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07.96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Research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Ainosco Press,正常發行

五年影響係數 0.404
0.404 2023 年
學門 領域排序
教育 12
圖書資訊學 1
傳播 1
數據由ACI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提供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隨著科技的進步,於電腦仲介環境中傳遞非語言線索的形式更加多元。LINE是臺灣最主流的即時通訊軟體,其貼圖不僅是一種圖示的展現,亦已成為線上溝通環境促進互動與傳遞非語言線索、情感的重要形式。本研究以問卷與深訪兩階段研究過程,檢測對話情境以及貼圖類型對社會臨場感的影響與原因。本研究結果顯示:一、於線上溝通環境中使用貼圖對於社會臨場感有顯著正向影響;二、個體傾向在不同的對話情境使用不同貼圖類型;三、相較於社會情感情境,個體於工作取向情境下的社會臨場感程度較高;四、於不同對話情境之下,影響社會臨場感的感知要素不同,對於不同貼圖類型感受亦不相同。

  • 期刊

隨著數位出版產業蓬勃發展,發現目前設計相關類科學生之電子書製作能力表現有明顯差異。為此,本研究利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專家會議之方式,發展「電子書製作」開放式課程內容,並利用科技接受模式探索課程之適用性。課程適用性之研究結果顯示知覺易用性對於知覺有用性有顯著影響,而行為意圖則受使用態度影響,進而產生變化。因此,「電子書製作」開放式課程,對於設計相關類科學生專業實務技能學習,具有一定程度之適用性。

  • 期刊

本研究探討資訊科技結合後設認知策略,在國小桌球課程中對學生動作技能表現之影響。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三年級三個班級學生,共84人。三班隨機分配至「一般教學」組與兩組輔具組(「液晶電視」組、「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組),進行兩週四節課程教學。研究工具為技能評量表、後設認知問卷與認知負荷量表。研究結果發現「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組學習成效與後設認知能力顯著優於「一般教學」組;「平板電腦+液晶電視」組的認知負荷顯著低於「一般教學」組。

  • 期刊

為瞭解教師數位學習平臺之應用,以及學生學習滿意度。本研究針對moodle、LMS、APP數位學習平臺與社群媒體進行比較,探討不同學習平臺之可用性、互動性對學習滿意度之影響。研究方法以非隨機紙本問卷調查法為主,發放對象分為國內南、北部各一所綜合型大學學生,一共回收270份,有效問卷數為171份。本研究以五點式量表進行統計,發現不同數位學習平臺的學習滿意度以行動學習APP(M = 3.47)最高,其次為LMS平臺(M = 3.08)與社群媒體(M = 3.08)。因此,若是以資訊檢索為主的教學形態平臺選擇,建議以APP或LMS為主建立教學平臺。然而,社群媒體在師生互動性構面表現最佳,若是以師生互動為主的教學形態,適合以社群媒體建立教學平臺。值得注意的是,在導入行動學習APP 後,學生在可用性與學習滿意度均有提升。本研究建議,師生學習平臺的選用與教學媒體設計,應兼顧各式數位學習平臺優、缺點,多元建立平臺,拉近師生互動,加強資訊檢索與知識管理,以提高學生學習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