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陸游田園詩置於東晉以降田園詩主題與藝術技巧的發展脈絡下加以觀照,以掌握陸游對田園詩傳統的創變,並透過研究作者身處的時代環境,以及個人創作心態、文化思想、藝術見解等方面,確認其詩的內涵基調。此外,本文也透過比較陸游、范成大與楊萬里之詩,以及探討陸詩對後代的影響,說明陸游為南宋田園詩的重要作者。第二章首先梳理古代與田園詩相關的論詩資料,提出田園詩義界:以田園風景或生活(可簡稱為「田園景事」)為主要題材;且以詩人對田園的觀察體驗、或他由田園體驗直接生發的思想感情為篇旨的詩,就是田園詩。本章接著探究東晉至北宋田園詩的發展脈絡,指出陶詩的主題包括「體合自然的生活態度」與「躬耕守拙的執著懷抱」兩大類型,語言風格則以平淡渾厚為標誌。唐代田園詩「田園樂」的主題以王、孟、儲、韋為代表,它繼承了陶詩遠離塵累、契合自然的基調,但並未繼承陶詩對人生理想的反思與追求。此派詩人擅長營造興象玲瓏的詩境與清淡的語言美,風格雅淡含蓄。「田家苦」主題的代表詩人則為張、王、元、白等新樂府詩人。其詩旨在揭露時弊、關懷民瘼。此派詩人常透過旁觀的敘事角度、聲調流暢的七古與樸素的五古,形成犀利淺切的語言風格。北宋田園詩既繼承唐代「田園樂」與「田家苦」並重的格局,又呈現兩種時代特徵:一,題材與詩旨的日常化;二,與詩人的政治思想與情懷關係更密切。陶詩詩旨在此期的影響則與唐代類似,仍偏重在閒適淡泊一端。語言風格方面,北宋田園詩主要體現出「樸素質直」、「清新輕快」、「精巧生新」三種新樣態。就總體觀之,北宋田園詩的成就無法與唐詩相比。直到南宋中期陸游等詩人的筆下,宋代田園詩才被推上新的藝術高峰。第三章研究陸游田園詩的創作背景,以其揭示陸詩的生成脈絡,並藉此把握陸詩旨趣的基調。主要論點有四。一,陸游生活於南宋的繁榮時期,且在故鄉農村中度過三十年的安定時光。這是他得以創作大量田園詩的重要前提。二,陸游的仕進之志逐漸淡化,並以成德化民為新的人生目標;又堅持以頑強精神面對憂患,這有力地促成了其詩開朗而不頹唐庸弱的基本調性。三,儒家的重農思想與仁愛精神;理學的重視生機之美與強調倫理綱常;道家(道教)貴生、護生、寡欲知分、因任天性等思想;以及禪宗的隨緣任運等,均對陸詩有明顯影響。陸游在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基礎上,融攝道與禪,使其詩在悅樂中不失關懷群體之心。四,陸游「以詩為娛」與「詩材隨處足」的觀念,使其詩不僅以樂境為主,而且呈現空前的開闊詩境。在第二章的基礎上,第四至第七章探討了陸詩在旨趣、語言藝術方面對前人的繼承與開拓。第四章主要論點是:陸游田園詩在旨趣方面承接的傳統,源自唐代王、孟,延續於北宋,旨在抒發閒適愉樂之情。在此基礎上,陸游發展出「日常生活之悅」、「生機蓬勃之趣」、「人情淳古之慕」、「與民同樂之懷」等特色顯著的主題。陸詩的眾多新境,在情感基調方面延續唐代以降「田園樂」的傳統,在取材與精神上,則對北宋詩兩大特色——「抒情寫景生活化」與「民生關懷普泛化」——有較直接與全面的繼承拓展。與他人情感或處境的相通是陸詩最具特色的精神。這使得陸詩擺脫之前田園詩主要旨在抒發個人自適之情的藩籬,展現儒者特有的仁愛胸襟。第五章指出陸詩藉由三類富於個性的主題:「安於貧窮的志意」、「困頓失意的感觸」與「勤勉耕作的心聲」,發揚了陶詩的詠懷傳統。總體而言,陸詩較為全面深入的反映了士人真實田園生活的各種困難面,表達了他面對困厄時的感懷與自處之道,從而使田園詩突破了唐後「士人歸田等於回歸真淳自然樂土」的傳統範式。此外,陸詩也繼承了陶詩抒發自我懷抱、追求價值理想的精神。但一般而言,陸詩的感懷更富於剛毅頑強的意志,並且體現了儒家關切社會政治的人生觀。因此陸詩仍然展現了濃厚的個性色彩,而不只是陶詩精神的單純復歸。論文的第六、七章討論了陸詩語言藝術在各層面的特點,並論及它對田園詩藝術傳統的突破。指出陸詩在「巧妙整飭的語音安排」、「生動鮮明的字詞」、「聲義兼備的疊字」、「圓穩整煉的對偶」、「廣博熨貼的用典」、「顯著的敘事性與細膩的寫景」等層面,極富於個性特徵。這些特點使陸詩展現「工緻曉暢」的代表性語言風格。這種詩風既以較明顯的人工經營區別於王、孟的清淡自然;又以敘事、狀物、達意的詳暢區別於王、孟的含蓄。而且陸詩與北宋詩相較,雖朗暢卻不散漫直率;雖精工卻不奇僻;既清新明快又能包容豐富的經驗感受,不僅代表宋代田園詩藝術的最高水平,更樹立有別於唐代田園詩的美感典範。第八章從物我關係、時空樣態、語言風格、感染力等方面,分析陸詩與范成大、楊萬里田園詩的異同,並初步探討陸詩之影響。主要論點有五。一,與范詩相較,陸詩觀物時透過主觀把握物象的痕跡比較明顯,且詩人的態度與情感較為突出,從而其個人形象也更加鮮明。此外陸詩的時空也較范詩開闊。這兩點使陸詩更具虛實相生之美感。二,與楊詩相較,陸詩很少像楊詩那樣以主觀對景物進行大膽強制的誇張與變形,而是以直觀寫照為主,其詩境也因而較為平易近人。三,在語言風格方面,范詩以樸素為本色,楊詩以新鮮為特點,陸詩則別具工麗整飭之美。四,在感染力方面,范、楊之詩情感流露均極有限,陸詩則具備博厚、崇高、真誠與親切的情感體驗,從而洋溢格外強烈的感染力。五,在對後代的影響方面,陸詩以自我生活細節入詩的創作路線,與工緻曉暢的七律詩風,影響之深遠相較於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毫不遜色。陸詩首度揭露了兼具工秀與明暢的七律詩風與田園題材契合的程度,且其詩軌轍清晰可學、風格雅俗共賞,因此仿效者眾多。綜上所述可知,陸游不僅對田園詩傳統有多方面的開拓,也在南宋三大家中獨樹一格,其影響之深遠更足以與范成大相提並論。由此可知,陸游在南宋田園詩史上確實為足以與范成大、楊萬里鼎足而立的重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