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50.237

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背景: 頸椎脊髓神經病變患者於頸椎減壓手術後,有些患者仍存在平衡與功能損傷。干擾式平衡訓練能有益於老年人與神經性疾患患者的平衡與功能性表現。然而,目前未有臨床研究應用干擾式平衡訓練,於頸椎減壓手術後之頸椎脊髓神經病變患者。 目的:探討干擾式平衡訓練對頸椎減壓手術後之頸椎脊髓神經病變患者,於平衡與功能性表現之效果。 實驗設計:兩組設計的前瞻性控制臨床試驗。 實驗方法: 本實驗招募十五名頸椎減壓手術後之頸椎脊髓神經病變患者 (DCM組)與十四名年齡相符的健康成年人 (健康控制組)。DCM組接受為期四週的干擾式平衡訓練。靜態姿勢控制是以平地張眼與閉眼站立之足底壓力中心搖晃速度進行評估。動態姿勢控制是以靜止站立加上平衡干擾的質心變異度與反應時間進行評估。功能性表現以平地行走的行走速度與質心-重心傾斜角度,以及計時坐站起走測試與肌力測試進行評估。功能性問卷則包含視覺類比量表、頸部失能量表,以及日本骨科學會頸椎脊髓神經病變評估問卷之下肢功能。DCM組在前測與後測進行兩次評估,健康控制組則只進行一次評估。 實驗結果: DCM組於訓練後,閉眼時足底壓力中心的搖晃速度、質心變異度、反應時間、行走速度及計時坐站起走測試皆有顯著進步,張眼時足底壓力中心的搖晃速度、質心-重心傾斜角度、肌力與功能性問卷則無顯著變化。DCM組與健康控制組之組間比較,兩組於前測的顯著差異,在後測皆未達統計顯著水準,除了張眼時足底壓力中心的搖晃速度、冠狀面的質心-重心傾斜角度與肌力以外。 結論:四周的干擾式平衡訓練,為頸椎減壓手術後之頸椎脊髓神經病變患者可行的平衡復健介入,以改善其平衡與功能損傷。此外,本實驗可提供未來欲探討其他平衡失調患者之研究,一個可行的參考訓練計畫。然而,針對步寬大的行走策略仍須進一步的調整介入,以達到更有效率行走方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 姿勢-上姿勢雙重作業之定義為執行一個姿勢作業時,同時執行另一項任務(上姿勢作業)。適當的注意力資源分配是雙重作業執行之關鍵。巴金森氏症患者因注意力資源不足與動作自動化能力下降,造成雙重作業表現不佳。近期研究指出,使用適當的作業優先性可促進巴金森氏症患者雙重作業表現。但目前仍無研究探討使用不同作業優先性,對於雙重作業訓練的影響。此外,重心轉移能力缺損亦是巴金森氏症患者平衡不佳的重要原因,但重心轉移尚未被結合至雙重作業訓練。本篇研究目的為探討作業優先性(姿勢優先、上姿勢優先)對巴金森氏症患者於雙重作業重心轉移訓練之影響,其學習效果將由行為表現與大腦活動改變進行探討。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28位巴金森氏症患者,受試者們隨機分配至姿勢作業優先組(14人)和上姿勢作業優先組(14人),進行雙重作業訓練。訓練時,姿勢作業優先組將主要的注意力配置於重心轉移(姿勢作業);而上姿勢作業優先組則將主要的注意力配置於托盤旋轉動作(上姿勢作業)。本訓練為一次性訓練,受試者須進行六回合、每回合六次的雙重作業練習。評估的時間點分別為訓練前測、立即後測、二天後之延遲測試、三週後之延遲測試。評估項目包含雙重作業行為表現、功能前伸與側伸測試(包含往前、往症狀較嚴重側、往症狀較輕微側)、腦電圖參數。 研究結果:經雙重作業重心轉移訓練後,姿勢優先組與上姿勢優先組在重心轉移與托盤旋轉精準度均有進步,且此進步情況可持續至三週後之延遲測試。特別的是,於重心轉移精準度上,姿勢優先組在訓練後的立即後測比起上姿勢優先組有更多的進步量;然而,雖然上姿勢優先組在訓練後的立即後測進步量較少,但在二週後的延遲測試時,比起立即後測、二天後之延遲測試有更佳的精準度。功能前伸測試中,在側伸向症狀較嚴重邊的表現於兩組都有顯著進步。而大腦活動結果顯示,相較於前測,兩組的alpha頻帶強度有均有顯著上升;此外,上姿勢優先組在兩次延遲後測時比起姿勢優先組,均有較大的theta頻帶強度。 結論與重要性: 本篇研究藉由神經電生理、行為數據來瞭解作業優先性對於雙重作業訓練的影響。其結果發現一天性的雙重作業種新轉移訓練,其訓練效果可持續至三週後,此外,使用上姿勢優先學習策略,有較佳的延遲進步效果。本實驗除了是首篇結合重心轉移與雙重作業訓練之研究,其結果也可提供臨床巴金森氏症患者雙重作業訓練指引。

本文將於2024/08/2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過去臨床追蹤研究發現,心肌在接受非標的放射照射後,會發生放射性心臟疾病。而在過去動物研究中,前置性有氧運動訓練對如缺血再灌流之心臟損傷具降低傷害之效益;但是否對接受放射照射之心臟也具相似的保護效益並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動物模式探討前置性有氧運動訓練是否能預防放射導致的心臟功能異常並探討可能之作用機制。 研究方法:本研究將24隻3至4週大之雄性Wistar大鼠,隨機分配到控制組(Ctrl)、放射組(IR)、運動訓練組(Ex)、及運動放射組(ExIR)(n=6)。Ex及ExIR組進行6週,每週5天,每天60分鐘之運動訓練。IR及ExIR大鼠在ExIR組完成運動訓練後,進行心臟分次放射照射,劑量為2 Gy/天,5天總量共10 Gy。所有大鼠在放射照射(或無照射)完成後一週,以導電心導管進行活體心臟功能測試(壓力-容積分析)。待分析結束後犧牲大鼠,取其左心室組織進行後續生化分析。以γH2AX分析脫氧核醣核酸;蛋白質之氧化傷害則以蛋白質羰基濃度分析;抗氧化能力以CuZnSOD及MnSOD mRNA表現量分析;以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觀察纖維化變化。 結果:相較於對照控制組,放射照射會造成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顯著下降(兩者皆p<0.01),γH2AX發生率(Ctrl: 23.3% vs. IR: 38.9%, p<0.01)及蛋白質羰基濃度(Ctrl: 2.3 nmol/mg vs. IR: 3.5 nmol/mg, p<0.01)顯著較高。相較於無運動訓練之對照組,前置性運動訓練後進行放射照射之大鼠,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下降之情形顯著較小(兩者皆p<0.01),γH2AX發生率(IR: 38.9% vs. ExIR: 27.3%, p<0.01)及蛋白質羰基濃度(IR: 3.5 nmol/mg vs. ExIR: 2.2 nmol/mg, p<0.01)顯著較低。相較於未訓練的對照組,運動訓練組的CuZnSOD mRNA表現量(IR: 0.3 vs. ExIR: 0.5, p<0.01)及MnSOD mRNA表現量(IR: 0.1 vs. ExIR: 0.9, p<0.01)皆顯著較高。纖維化變化分析在各組之間未見顯著差異。 結論:放射照射後一週會造成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異常,而前置性有氧運動訓練可透過正調控心肌之抗氧化能力來達到心臟保護效益。

  • 學位論文

背景:步態障礙為巴金森氏症患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一,過去臨床人員常使用不同的口頭指令以改善患者的步態問題,而在病人有小碎步或者凍結步態時,“腳抬高”則為最常被使用的指令之一,然而病人常常抱怨這種誇張的走路步態除了不自然外也不易長時間持續執行,因此找尋另一個合適的口頭指令是十分重要的。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說,在走路時保有腳跟先著地的動作可以促進步長以及增加行走速度,然而目前並未有研究探討強調“腳跟先著地”的步態訓練對於巴金森氏症步態的改善效果。因此本研究將會探討一個月的強調“腳跟先著地”的步態訓練在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步態及其他相關動作表現上的治療效果,並與過去最常使用的“腳抬高”訓練方式進行比較。 研究目的:探討“強調腳跟先著地”之步態訓練對於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動作表現以及大腦皮質興奮性之效果。 研究方法:此研究為一單盲隨機分配控制實驗,總共招募了30位原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並隨機分配至「腳跟行走組」(15位)及「腳抬高組」(15位),所有受試者皆接受12次的跑步機訓練,訓練期間,「腳跟行走組」被要求走路時要“腳跟先著地”、而「腳抬高組」則會被要求走路時要“腳抬高”;所有的結果評量會在訓練前、訓練後和訓練結束後一個月進行,且會在受試者服用藥物後1-2小時評估;步態表現評估參數包含著地腳的踝關節與地板之角度、步長、行走速度以及步頻,其他次要結果評量包含巴金森症狀衡量表第三部分(motor subscale of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III)、巴金森症狀衡量表第三部分中與步態相關題目之總分(UPDRS-III-gait) 、計時起走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特定活動平衡信心量表(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 Scale)以及巴金森氏症生活品質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Quetionnaire-39),另外還會使用經顱磁刺激評估步態訓練造成的脛前肌之大腦皮質興奮性改變。 統計分析方法: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和卡方檢定來分析受試者基本資料以及在介入前各個結果評量之差異;並在每個結果評量上使用混合變異數分析(2-way mixed model ANOVA)以分析介入的效果,若有發現交互作用(interaction)或者主效果(main effect),則會使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進行事後檢定,統計顯著性設為=0.05。 結果:無論是給予強調腳跟先著地或者腳抬高的口頭指令,皆能在十二次的步態訓練後顯著增加患者於走路時著地腳的踝關節角度、步長以及速度,並且維持至1個月後的追蹤評估;此外,兩組在巴金森症狀衡量表第三部分、計時起走測試及巴金森氏症生活品質量表皆在訓練後有顯著改善並維持至追蹤評估,然而在巴金森症狀衡量表第三部分中與步態相關題目之總分和特定活動平衡信心量表的表現上並無顯著改變;另外,兩組之大腦皮質興奮性在介入後並未有顯著的變化;根據病人的回饋,我們更進一步進行次群組分析,以了解是否有凍結步態的患者會對不同的指令有不同效果,我們發現若給予有凍結步態的患者“腳跟先著地”的指令,可以改善其步長以及疾病嚴重程度至訓練後一個月久,但若給予有凍結步態的患者“腳抬高”的指令則無法維持住此效果,而對於沒有凍結步態的患者來說,給予任一口頭指令皆能改善步長並降低疾病嚴重程度。 結論:此篇研究表示在跑步機訓練下,給予巴金森氏症患者不論是腳跟先著地或者腳抬高的口頭指令皆能有效的改善其步態表現、動態平衡能力和生活品質,並降低疾病嚴重程度長達一個月之療效;未來也應該要視病患是否有凍結步態來給予不同的口頭指令,給予腳跟先著地較腳抬高能更有效地改善有凍結步態者之動作表現,而不論哪個口令,對於無凍結步態者皆有療效。

  • 學位論文

背景:過肩型運動項目中,反覆執行大幅且高速的上肢過肩動作可能會造成運動員的肌肉過度負荷及產生疲勞。具有肩關節症狀的過肩運動員被證實存在有肩胛骨動作及肩胛肌肉活性改變的現象,尤其上斜方肌過度活化可能造成肌肉疲勞且產生肌筋膜肌痛點。過去文獻探討了各式肌肉疲勞所造成的改變,但上斜方肌疲勞以及上斜方肌具有肌筋膜激痛點所造成的影響,目前仍尚未被探討。實驗目的:本次實驗有兩個目的:(1)比較存在與不存在上斜方肌肌筋膜肌痛點之過肩運動員,在執行肩胛平面手臂上抬動作時肩胛動作與肩胛肌肉活性的差異。(2)比較存在與不存在上斜方肌肌筋膜肌痛點之過肩運動員,經提肩疲勞任務後,執行肩胛平面手臂上抬動作之肩胛動作與肩胛肌肉活性的影響及差異。實驗設計:本實驗招募業餘過肩運動員,並根據上斜方肌是否存在肌筋膜肌痛點分為兩組。提肩疲勞任務中,受試者需使用最大力量維持提肩胛動作,直到力量減少超過一半並且持續五秒以上即停止。本實驗在疲勞任務執行前、後,使用三維電磁動作分析儀和肌電圖紀錄肩胛平面手臂上抬之肩胛骨動作與肩胛肌肉活性。量測項目:肩胛骨動作(上/下轉、外/內轉及後/前傾角度)以及經表面肌電圖收集之肩胛肌肉活性(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鋸肌、上斜方肌/下斜方肌比值、上斜方肌/前鋸肌比值)為本實驗之結果測量項目。結果:肩胛平面手臂上抬之肩胛骨動作與肩胛肌肉活性在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僅下斜方肌在具有肌筋膜肌痛點組別中具有較高的肌肉活性。完成疲勞任務後相較於執行任務前,上斜方肌(離心收縮期)與下斜方肌活性較高,且上斜方肌/下斜方肌比值較低,但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結論:本次實驗結果不支持上斜方肌肌筋膜肌痛點與肩胛骨動作缺損的發生有直接關聯性,即使在肌肉疲勞後,也不支持其關係性。而上斜方肌肌筋膜肌痛點造成該肌肉功能缺損時,下斜方肌可能為主要代償肩胛骨上轉動作的肌肉。

  • 學位論文

背景:普遍認為過肩投擲和擊球的動作特質和產生傷害的機制有關,特別在重複動作的特質之下,投手的肩膀會產生活動度上的適應性變化,包括在盂肱關節的外轉增加和內轉減少,這些適應性變化就和傷害的發生息息相關。盂肱關節內轉缺失(GIRD)是造成肩膀傷害的危險因子之一,此外,他還跟肩胛骨運動的轉變有關,但我們仍不了解他在各投球時期對肩胛骨運動學的影響。實驗目的:本篇研究的目的在於比較無症狀且無內轉缺失(AswG)、無症狀但有內轉缺失(AsG)及有症狀且有內轉缺失(SG)三種類型的棒球投手,在投擲直球時之肩胛骨運動學與肌肉活性。實驗設計:來自台北市與新北市青棒隊的高中棒球投手透過教練推薦參與實驗,AswG、AsG、SG三種類型的選手將會被納入實驗。每位受試者都會進行肩關節活動度的測量及關節囊鬆緊度的檢測,貼上感應器後則使用三維電磁動作追蹤系統及表面肌電圖收取投擲直球時肩胛骨運動學及肌肉活性的資料。主要測量項目:本篇研究的主要測量項目為肩胛骨運動學(上/下轉、前/後傾、內/外轉)及肌肉活性(上斜方肌、下斜方肌、前鋸肌、前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結果:針對肩胛骨內外轉部分,統計發現有交互作用(p<0.05),AsG組在肩關節最大外轉及出手時相較於AswG組有較少的外轉,然而在抬腿最高時,SG組卻相較於AsG組有較多的外轉;針對肩胛骨上下轉部分,AsG組相較於AswG組有較少的上轉;在肩胛骨前後傾的部分,AsG組及SG組都相較於AswG組有較多的前傾。在肌肉活性的部分,AsG組相較於AswG組在加速期有較高的前三角肌活性;在揮臂前期及加速期SG組相較於AsG組有較低的肱三頭肌活性,而此時期AsG組則高於AswG組;在揮臂前期及揮臂後期,SG組相較於AsG組有較低的前鋸肌活性,而此時期AsG組則高於AswG組。結論:有盂肱關節內轉缺失的選手在肩胛骨運動學上有轉變,他們會試著用肌肉來代償這樣的轉變但效果不顯著。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患者常出現呼吸肌無力的現象,而針對此問題,臨床上會介入吸氣肌訓練(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MT)來改善。過去研究觀察健康成年人在執行吸氣肌訓練時,會使用呼吸輔助肌群(accessory inspiratory muscles),但此現象是否也會發生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執行吸氣肌訓練時,則尚未有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執行30%與50%最大吸氣壓強度之吸氣肌負荷測試時,橫膈肌(diaphragm)與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SCM)之肌電活化模式。研究方法:本研究為橫斷面試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受試者為經胸腔內科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最大吸氣壓小於60公分水柱。吸氣肌負荷測試以30%及50%最大吸氣壓進行,測試時同步以表面肌電圖分析橫膈肌與胸鎖乳突肌之肌電活化程度及其中位頻率變化。統計以群組化軌跡模式(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 GBTM)將橫膈肌在平緩呼吸與吸氣肌負荷測試的活化度模式分析,再以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檢定在組內與組間相關參數的差異。以多元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分析與橫膈肌及胸鎖乳突肌負荷測試時肌電活化程度的相關因子。顯著統計意義有效水平標準p值訂為0.05。研究結果:一共3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吸氣肌無力(最大吸氣壓:46.7±13.3公分水柱)患者參與本研究。與平靜吸氣時相比,所有受試者在執行30%與50%最大吸氣壓強度之吸氣肌負荷測試時,橫膈肌與胸鎖乳突肌之肌電活性皆顯著上升(所有p < 0.001),而中位頻率皆顯著下降(所有p < 0.05)。群組化軌跡模式分析顯示橫膈肌在不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呈現低與高兩種不同的活化度模式(低橫膈肌活化組:8位;高橫膈肌活化組:22位)。與高活化組相比,低活化組的橫膈肌在平靜吸氣與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肌電活性與中位頻率顯著較低(所有p < 0.05)。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流速容積比的z分數(z-scor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 FEV1/FVC z-score)、平靜吸氣時的橫膈肌活化程度與中位頻率,與橫膈肌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的活化度有關;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程度(z-scor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z-score),則與胸鎖乳突肌在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的活化度有關。結論:吸氣肌無力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橫膈肌與胸鎖乳突肌的肌電活化程度皆會大幅增加,且在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後皆呈現疲勞。在執行吸氣肌負荷測試時,橫膈肌的活化度會取決於其休息時的狀態。臨床上針對吸氣肌無力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介入吸氣肌訓練時,找到一個不會造成吸氣肌傷害的訓練策略是重要的。

  • 學位論文

背景:轉換任務能力是指能彈性地轉移注意力,以因應兩種或多重任務需求的能力。轉換任務能力是一種高階執行功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中年期是轉換任務能力下降的轉銜期,但具有個別化差異。過去罕有研究探討中年人如何調節大腦功能性活化,以預防或因應此轉換任務能力之下降。太極拳運動訓練已被證實能有效改善老年人之轉換任務表現。然而,太極拳運動訓練如何影響轉換任務相關神經機制仍是未知。本論文之目的有三:(1) 研究一為探討年輕人、中年人、及老年人之轉換任務能力及其相關腦部功能性活化之差異,尤其著重探討中年人之神經機制;(2) 研究二為探討太極拳運動訓練是否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執行轉換任務時之腦部功能性活化;(3) 研究三為探討太極拳運動訓練是否能增加轉換任務相關之特定白質神經纖維束完整性,或特定白質神經纖維完整性之基準值是否會影響中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訓練後增進轉換任務表現之效益。 方法:研究一採用修改版的史楚普(Stroop)功能性磁振造影測試,以評估年輕人(n = 30)、中年人(n = 30)、及老年人(n = 30)在執行非轉換任務及轉換任務測試時之腦部功能性活化及行為表現,並探討其腦部活化與行為表現間之關係。研究二使用相同的功能性磁振造影測試及隨機對照試驗設計,隨機分派老年人至太極拳組(n = 16)及控制組(n = 15),並評估老年人在12週太極拳運動介入前、後之腦部功能性活化及轉換任務表現之變化。研究三使用擴散頻譜磁振造影及隨機對照試驗設計,隨機分派中老年人至太極拳組(n = 19)及控制組(n = 19),探討中老年人在12週太極拳運動介入前、後,全腦白質神經纖維束及與轉換任務相關之特定白質神經纖維束的完整性之變化,也探討這些白質神經纖維束完整性之基準值與太極拳促進轉換任務效益之關係。白質神經纖維束完整性以普擴散不等向性分數(generalized fractional anisotropy)表示。在研究二及研究三中,太極拳組受試者接受為期12週、每週三次、每次60分鐘的楊式24式太極拳運動訓練介入,而控制組受試者則未接受任何訓練介入,僅維持其原生活形態,與接受每兩週一次的電話訪問。研究二及研究三除了蒐集影像資料之外,亦會蒐集轉換任務及身體功能之行為表現資料。 結果:研究一發現雖然三個年齡組之受試者皆有能力依據任務難度需求,調節兩側前額葉-頂葉腦區之功能性活化,但唯有中年人組呈現:在執行轉換任務測試時,左側前額葉活化愈高者,及從非轉換任務至轉換任務測試時,左側前額葉活化增加愈多者,其轉換任務錯誤愈少或反應時間愈短之現象(r = -0.374 – -0.569, p ≤ 0.05)。研究二及研究三皆發現太極拳運動訓練有促進轉換任務表現及身體功能之效益。研究二更發現,老年人在接受在12週太極拳運動訓練後,在執行轉換任務時,愈有能力提升前額葉活化者,尤其是左側上額迴(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之活化,其轉換任務錯誤減少得愈多(r = -0.631, p = 0.021)。研究三之結果發現,全腦白質神經纖維束(r = -0.747, p = 0.001)、與前額葉-紋狀體-視丘-前額葉迴路(prefronto-striatal-thalamo-prefrontal loop) (r = -0.800, p < 0.001)、及前額葉-頂葉/顳葉(prefronto-parietal/occipital) (r = -0.782, p < 0.001)之白質神經纖維束之基準值愈高者,12週太極拳運動訓練後之轉換任務錯誤減少得愈多。其中,前額葉-紋狀體-視丘-前額葉迴路白質神經纖維束完整性之基準值為預測12週太極拳訓練後之轉換任務進步量之最主要因子(β = -0.875, R2 = 0.495, p < 0.001)。 結論:整體而言,研究一之結果表示調節與轉換任務相關的左側前額葉活化的能力是中年人達成愈佳轉換任務表現之獨特神經機制。因此,建議提供有助於增加此調節能力之訓練,以預防隨年齡增加而來的轉換任務表現下降。研究二之結果建議,太極拳運動訓練是一種有助於提升轉換任務表現的運動型態,因太極拳運動訓練能提升一些老年人在因應轉換任務測試時,腦部前額葉活化之功能,雖然並非所有老年人皆能呈現此效益。研究三之結果突顯中老年人之前額葉-紋狀體-視丘-前額葉神經纖維束完整性基準值之重要性,較好的神經纖維束完整性有益於中老年人在12週太極拳運動訓練後,獲得較佳的轉換任務進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 退化性腰椎病變患者常伴隨疼痛、日常功能受限及平衡能力受損。過去研究發現,患者於腰椎融合術前的個人特性與術後的日常功能進步程度有關。然而,患者於腰椎融合術前的平衡表現對術後的功能性表現進步程度的影響仍未知。 研究目的:探討退化性腰椎病變患者於腰椎融合術前的平衡表現與術後12個月的功能性表現進步程度之間的關係,並建立一腰椎融合術後功能性活動表現之預測模型。 研究設計:前瞻性世代研究 研究方法:本研究在2014至2019年於一醫學中心招募了100位退化性腰椎病變患者。此研究收集了所有受試者術前與術後的基本身體資料、問卷調查(疼痛視覺類比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歐氏失能量表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及平衡表現。平衡測試為在受試者開眼和閉眼的情況下,於力板上雙腳與肩同寬站立和雙足併攏站立維持35秒,並記錄站立時的足底壓力中心之位移。本研究使用邏輯斯迴歸分析,功能性表現的進步為依變數,術前平衡表現與患者特性為預測因子。術後的歐氏失能量表分數相比術前的分數下降超過12.8分定義為功能性表現的進步。 研究結果:本研究100名患者中,有77名患者的功能性表現於術後12個月進步。於單變項迴歸分析中,術前平衡表現中的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與閉眼測試的結果較差(勝算比[Odds ratio, OR] = 0.92, P = 0.012)與術後功能性表現的進步較少相關。於多變項迴歸分析中,術後有較差的功能性表現進步之預測因子為:術前平衡表現較差、術前歐氏失能量表分數較低、年齡較大、身高體重指數較高和症狀持續時間較長,且此模型的曲線下方的面積為0.90。性別、身高、體重、術前疼痛程度及在開眼雙腳與肩同寬和張眼/閉眼雙腳合併的平衡表現與術後功能性表現的進步無關。 結論:退化性腰椎病變患者於腰椎融合術前,若有較差的平衡表現,可預測術後會有較差的功能性表現改變。本研究建立了一可預測腰椎融合術後功能性表現進步之預測模型,且可提供臨床手術決策與患者對於手術療效的期望之重要指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背景: 過度足旋前之定義為內側縱弓的平坦化或喪失。它的結構複雜,具有許多小骨骼、複雜的關節組成、眾多的肌肉和韌帶,以至於與許多肌肉骨骼症狀的發生有關,例如膝關節和背部疼痛。關於足部的生物力學和運動學,很難根據大體相關研究結果推論活體的狀態,也因此缺乏兩者比較的研究。外翻、背屈和外展多方面的交互作用,使得精準且直接地測量關節活動角度在操作上有很多的困難與挑戰。用動態分析系統透過體表反光球運動代表深層骨骼運動軌跡是常見的研究方法,但臨床應用仍然有限。然而隨著3D成像的發展,研究者得以用非侵入性、無體表反光球的方式量化活體資訊,並直接看到足部的形態和位置。使用核磁共振和模擬負重機制的方法,準確量化骨骼解剖結構,分析組間舟狀骨高度及中足動作的差異,可能增加臨床上對足部的了解,並能做出更精準地量化後的決定。 目的:第一,使用依受試者個別化的腳踝核磁共振造影掃描,比較正常腳踝和過度足旋前受試者的足部排列,二,驗證組間足部姿勢指數(FPI)與舟狀骨高度及核磁共振造影掃描中運動學參數的回歸關係。 設計:橫斷式研究設計 方法:招募15位過度旋前的受試者和15位正常排列的受試者,記錄所有受試者資訊,並在兩組間進行比較。所有核磁共振掃描均使用3T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儀。客製 化負重置與角度可調踏板模擬承重10-20%,模仿步態中足跟著地期、站立中期和擺盪前期的狀態。在三個實驗條件後都會再掃描一次靜止的條件,掃描之後,使用核磁共振造影資訊分析矢狀面上內側縱足弓角度、舟狀骨高度變化、額狀面上中足動作,已得到運動學資訊,再進行組間比較。 結果:本研究共計收入30位受試者(正常:15位,過度足旋前:15位)。除了足部姿勢指數(FPI)之外,組間所有人口學資料都沒有顯著差異。舟狀骨高度的角度變化有組間(P = .04) 及組內 (P < .01) 的顯著差異。在舟狀骨高度變化沒有交互作用,然而中足角度變化有交互作用 (F=3.81; P < .03) 。接著事後比較檢定發現中足角度變化在背屈姿勢 (P < .000) 與站立中期有顯著的組間差異 (P < .01) 。 在組內方面只有腳內翻那組在背屈及站立中期的條件下不顯著之後的線性迴歸分析發現站立中期的舟狀骨高度與足部姿勢指數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結論:影像提供了非侵入性、不用體表反光球而直接看到足部的形態和位置的量化方式。只有在舟狀骨高度的組間以及組內差異有主要效果 。 中足角度變化的確有找到交互作用與背屈與站立中期組間差異有關 。在組內差異方面,只有過度腳內翻組在背屈及站立中期的條件下沒有顯著差異,結論就是舟狀骨高度與FPI分數有高度相關性。未來的研究可考慮足部骨骼位置3D模型重建,有休息狀態基準的情況下,以研究步態中的三個主要分期,即腳跟著地期、腳趾離地期及站立中期。加入肌肉長度的考量也能增進對於正常排列及過度足旋前的了解,進一步影響臨床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