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82.45

台灣學誌/Monumenta Taiwanic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這篇論文討論筆者翻譯由廖瓊枝編輯的傳統台語歌仔戲《陳三五娘》劇本。作者以對劇本的簡介和語言的分析來開始,然後討論他的翻譯策略及其對實際翻譯工作的意義:決定在韻律和旋律上予以歌劇的詠嘆調;使用對話作為人物性格刻劃的方式;翻譯台語雙關語、諺語、俚語之可能性;即興創作以增加翻譯內容之色彩和趣味。最後,筆者以拋磚引玉的心態,呼籲譯界同好共襄盛舉,一起將歌仔戲這項傑出的藝術經典譯介給廣大海外讀者。

  • 期刊

1895年(明治28年)4月清國依照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當時,登陸澎湖群島及台灣島的日本軍翻譯官無法以官話(Mandarin)溝通,因此即時製作日語和台灣福佬話的對譯教材。為了與當地人溝通,當年6月至12月之間陸續出版《新領地臺灣島》〈日用臺灣土語〉、《臺灣日用土語集(臺灣語集)》、《臺灣言語集》、《大日本新領地臺灣語學案内》、《臺灣會話編》、《臺灣土語》、《臺灣語》等簡便的教材。本論文旨欲探討日人第一次接觸台灣福佬話時,如何習得對方語言並且進行溝通,這個問題至目前為止仍尚待釐清。雖然幾項先行研究中,已對此議題提出初步的答案,包括筆談或使用媒介語言蒐集單字及短句,且編纂對譯教材。然而,在筆者調查的教材中,仍然存在不符前述假設的情形。例如《大日本新領地臺灣語學案内》、《新領地臺灣島》〈日用臺灣土語〉裡,都發現有不使用媒介語言記錄台灣福佬話的案例。由此,本論文欲以維高斯基(Vygotsky)的語言習得、發展理論做為對照,探討人類在社會中獲得語言的方式,再者,如何從「外言」獲得「內言」,「內言」再連結到思考。這個觀點儘管是講述習得第一語言時的過程,卻暗示社會、語言的差異,如何影響到思考的過程。因此在分析最初期教材中的誤用時,甚有裨益。本文透過分析當初日人蒐集辭彙的方式、對譯、假名表記的方式,對照教材製作者的背景加以探討,並討論先行研究之成果,以期能逐步釐清日人首次接觸台灣福佬話時的相關認知。

  • 期刊

近來台、新兩地陸續推出以本土故事為題材及本土語言發音的電影,其電影人物的語言表達形式,詳實呈現兩地社會語言的樣貌,頗有啟發吾人更為普遍、深入探究族群融合之際語言演變與發展現象的功能。是以本論文擬以國片《陣頭》與新加坡的《小孩不笨》兩部閩南語電影為對象,從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嘗試耙梳兩部電影所呈現的語言選擇與社會階層的語例,歸納其語言使用的現象,探究其現象形成的原因,從而提出筆者對於當前推展鄉土語言的芻見。全文內容共分六節:第一節前言、第二節劇情人物概述、第三節語言使用現象、第四節語言現象的異同比較、第五節原因探討、第六節結語。

  • 期刊

留學生小說流行的1960、70年代,台北建國中學數學教師子于(傅禺)撰寫的小說,〈瞎蒼蠅〉、〈婚事〉、〈蒸籠〉與〈芬妮‧明德〉(民國70年《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也圍繞類似主題。子于作品從人性出發,掌握「留學移民」者對於感情自由與經濟穩定追求的同時,一方面同情這股潮流下的世間男女,一方面諷刺晚清以來深入民心的留學傳統。在「滿洲國」完成大學學位的子于,求學期間適逢新文學寫作崛起,又受日文教育影響,文學觀具有自然主義傾向。子于在1948年抵達台灣,直到60年代後期才開始積極寫作,作品多見諸《幼獅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