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20.254
  • 期刊

淺談學習型組織與教育行政改革

摘要


學習型組識自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出而由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1990年所著「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書出版後廣泛的引起全世界的探討,企業界甚至台灣公務人員人力發展中心也都紛紛引進此一觀念並且雷厲風行的展開。 近年來台灣力行教育改革的行動,不但入學方式做全面的改革,大學校院也在多數專科學校的改制中急遽成長,但是出生率卻逐年趨緩,技術學院如何調整自己的腳步以吸引最優質的學生,進而培育優秀的學生以符合社會所需是需要教育行政體系的大力配合。而組識的更新與觀念的轉變在在均需引進一全新的管理思維方可竟全功,將學習型組識的觀念引進教育行政體系中將是最佳解。唯有校園內所有行政體系人員發揮學習型組識的概念且充分運用執行,讓校園內所有教職員在共同願景下以系統思考的模式同心成長方可提昇競爭優勢,並得以在眾多的學校中脫穎而出,不僅可以招收到好的學生更可培育優秀的學生為社會所用。 本文首先探討學習型組識的概念,包括學習型組識的內涵,學習型組識的五項修練及學習型組識的學習類型,再進一步探討技術學院教育行政體系的應有作為,最後對如何將學習型組識的概念與教育行政相結合提出建言。

關鍵字

學習型組織 學習 教育行政

參考文獻


朱愛群(1997)。學習型組織意涵之探索。警學叢刊。27(5),153-176。
吳清山(1997)。學習型組織理論及其對教育革新的啟示。國教月刊。43(5-6),1-7。
孫本初(1995)。學習型組織內內涵與應用。空大行政學報。3,1-17。
張芳全(2001)。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教育研究月刊。84,106-118。
張苑珍、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1998)。學習社會。台北市:師大書苑。

被引用紀錄


郭仕文(2013)。知識管理在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應用之研究─以新北市教育研究發展科的「新北市國中小課程與教學扎根計畫」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0417
陳佳雯(2011)。臺北市優質學校專業發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395
張馨芳(2014)。國中校長知識領導、學習共同體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25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