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37.168
  • 期刊

「成人」與「醇儒」-論陳、朱之辯中儒學理想的分歧

摘要


本文以南宋學術史上著名的「陳亮、朱熹之辯」作為主題,援引陳亮在論辯中提到的「成人」與「醇儒」概念,探討雙方對於儒學理想範型的差異,並由雙方歷史解釋之歧異以及對南宋現狀的不同反應切入,分析導致此一差異的原因。 陳亮期望的「成人」必須才德雙行,成就功業是其不可缺的要素;朱熹所期許的「醇儒」則重在要求內在道德修養的精微不雜。 從歷史解釋看來,陳亮以「隨種而收」和「本末感應」兩條理路解讀歷史,認為功業與天理存在一定的對應關係,強調「道必賴人而存」,突顯人間秩序的重要,「成人」之重視功業與此相關。朱熹則直探人物立心,成敗不影響他對歷史的評價,他並主張「道」「自是亙古亙今常在不滅之物」,自有其獨立於人事的絕對義,這與「醇儒」所講求的純粹互相呼應。 從南宋時局看來,孝宗年間,朱熹引領的儒者與永嘉學派、陸九淵心學並立。朱熹認為異說不能妥協,必須嚴格區分「道」與「非道」的界限,純粹無雜的「醇儒」因而成為其理想;陳亮則否定朱子一派欲將普遍的天理收歸己有,用以自高,遂提出超越「醇儒」的「成人」,意欲擴大聖人之道的境界。

關鍵字

陳亮 朱熹 醇儒 成人 事功

被引用紀錄


李美惠(2011)。朱熹道統論之研究─ ─以四書學為核心而展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023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