,經過一九五O年代生活保護時代、一九六O年代全民皆保險皆年金時代、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開始,以一九八三年老人保健法為代表之「社會保障再編成」時代、其後進入一九九O年代至二十一世紀以介護保險為第一歩,由「行政處分」向「契約」轉換、促進「市場化」之「社會保障構造改革」時代;隨著國內人口、社會之改變及國際情勢、社會保障理念之演進,健康權、知的權利、人性尊嚴、自己決定自由、参與、社會連帶、綜合性照顧等人權理念,成為新時代介護保障法制之理念基礎,進而構築介護保障的具體政策與法制。我國正值長期照顧法制建制與整合期,日本相關法制的發展經驗與基本理念,或可作為他山之石的參考。

  • 期刊

本文首先說明儒家以「道」「德」掛帥,而老子亦以《道德經》為說,兩家皆著重「道」「德」觀,猶如一篇文章之主旨,有所謂的「文眼」,那麼「道」「德」觀可說是儒、道二家的分水領、關鍵詞了! 其次說明儒家以《周易》為六經之首,道家則以易、老、莊並列,也把《周易》列為道家產物,自從陳鼓應先生提出《易傳》是道家之說,造成轟動,蔚為大觀,兩說各言其是,立場分明。《周易》之經傳究竟屬於儒家思想抑或是道家思想?故本文擬將範耕研、李鏡池、高亨、陳鼓應等人視《周易》為道家思想者以及程朱、戴璉璋、金春峰、張立文等人視《周易》為儒家思想者,將兩派對《周易》經傳的「道」「德」觀比照分析,竟然發現兩派從《周易》卦爻辭之「道」「德」觀的思考方向就已完全不同,因此對「道」「德」的解釋當然也不同,到了《易傳》更是十分明顯,視為儒家學派者則暢談人倫規範之「人道」,贊成道家學派者則論述宇宙自然之「天道」,因此儒道二家,一開始對「道」「德」之說就已分道揚鑣,有此認知,對《周易》經傳的認識,就不至於混淆耳目視聽,而能恍然大悟,脈絡分明了。

  • 期刊

歷史記載著不同時空條件下的活動與成就,是蜉蝣般的人類在時空條件的限囿下,唯一不受局限的不朽記錄。美國作家Ralph W.Emerson甚至說:「我們一生中的時時刻刻與千秋萬世都息息相關」,歷史學家面對歷史總自覺地意識到可以在時間的觀念中把握住過去的框架,使歷史成為可以被有意義把握的對象,於是歷史學家努力的收集史料、提出問題、作出解釋,建構出一套獨特的歷史意識。晚唐詩人杜牧雖非史家,卻以其敏銳的歷史嗅覺與深厚的史學家學淵源,在詩歌中臧否是非、月旦人物、評斷史實、批判現實,甚至表達自我人生哲學,展現個人獨特的歷史意識,這歷史意識是他個人對歷史世界的情志反映,也記錄了他通今昔遠近而生發的各種複雜情懷,而終於成就了他獨特的詩風。 本論文跳脫過去討論杜牧詠史詩的格式,以杜牧詩歌中的懷古情懷為主軸,試圖探討其展現的歷史意識,期望能透過晚唐文化、歷史、哲學等多元觀點的研究後,以更細微的角度認識詩人內心深邃遼遠的歷史意識,進而体會其詩歌的獨特意蘊。 本論文擬分成三節,逐一論述杜牧詩歌的歷史意識。 首節將分析歷史意識的意義,並探析歷史與詩歌的巧妙關連,以作為探究杜牧詩歌中的歷史意識之基準。 次節則論析形成杜牧詩歌的歷史意識的個人身世際遇及歷史傳承,探索晚唐政治、思想、社會與文化氛圍,勾勒出蘊育杜牧詩歌中的歷史意識之背景,以期能抽絲剝繭辨明其詩歌的意蘊內涵。 第三節擬從三個角度,分別是(1)悲劇性(2)批判性(3)理想性,辨析杜牧在詩歌中所展現的歷史意識,精準掌握其詩的哲理與思維。 本論文企圖把詩人放在一個巨大的時空座標下,觀察其詩歌中展現的歷史意識,進而對其詩歌作出更透闢精湛的詮釋。

  • 期刊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大專校院導師工作狀況,採自編的「大專校院導師工作問卷調查問題」為研究工具,以明新科大教師為對象,蒐集有效樣本150人。所得資料以統計次數分配、百分比、t檢定、F檢定分析處理,獲得結果與發現如下: 明新科技大學導師工作在輔導知能表現方面,男性教師略優於女性教師,擁有高學歷教師在與學生溝通次數及團體活動表現較佳,職等低、資淺教師表現較好。比較其他研究,發現制度對導師工作有關。由研究顯示,學校應加強導師輔導知能研習,強化導師輔導能力,另應如何提高職等高、資深教師投入導師工作,是值得學校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