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布特利所作的《阿蘇卡-為單簧管及鋼琴的狂想曲》,穿插印象樂派的風格以及現代樂派的曲式架構和作曲手法。此曲中節奏上的各種變化,如不對稱的節奏型態及各種節奏的組合;音高素材的使用,運用二度及三度來組成各種的人工音階,如全音音階與五聲音階等,及使用各種音程堆疊成音堆,形成一種複雜的音響與和聲效果,皆可發現布特利的特殊作曲手法,使此曲呈現出另一種新的美感。曲子裡不僅充斥爵士的節奏特性,擁有驅使音樂向前的驅動力,頻繁的變換拍號等手法,使樂章變得活潑生動。在其和聲上,多使用臨時升降記號,雖呈現大小調搖擺不定的特色,但始終沒有脫離調性的感覺。而樂曲中使用單簧管的現代技巧來模仿日本的傳統樂器〝尺八〞,如抖音、微分音、複合音、破碎音等,使其旋律性及敘事性帶有濃厚的日本文化色彩,內容豐富又細緻,演奏上充分發揮出單簧管樂器所擁有的特色以及上述所提及的二十世紀特殊演奏技巧,也考驗著演奏者的技巧與音樂表現能力。因此,筆者以此首樂曲作為本篇論文研究主題,希望以此提供一些心得,讓單簧管演奏者能更深入了解布特利這位作曲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