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4.145
  • 學位論文

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制度—相對多數決與絕對多數決之探討

指導教授 : 葛永光

摘要


摘 要 西元2000年,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陳水扁與呂秀蓮以39.3%的得票率當選總統、副總統,因得票數未過半,「少數總統」之正當性成為關注的議題。如何選出總統是選擇制度時的首要之事,一種最基本的區分方法,是以直接或間接選舉作為區分。然而,在當代政治下,以相對多數決或絕對多數決為劃分標準應是更有意義的分類方法。而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法設計,面對了兩種基本的選擇:一是選舉制度;另一則是政府體制的設計。兩者不但同等重要,且必須評估其不同組合的影響。我國經過六次修憲後,現行體制較傾向於定位為雙首長制、半總統制或混和制。因此本文將研究總統選制的學理架構及相對多數決及絕對多數決之理論設計、優劣良窳,並探究韓國在總統採行相對多數制和法國、芬蘭總統採行絕對多數制下的憲政運作。 另外,本論文將使用人民選擇效率性、選舉規則公平性、政黨體系割裂程度及憲政體制穩定性等主軸,針對相對多數制、絕對多數制及兩倍餘數制進行比較研究,並搭配憲政體制的改革方案,試圖為我國民主制度之藍圖提供建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高永光,《修憲手冊》,台北:民主基金會,1991。
高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
朱松柏,〈南韓第十五屆國會大選與政局發展〉,《問題與研究》,1996,卷35,期7,頁17-27。
黃德福,〈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財團法人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的新走向」研討會,台北:2000。
Cox, Gary, Making Votes Count: Strategic Coordination in the World’s Electoral System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被引用紀錄


陳威劭(2016)。我國罷免制度研究-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4220
王鈺婷(2008)。藍綠版圖之空間分布與變遷: 第三屆至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之探討:第三屆至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7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