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這位少年時即「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詩人,以抒發憂心黎庶的作品而廣受古今人士之讚譽與重視。 然而在他五十九年的人生歲月裹,雖然汲汲營營於仕途上欲求伸展,卻屢屢蹭蹬窮波。不僅飄零淒涼、憔悴風塵:又因資生無策、飯蔬不飽,致負薪採橡栗以自給。中晚年以後甚至蔽體,時常寄食他人,身軀則廣受瘧癘寒熱、肺疾消渴、風疾等多種病痛的折磨,生活艱困窮迫,屢次面臨絕境。其自道貧病苦情,尤令人爲之流涕,不忍卒睹。 爲了救助自己的貧病衰老,杜甫親自經歷了賈藥、採藥、種藥的生活,而有關藥物治療、飬護形體、餌丹延生的載敘,也在其篇章中隨處可見。雖然這類作品的數量與受眾人關注的程度,遠少於其社會寫實詩,但透過他字字含淚的辛酸描述,除了可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開懷這位窮年悲憫生民的詩聖其貧病交迫的情況外,他所寫作有關藥物、養生的詩篇,則是留給後人相當珍貴醫藥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