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30.101

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本研究以一篇感性文章為素材,針對讀者閱讀時的感動反應進行探索,並藉此檢視讀者同理心與文章真實感對感動程度之影響。主要研究問題有三:(1)閱讀此感性文章時,讀者的感動程度為何?又伴隨出現的感動反應主要有哪些?(2)讀者同理心之強弱,是否影響其閱讀時被文章感動的程度?(3)讀者感知的文章真實性高低,是否影響其閱讀時被感動的程度?透過橫斷式問卷調查的方式,本研究在2007 年5 月間從北部一所大專院校訪問到342 位亲利樣本。研究者先讓受訪者填寫基本資料,再讓其閱讀一篇名為〈離家不遠〉的文章,隨後並以主、客觀兩種指標測量其被感動的程度。針對兩種指標所進行的分析均發現,九成以上的受訪者曾被該篇文章感動,但個別受訪者出現的感動反應相當分歧。其次,本研究發現在受訪者當中,同理心越強者,以及越認為文章具有真實感者,被該文章感動的程度也越強。

  • 期刊

在台灣畫壇前輩畫家之中,一生皆與地方建設息息相關,同時活躍於藝壇與政壇的美術家,首推李梅樹,亦唯有李梅樹。李梅樹在日據時期民國23(1934)年第一次被任命為三峽協議,民國24 至27(1935- 1938)年再度當選為三峽街協議員,民國31(1942)年任三峽街茶葉組合長,民國34 年(1945)日本戰敗而台灣光復,則被委認為三峽代理街長,以維持地方治安。民國35 年(1946)三峽改制為鎮,出任鎮民代表大會主席,民國36 年(1947)任三峽祖師廟重建負責人、37 年(1948)任三峽農會理事長、39 年(1950)、41 年(1952)、44 年(1955)連任三屆台北縣議員,51 年(1962)任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教授、53 年(1964)任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美術科主任、56 年(1967)創辦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雕塑科並兼主任、65 年(1976)任中國油畫學會第二屆理事長、66 年(1977)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如此的行政經歷,可謂台灣第一代畫家中的第一人。李梅樹生前好友施翠峰,對於李梅樹在台陽畫會具有穩定的地位,推崇備至。認為在戰前所有同輩油畫家之中,描寫能力的準確性,技巧的成熟度,的確無出其右者,在人爱畫方面遙遙領先其同輩畫家。然而,卻認為李梅樹擔任三峽鎮民代表會主席是其一生中的負面作用,把他局限在一個小地方,他不應僅屬於地方,即使將他推擴至國際亦不為過,所以從政生涯是一場噩夢,更是美術界的巨大損失。許坤成則深以李梅樹中晚期俗務纏身,創作時間太少為憾。他認為在台灣第一代畫家具有如此行政經歷可謂第一人,尤其三峽祖師廟重建負責人與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主任均為繁重的行政工作。漫長繁重的行政工作,以致使其無法每天吸收藝術生命的糧食,無法每天擁有超過八小時以上的作畫時間,卻日復一日被繁複、沉重的行政事務所分心,以致於耽誤創作,繪畫路線越來越缺乏書卷味而走上俗豔之途,是其中晚期作品不如初期作品藝術價值的原因。然而這樣一位曾經跨越藝術、教育、與政治的前輩藝術家,一生中始終在政治與藝術之中有著兩難的抉擇,不可避免犧牲了不少原本屬於自己作畫的時間與精力而致力於地方建設,更進而投入36 年青春主持重建三峽祖師廟的艱鉅工程,追求宏揚傳統文化,吸引觀光客以繁榮地方,以藝術之美善化置眾三大理想;他又彷若是那層層重擔下被壓傷的蘆葦,以一人之力,獨排眾議,面對四面八方而來的挑戰與毀謗,然而卻似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反倒等待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這種一往無前、壁立萬仞、孜孜矻矻、無怨無悔的動力與苦功,已為提昇人類文明寫下永垂不朽的一頁歷史。身為知識分子究竟能不能只是忠於自己的藝術天分而全心全意只做一個畫家?抑或身為地方士紳而一定要把推動地方建設與文化發展視為自己責無旁貸的責任?個人的天賦發展與社會責任之間終究何去何從?

  • 期刊

《科學月刊》1970 年元月創刊,發行已40 年,是台灣地區最重要的一份綜合科普刊物。《科學月刊》創刊前,台灣已有4 種綜合科普刊物:《大眾科學》(1951/1)、《中華科學畫報》(1954/3)、《科學教育》(1955/3)和《科學研習》(1962/4)。《中華科學畫報》存在短暫,《科學研習》是少兒刊物,本文側重《大眾科學》和《科學教育》,從人事變遷、社址變遷、編委會變遷、內容變遷等方面對兩份刊物作全面考察,以期對《科學月刊》今後的發展有所借鑑。

  • 期刊

本文從薩依德的著作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文中一方面從薩依德觀點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藉此對比過去美國主流媒體所主導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則記述「西東詩篇管絃樂團」近十年的努力過程,佐以對照。事實上,《西東詩篇》是德語系作家歌德,第一次接觸非歐洲的阿拉伯、波斯文化後所寫成的詩集。1999 年猶太裔的巴倫波因與巴勒斯坦裔的薩依德,共同集合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年輕音樂家,以歌德著作為名,在德國威瑪組成的管絃樂團。然自1999 年以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並沒有因為1993 年奧斯陸協議而有所緩和,特別是以色列繼續的屯墾政策以及其對迦薩走廊封鎖所造成的人道危機。不過樂團仍嘗試扮演兩邊的溝通橋樑,其中2005 年在約旦河西岸的拉瑪拉音樂會演出,可稱是以、巴衝突現實下的無言見證。

  • 期刊

為展現通識教學創意,跳脫標準化規範的教育模式,筆者引用「課程美學」概念於通識課程設計中。透過對課程美學相關文獻的探討,從概念、內涵到實踐,依循其脈絡與紋理,將課程美學進行探究。本弜發現課程美學乃一動態文本,是一種課程的活化,重視藝術帶來的美感經驗,從中可以開創新視野,產生知覺與詮釋,並為自己創造意義。尤其建議將敘事文學作為誘發想像的工具,重視讀寫能力作為學習成果的確認。而美學實踐最終的目標在促成群體和諧的力量。筆者據此設計一門通識課程,運用「課程即美學文本」的概念,以台北老建築作為引發想像的觸媒,讓學生有機會與生活場域進行對話,感知覺察環境氛圍,並藉由認識與實踐,創造個人的意義。

  • 期刊

龍神信仰的根基深植中國古代,其水神祭的龍舟競渡祇不過示現素來的宗教面與競技面罷了。説穿了是祭祀儀禮與模擬呪術的結合。龍,從來被視為帝王的圖騰,具有掌握政權的力量。用之民間則行使祭儀以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船原代表上層社會的國家體制,象徴帝王的化身。借龍船行使競渡時則有驅疫攘災之實質社效,擴大其意義則活絡地域社會的經濟。水是競渡時的載體,因是自然法則的要素,成為人類生存不可欠乏的源體。他既象徴超能力的水神又象徴政權底下的庶民。當水的元素不存在時,常有以「旱龍船」之名實施模擬的水上競渡。同様地被認同具備相當的呪術,以達到風雨調順、國民泰安。龍・船・水三體合一能達宇宙平衡的天理,含攝普世的宗教意識又發揮固有的經濟效益。這便是龍舟與競渡的象徴原理與實質社效。其原理帶來社會生活共同體的和樂與道徳秩序(市場機制)的維持。今日龍舟競渡在華南地域不僅是龍舟文化的傳承競技,亦是國際觀光化的標的。因縁際會地臺灣「端午扒龍船」代言了龍舟與競渡的象徴原理與社會實效。本文核心的龍神信仰是無法與農業神的水神區隔探討的,他具備有原始崇拜的祖先神性格。「龍王祭」端午競渡前奏行事,即是龍神信仰在臺灣具現化的儀禮。這個具現化當今以「傳統式」和「簡略式」被進行著。

  • 期刊

在蔣經國主政時付(1972 年-1988 年),近16 年的歲月中,臺灣歷經蔣經國、孫運璿、俞國華三位行政院院長,前後不包括重複入閣者計算,共有54 位政治菁英。這批政治菁英延續了蔣介石時代的共同特色,是技術菁英而非革命菁英,而其中財經技術專家是內閣的核心角色,孫運璿和俞國華兩人甚至接任閣揆。從蔣經國接任閣揆開始,便有計畫的培養本省籍菁英,開啟所謂「本土化」或「臺灣化」政策,在其晚年更開啟「民主化」及「兩岸和解」等措施,不但使得一個流徙的外來政權成功的融入本地社會,也因為民主化的開放政權,相對增加了本省選民的支持率並加強政權的穩定性。相較於中國大陸的十年文革,許多優秀政治與技術菁英遭到整肅,在爾後的權力鬥爭中,「凡是派」、胡耀邦、趙紫陽等人的下臺,都使得中國大陸的中、高層政治菁英長期處在不安穩的環境之下,結果造成年齡偏高與學歷偏低的現象。而臺灣長期的政治與經濟穩定繁榮,歸功於國際局勢與這批政治菁英的表現,因此就這層意義而言,實突顯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