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9.7
  • 學位論文

災後重建社區之脆弱性與回復力研究-以921震災社區重建三案例為對象

A Study of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from Post-disaster Community-In Case of three Communities in 921 Earthquake

指導教授 : 陳亮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921地震於1999年發生後迄今(2010)已十年有餘,相關重建工作亦已告一段落。本研究認為於此一階段則須以不同的面向與觀點,重新反思台灣社會與環境面對災害的課題。近年來於國際學術及實務上逐漸以社區為基礎積極進行災害防治研究,本研究期望針對921災後重建社區,透過脆弱性與回復力概念的應用,並以專家問卷及社區訪談等學理及實務的分析,審視社區面對災害及其重建之影響因素及其脈絡關係。 研究結果表示災害敏感區、社區社會網絡關係、防救災意識、觀念及知識技能與調適回應等五項因素同時受到專家與社區居民的重視,係構成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的重要內涵;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專家與居民對於脆弱性與回復力的認知與關注有所差異,例如社區是否發生大規模災害、弱勢族群、經濟議題、防救災設施或特殊人文資產等因素。對此,本研究認為社區對於指標論述多涉及整體與網絡的概念,個別因素之所以產生作用力係與其他因素有所關聯;反觀本研究對於專家意見之調查係單就個別因素予以直觀思考跟經驗判斷。因此,雙方於個別、整體兩者之間有不同的切入觀點。此外,專家較重視直接影響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之因素,而社區居民重視的是一種內在、自我的關係或本質。 最後,從指標因素的探討過程中,進一步提出影響社區脆弱性與回復力的兩個向度:縱向的歷史過程與脈絡、橫向的社會結構與機制。前者涉及地方文化的積累與延續、自然形成的集體機制,以及社區內部社會的次群體關係等三個作用關係。至於後者,本研究提出結構認知與結構調節兩個運作機制,探討社區於重建過程的內在意象,其結果確實對於重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簡頌愔(2005)《921震災居民參與式社區重建評估要項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中原(2007)〈危機管理與災害防救之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亮全(2002)《九二一災後社區重建模式及其運作機制之探討》。台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委託研究案。
南投縣政府(2001)《英勇投入-921大地震救災總報告》。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

被引用紀錄


陳信良(2014)。都市地區洪災回復力評估-以台南市仁德文賢地區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172
張永叡(2013)。考量環境脆弱度之橋梁震害影響評估與風險管理之研究-以大台北橋梁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849
方歆婷(2012)。打造現代都市獵場-三鶯部落爭取居住權的漫漫長路〔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725
魏淑管(2015)。探討社區組織運作對休閒產業的影響〔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1/fcu.M0123597
黃千倚(2014)。縣(市)層級颱洪災害回復力與空間規劃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281120141422346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