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72.142
  • 學位論文

「左的文化抵抗:差事劇團十年研究」

Cultural Resistance from Left Wind : A Study of Assignment Theatre

指導教授 : 林于竝

摘要


鍾喬,與「差事劇團」的夥伴,從1990年開始在台灣從事以民眾劇場的概念為主體的演劇活動。以戲劇作為文化抵抗的手段,鍾喬與「差事劇團」將對社會的批判性見解置入演劇活動中,藉此將對體制的問題意識傳達給參與演劇活動的所有成員(工作人員與觀眾)。在表現的手法上,也歷經多次的轉變。從1990- 1999年的第三世界民眾戲劇時期、1999-2003的帳篷劇時期到2004至今的通俗時期。本論文以鍾喬與「差事劇團」十多年間的演劇活動的分析為主,企圖探討鍾喬與「差事劇團」以戲劇介入社會的理念與實踐;並且建立「差事劇團」在台灣劇場界的定位。

關鍵字

文化抵抗 鍾喬 民眾戲劇 帳篷劇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張黎主編(2000)。《布萊希特戲劇選》。安徽:安徽文藝。
BERTOLT BRECHT,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OHN WILLETT(1964)BRECHT ON THEATRE.London:METHUEN DRAMA.
RON SMITH(2005)Magical Realism and 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in Taiwan : Rectifying Unbalanced Realities with Chung Chiao’s Assignment Theatre. Asian Theatre Journal vol. 22, no.1(Spring 2005). Hawaii:University Hawaii press. P107-121.
AUGUSTO BOAL(1985)THEATRE OF THE OPPRESSED.NEW YORK: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ERWIN PISCATOR, translated by Hugh Rorrison(1978)THE POLITICAL THEATRE A HISTORY 1914-1929.New York:AVON.

被引用紀錄


吳奕蓉(2014)。女性發聲,姊妹作戲:臺灣小劇場「女節」初探(1996~2012)〔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4.00031
陳宜君(2010)。飛遷南國的黃色蝴蝶――日本舞踏家秦Kanoko來台創作十年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127
朱柏寧(2012)。異托邦的萌生:海筆子帳篷劇團〔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515

延伸閱讀