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46.205
  • 期刊

台灣外勞身心健康狀態之調查研究(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亞洲,日本、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為外勞輸入主要的國家及地區,外勞通常來自馬來西亞、泰國及菲律賓;外籍勞工引入台灣對於勞工個人及我國帶來若干影響及衝擊,為了維護本國公共衛生及保障外勞生命健康之基本人權,本研究調查外籍勞工在台灣的身心健康狀況及生活情形。 本研究利用結構式問卷,針對印尼、泰國及菲律賓外籍勞工立意取樣選取1,504位進行資料收集;半開放式問卷之容內包括六大項,即個人資料及生活習慣,健康狀況,財務狀況和工作環境,醫療照顧,娛樂活動,以及工作上的相關問題。回收的問卷利用SPSSX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依國籍、性別分層以比夜不同國家及不同性別間之差異。 整體言而言,人口學資料及生活習慣方面,本研究人口中以菲律賓外勞佔多數(73.2%),年齡別以20至29歲外勞最多,宗教信仰是外勞重要的精神寄託,不同國籍的教育程度差異大;身心健康狀況方面,大多數外勞自覺身體狀況很好,對目前的精神狀況滿意;財務狀況方面,因為外勞來台前需支付仲介費而負債,平均薪約18,000元,其中約11,000元每月匯回家,所剩之零用金不多。工作環境及職業意外傷害方面,大部份外勞對目前的工作環境滿意,有18.8%之外勞因工作而致意外事件,由於長時間工作,過勞的健康問題值得注意;娛樂活動方面,平均每月休假四天左右,休閒活體以上教堂佔多數;外勞來台工作之目的是賺錢,大部份期滿後會先回母國,希望有再來台工作的機會。以上結果,可提供研究者關心外勞問題參考。

被引用紀錄


顧忠興(2007)。外籍勞工之文化差異分析與管理實務發展-跨文化觀點研究〔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07.00045
顧忠興(2002)。由跨文化觀點探討外籍勞工管理制度-以塑膠業與化纖業泰勞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107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